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集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2924发布日期:2021-08-06 12:5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集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集成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又称废气净化。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

现有技术中,废气治理技术主要有直接冷凝法、燃烧法(吸脱附-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吸脱附-冷凝回收法。这些方法各具优缺点,直接冷凝法和直接燃烧法主要用在高浓度的vocs的环境,特别适合用于冷凝温度点与室温环境相近的气体组份,直接燃烧法,即对vocs直接燃烧,造价高,能耗高,有二次污染的问题。也有一些净化装置采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废气,但是,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有机废气的浓度不够高、流动速度太快,导致光催化剂不能有效地、一次性地氧化有机废气;此外,随着光催化剂处理有机废气时间延长以及需要处理的废气成分混杂,致使其处理载荷增加,严重影响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因此,在实际工业有机废气的处理中,利用单独的光催化氧化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污染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气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集成设备,本实用新型安全环保,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集成设备,包括喷淋机构和等离子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塔,所述喷淋塔的上端设有出气管,喷淋塔的下部设有进气管,出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喷淋塔内设有至少一个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伸入喷淋塔内的喷淋主管,所述喷淋主管上连接有至少两根分别向喷淋主管的两侧方向延伸的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上排布有若干个开口向下的喷嘴,所述等离子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为箱体进气口,所述箱体的另一端为箱体出气口,所述箱体出气口与进气管相连通,箱体进气口与箱体出气口之间的箱体内设有至少两个等离子净化单元,等离子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喷淋塔的一侧设有药液箱,所述喷淋塔上开有循环孔,所述喷淋塔经循环孔与药液箱相连通,所述药液箱上设有进药管和出药管,伸出喷淋塔的所述喷淋主管与出药管相连通,伸入药液箱的所述进药管上连接有控水组件一,所述控水组件一包括连接在进药管上的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内设有与进药管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关管的下部开有与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开关管内还设有可沿着管壁滑动的堵头,所述堵头可将开口堵住。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废水吸收液从进药管先流经开关管,再依次从开口和进水孔流入药液箱,随着药液箱内吸收液水位的上升,堵头朝着开口所在方向在开关管内滑动,当药液箱内液位到达设定位置时,堵头刚好堵住开口,混药箱内的吸收液不在继续进入药液箱,防止药液箱内吸收液过满溢出,进行废气处理时,废气从箱体进气口流入箱体内,空气先流经等离子净化单元,等离子发生器同时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对箱体内废气中的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从而致使细菌死亡,实现其杀菌的作用,同时,正离子与负离子使空气中的微粒原子内的电子转换成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实现对废气的除臭作用,被处理后的废气依次从箱体出气口和喷淋塔的进气管流入喷淋塔内,废气从进气管进入喷淋塔内后向上流动,吸收液从出药管先流入喷淋主管,再流入喷淋支管,从喷嘴喷洒到喷淋塔内,吸收液喷洒在废气上,使得废气中的酸性和碱性无机废气被中和吸收,可以充分去除废气中的无机废气和有机废气,经过多个喷淋单元的净化处理,净化后的废气从出气管排出,喷淋塔内的药液吸收液再从循环孔回流到药液箱,再次流入喷淋主管,进行循环喷淋;本实用新型中药液箱通过循环孔与喷淋塔相连通,使废气吸收液可在喷淋塔和药液箱内实现循环,实现循环喷淋,废气处理效率高;喷淋主管、喷淋支管和喷嘴的设置,使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增大了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处理效率高;等离子机构的设置,可对空气高效灭菌和除臭,使用方便,安全环保;可应用于废气的处理工作中。

为了去除净化后的废气中的水,所述喷淋塔内还设有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在出气管与喷淋单元之间,所述除雾单元包括连接在喷淋塔内壁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设有中心盖,所述中心盖上开有至少一个气流孔,所述中心盖的四周间隔排布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叶片,若干个所述叶片远离中心盖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

为提高净化废气的效率,所述喷淋单元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在喷淋塔内壁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支撑架的上侧设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上设有若干个与通孔相连通的透气孔,支撑组件与喷嘴之间设有活性碳吸附模块,所述活性碳吸附模块包括支撑在支撑网上的丝网框,所述丝网框内填充有若干个鲍尔球,所述鲍尔球内填充有若干个活性碳和高锰酸钾氧化铝球。

为了方便混合药液,还包括混药箱,所述混药箱上连接有加药盖,所述混药箱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有伸入混药箱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桨叶,所述混药箱的上端连接有混药水泵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进药管远离药液箱的一端与混药水泵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混药水泵的入口端连接有伸入混药箱内的混药水管。

