一种食品拌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5890发布日期:2021-10-09 10:0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拌料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食品拌料机。


背景技术:

2.食品加工时,肯定会使用拌料机对食品进行拌料。但是现在的拌料机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拌料完成后,都是人工将食品捞出,而这种出料方式速度慢、操作起来也及其不方便,而且还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出料速度更快、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还能降低工人工作强度的食品拌料机。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食品拌料机,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并列设置有两根,所述横梁上面设置有支架,底部支脚,所述支架设置有两根,单根支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横梁上,且相互对称,所述支脚设置有四根,每根横梁底部设置有两根支脚,所述支脚整体呈两行两列设置,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桶两侧与连接杆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活动板铰接,所述活动板套设在滑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杆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呈行排列的支脚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支脚相连接,所述丝杠8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呈列排列的支脚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支脚相连接,所述螺杆后端还穿过固定板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从动轮被皮带包接,所述皮带还包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电机ⅰ的传动轴相连接。
5.优选地,所述搅拌桶桶口上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置有曲杆和竖杆,所述曲杆一端与搅拌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桶盖相连接,所述竖杆上端与桶盖相连接,而下部分位于凹口内,所述凹口横设在横杆前端,所述横杆后端与搅拌桶相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封闭螺杆,所述封闭螺杆与横杆和竖杆螺纹连接。
6.优选地,所述搅拌桶桶口下方设置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上端与方形框相连接,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方形框两侧前部分插入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横设在横梁前部分,横梁上设置有稳定螺杆,所述稳定螺杆与横梁和方形框螺纹连接,所述过滤桶下方设置有收汁桶。
7.优选地,所述收汁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前端设置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背侧设置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与方形框前侧螺纹连接。
8.优选地,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电机ⅱ,所述电机ⅱ的传动轴与搅拌轴后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设置在搅拌桶内,所述搅拌轴与搅拌杆一端相连接,所述搅拌杆另一端与搅拌片相连接,所述搅拌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顺应搅拌轴旋转方向,所述搅拌片下侧还有搅拌桶内壁相接触。
9.优选地,所述搅拌桶桶口下方设置有一块出料板,所述出料板倾斜设置,且下端延
伸到过滤桶正上方,所述出料板两侧分别与横梁、支架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收汁桶上设置有提手。
11.优选地,所述竖直板前侧设置有拉手。
12.优选地,所述横梁后端之间设置有电机板,所述电机板两侧分别与两横梁相连接,所述电机ⅰ设置在电机板上,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稳定梁,所述稳定梁两端分别与两横梁相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电机ⅰ可以通过主动轮、从动轮、皮带、丝杠控制活动板延滑杆来回运动,而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搅拌桶和活动板铰接,此外搅拌桶与支架转动连接,因此当活动板运动时,连接杆的倾斜角度会发生变化,同时搅拌桶也会绕与之间转动连接的连接点转动,当搅拌桶转动到一定角度,搅拌桶桶口朝下时,搅拌桶内拌好的食品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滑出,不在需要人工捞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出料速度更快、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还能降低工人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食品拌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过滤筒与方形框相连接时的俯视图。
17.图3是搅拌桶侧视图。
18.图4是滑杆、丝杠、活动板、固定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搅拌桶内部结构展示图。
20.图6是展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横杆俯视图。
22.附图序号说明:
[0023]1‑
横梁,2

支架,3

支脚,4

搅拌桶,5

连接杆,6

活动板,7

滑杆,8

丝杠,9

固定板, 10

从动轮,11

皮带,12

主动轮,13

电机ⅰ,14

桶盖,15

曲杆,16

竖杆,17

封闭螺杆, 18

过滤桶,19

方形框,20

凹槽,21

稳定螺杆,22

收汁桶,23

万向轮,24

竖直板,25
‑ꢀ
稳定板,26

电机ⅱ,27

搅拌轴,28

搅拌杆,29

搅拌片,30

出料板,31

凹口,32

提手, 33

拉手,34

电机板,35

稳定梁,36

横杆,37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图1~图7所示,一种食品拌料机,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并列设置有两根,所述横梁1上面设置有支架2,底部支脚3,所述支架2设置有两根,单根支架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横梁1上,且相互对称,所述支脚3设置有四根,每根横梁1底部设置有两根支脚3,所述支脚3整体呈两行两列设置,所述支架2之间设置有搅拌桶4,所述搅拌桶4与支架2 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桶4两侧与连接杆5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5下端与活动板6铰接,所述活动板6套设在滑杆7上,且与丝杠8螺纹连接,所述滑杆7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呈行排列的支脚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支脚3相连接,所述丝杠8转动连接在固定板9 上,所述固定板9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呈列排列的支脚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支脚3相连接,所述丝杠8后端还穿过固定板9与从动轮10相连接,所述从动轮10被皮带 11包接,所述皮带11还包接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与电机ⅰ13的传动轴相连接。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原理:
[0030]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ⅰ13可以通过主动轮12、从动轮10、皮带11、丝杠8控制活动板6 延滑杆7来回运动,而连接杆5两端分别与搅拌桶4和活动板6铰接,此外搅拌桶4与支架 2转动连接,因此当活动板6运动时,连接杆5的倾斜角度会发生变化,同时搅拌桶4也会绕与之间转动连接的连接点转动,当搅拌桶4转动到一定角度,搅拌桶4桶口朝下时,搅拌桶4内拌好的食品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滑出,不在需要人工捞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出料速度更快、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还能降低工人工作强度。
[0031]
实施例2
[003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搅拌桶4桶口上设置有桶盖14,所述桶盖14上设置有曲杆15和竖杆16,所述曲杆15一端与搅拌桶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桶盖14 相连接,所述竖杆16上端与桶盖14相连接,而下部分位于凹口31内,所述凹口31横设在横杆36前端,所述横杆36后端与搅拌桶4相连接,所述横杆36上设置有封闭螺杆17,所述封闭螺杆17与横杆36和竖杆16螺纹连接。桶盖14起到一个封闭搅拌桶4桶口的作用。
[0033]
实施例3
[003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搅拌桶4桶口下方设置有过滤桶18,所述过滤桶18上端与方形框19相连接,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方形框19两侧前部分插入设置在凹槽20内,所述凹槽20横设在横梁1前部分,横梁1上设置有稳定螺杆21,所述稳定螺杆21与横梁1和方形框19螺纹连接,所述过滤桶18下方设置有收汁桶22。当搅拌桶4倾斜之后,食品会从搅拌桶4内掉落出来,掉落到过滤桶18,食品上多余的油会被过滤筒过滤掉,收汁桶22起到一个收集过滤下来的油的作用。凹槽起到一个定位方形框安装位置的作用。
[0035]
实施例4
[0036]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收汁桶22设置在底板37上,所述底板 37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3,所述底板37前端设置有竖直板24,所述竖直板24背侧设置有稳定板25,所述稳定板25与方形框19前侧螺纹连接。底板37下设置有万向轮23其实是为了方便,收汁桶22和过滤桶18的搬运,稳定板25与方形框19前侧螺纹连接,其实是为了方便过滤桶18的安装和拆卸。
[0037]
实施例5
[003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搅拌桶4底部设置有电机ⅱ26,所述电
机ⅱ26的传动轴与搅拌轴27后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27设置在搅拌桶4内,所述搅拌轴27 与搅拌杆28一端相连接,所述搅拌杆28另一端与搅拌片29相连接,所述搅拌片29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顺应搅拌轴27旋转方向,所述搅拌片29下侧还有搅拌桶4内壁相接触。电机带动搅拌轴27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搅拌片29旋转,从而使搅拌片29起到一个翻料的作用。搅拌片29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顺应搅拌轴27旋转方向,这样可以起到一个将食品和料铲起的作用。搅拌片29下侧还有搅拌桶4内壁相接触,这样起到一个刮料的作用,防止料粘在搅拌桶4内壁上。
[0039]
实施例6
[004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搅拌桶4桶口下方设置有一块出料板30,所述出料板30倾斜设置,且下端延伸到过滤桶18正上方,所述出料板30两侧分别与横梁1、支架2相连接。部分食品可能会掉落在出料板30上,再从出料板30滑到过滤桶18内。
[0041]
实施例7
[0042]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收汁桶22上设置有提手32。
[0043]
实施例8
[0044]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竖直板24前侧设置有拉手33。
[0045]
实施例9
[004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7所示,所述横梁1后端之间设置有电机板34,所述电机板34两侧分别与两横梁1相连接,所述电机ⅰ13设置在电机板34上,所述横梁1之间设置有稳定梁35,所述稳定梁35两端分别与两横梁1相连接。电机板34、稳定梁35起到一个连接稳定横梁1的作用,此外电机板34还起到一个安装电机ⅰ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