为了方便进水,所述药液箱朝外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混药连接管和药液连接管,混药连接管与混药箱相连通,混药连接管上设有手柄,药液连接管上连接有进水支管一和进水支管二,所述进水支管一和进水支管二上分别与药液箱相连通,所述进水支管一上设有开关手阀,所述进水支管二上设有电磁阀,所述药液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电磁阀电连接,伸入所述药液箱内的进水支管二上设有控水组件二,所述控水组件二与控水组件一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液箱的上侧设有药液水泵,药液水泵的入口端连接有伸入药液箱内的过滤管,过滤管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药液水泵的出口端与出药管相连通。

为了延长废气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两个所述等离子净化单元之间设有延时单元,所述延时单元包括挡板一与挡板二,挡板一的上侧连接在靠近箱体进气口所在的箱体上,挡板二的下侧连接在靠近箱体出气口所在的箱体上,挡板一与挡板二之间留有延时空间。

为了过滤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所述箱体内连接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在等离子净化单元和箱体进气口之间,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连接在箱体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过滤网,空气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等离子净化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的箱体上分别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检修锁扣,所述检修锁扣可将检修门锁紧在箱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等离子净化单元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箱体前后两侧的安装板,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排布在安装板上,所述等离子净化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的箱体上分别铰接有侧门,所述侧门与安装板之间留有安装腔,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电器部连接在安装板上,等离子发生器上设有输出探头,所述输出探头伸出安装板延伸到安装腔内,所述侧门上设有侧锁扣,所述侧锁扣可将侧门锁紧在箱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

图4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控水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d-d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e-e向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混药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g-g向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淋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除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网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等离子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等离子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淋塔,101进气管,102出气管,103循环孔,2药液箱,201进药管,202出药管,203溢流管,3喷淋单元,301支撑网,301a透气孔,302喷淋主管,303喷淋支管,304喷嘴,305支撑架,306通孔,4活性碳吸附模块,401丝网框,402鲍尔球,5除雾单元,501固定环,502中心盖,503气流孔,504叶片,6混药箱,601加药盖,7搅拌轴,701桨叶,8混药水泵,801混药水管,9电机,10进水管,11三通阀,12混药连接管,1201手柄,13药液连接管,1301进水支管一,1302进水支管二,1303开关手阀,1304电磁阀,14液位传感器,15药液水泵,1501过滤管,1502过滤孔,16控水组件一,1601开关管,1601a开口,1601b进水孔,1602堵头,1602a连接柱,1603连杆,1603a推柱,1604浮球,17控水组件二,18箱体,1801容纳腔,1802箱体进气口,1803箱体出气口,19等离子净化单元,1901安装板,1902等离子发生器,1902a输出探头,1902b电器部,20延时单元,2001挡板一,2002挡板二,2003延时空间,21过滤单元,2101连接板,2102过滤网,22检修门,2201检修锁扣,23侧门,2301安装腔,2302侧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15所示的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集成设备,包括喷淋机构和等离子机构,喷淋机构包括喷淋塔1,喷淋塔1的上端设有出气管102,喷淋塔1的下部设有进气管101,出气管102与进气管101之间的喷淋塔1内设有至少一个喷淋单元3,喷淋单元3包括伸入喷淋塔1内的喷淋主管302,喷淋主管302上连接有至少两根分别向喷淋主管302的两侧方向延伸的喷淋支管303,喷淋支管303上排布有若干个开口1601a向下的喷嘴304,等离子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1801的箱体18,箱体18的一端为箱体进气口1802,箱体18的另一端为箱体出气口1803,箱体出气口1803与进气管101相连通,箱体进气口1802与箱体出气口1803之间的箱体18内设有至少两个等离子净化单元19,等离子净化单元19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1902,喷淋塔1的一侧设有药液箱2,喷淋塔1上开有循环孔103,喷淋塔1经循环孔103与药液箱2相连通,药液箱2上设有进药管201、出药管202和溢流管203,伸出喷淋塔1的喷淋主管302与出药管202相连通,伸入药液箱2的进药管201上连接有控水组件一16,控水组件一16包括连接在进药管201上的开关管1601,开关管1601内设有与进药管201相连通的开口1601a,开关管1601的下部开有与开口1601a相连通的进水孔1601b,开关管1601内还设有可沿着管壁滑动的堵头1602,堵头1602可将开口1601a堵住,堵头1602上设有伸出开关管1601的连接柱1602a,开关管1601朝里的一端铰接有连杆1603,连杆1603远离开关管1601的一端设有浮球1604,连杆1603上还设有推柱1603a,浮球1604上浮时,推柱1603a推动连接柱1602a朝着开口所在方向移动;喷淋塔1内还设有除雾单元5,除雾单元5在出气管102与喷淋单元3之间,除雾单元5包括连接在喷淋塔1内壁上的固定环501,固定环501的中心设有中心盖502,中心盖502上开有至少一个气流孔503,中心盖502的四周间隔排布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叶片504,若干个叶片504远离中心盖5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501上;喷淋单元3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连接在喷淋塔1内壁上的支撑架305,支撑架305上设有若干个通孔306,支撑架305的上侧设有支撑网301,支撑网301上设有若干个与通孔306相连通的透气孔301a,支撑组件与喷嘴304之间设有活性碳吸附模块4,活性碳吸附模块4包括支撑在支撑网301上的丝网框401,丝网框401内填充有若干个鲍尔球402,鲍尔球402内填充有若干个活性碳和高锰酸钾氧化铝球;还包括混药箱6,混药箱6上连接有加药盖601,混药箱6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有伸入混药箱6内的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有桨叶701,混药箱6的上端连接有混药水泵8和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与搅拌轴7相连接,进药管201远离药液箱2的一端与混药水泵8的出口端相连通,混药水泵8的入口端连接有伸入混药箱6内的混药水管801;药液箱2朝外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上设有三通阀11,三通阀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混药连接管12和药液连接管13,混药连接管12与混药箱6相连通,混药连接管12上设有手柄1201,药液连接管13上连接有进水支管一1301和进水支管二1302,进水支管一1301和进水支管二1302上分别与药液箱2相连通,进水支管一1301上设有开关手阀1303,进水支管二1302上设有电磁阀1304,药液箱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4与电磁阀1304电连接,伸入药液箱2内的进水支管二1302上设有控水组件二17,控水组件二17与控水组件一16结构相同;药液箱2的上侧设有药液水泵15,药液水泵15的入口端连接有伸入药液箱2内的过滤管1501,过滤管1501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502,药液水泵15的出口端与出药管202相连通;两个等离子净化单元19之间设有延时单元20,延时单元20包括挡板一2001与挡板二2002,挡板一2001的上侧连接在靠近箱体进气口1802所在的箱体18上,挡板二2002的下侧连接在靠近箱体出气口1803所在的箱体18上,挡板一2001与挡板二2002之间留有延时空间2003;箱体18内连接有过滤单元21,过滤单元21在等离子净化单元19和箱体进气口1802之间,过滤单元21包括连接在箱体18上的连接板2101,连接板2101上设有至少一个过滤网2102,空气经过滤网2102过滤后进入等离子净化单元19;过滤单元21在前后方向上的箱体18上分别铰接有检修门22,检修门22上设有检修锁扣2201,检修锁扣2201可将检修门22锁紧在箱体18上;等离子净化单元19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箱体18前后两侧的安装板1901,等离子发生器1902排布在安装板1901上,等离子净化单元19在前后方向上的箱体18上分别铰接有侧门23,侧门23与安装板1901之间留有安装腔2301,等离子发生器1902的电器部1902b连接在安装板1901上,等离子发生器1902上设有输出探头1902a,输出探头1902a伸出安装板1901延伸到安装腔2301内,侧门23上设有侧锁扣2302,侧锁扣2302可将侧门23锁紧在箱体18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打开手柄1201,通过混药连接管12向混药箱6内进水到设定水位后关闭手柄1201,打开加药盖601,将用于处理废气的药加入到混药箱6内,电机9带动桨叶701转动,桨叶701将药和水混合成废气吸收液,混药水泵8将吸收液依次从混药水管801和进药管201抽入药液箱2,废水吸收液从进药管201先流经开关管1601,再依次从开口1601a和进水孔1601b流入药液箱2,随着药液箱2内吸收液水位的上升,浮球1604上升推动连杆1603,连杆1603带动推柱1603a,推柱1603a推动连接柱1602a沿着开关管内壁向外移动,堵头1602朝着开口1601a所在方向在开关管1601内滑动,当药液箱2内液位到达设定位置时,堵头1602刚好堵住开口1601a,混药箱6内的吸收液不再继续进入药液箱2,药液水泵15将吸收液吸入过滤管1501,过滤孔1502将未充分溶解的药物颗粒和水体杂质过滤掉,吸收液从出药管202先流入喷淋主管302,再流入喷淋支管303,最后从喷嘴304喷出,进行废气处理时,废气从箱体进气口1802流入箱体18内,空气先流经过滤单元21,过滤网2102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过滤掉,过滤后的空气进入等离子净化单元19,在挡板一2001的阻挡作用下,空气停留在该等离子净化单元19的时间延长,等离子发生器1902工作,输出探头1902a同时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对箱体18内空气中的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从而致使细菌死亡,实现其杀菌的作用,同时,正离子与负离子使空气中的微粒原子内的电子转换成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实现对空气的除臭作用,净化后的空气从挡板一2001下方进入延时空间2003,然后空气碰到挡板二2002,空气受到挡板二2002的阻挡作用向上流动并从挡板二2002上侧的空间流入下一个等离子净化单元19,对废气进行二次净化,处理后的废气从箱体出气口1803和喷淋塔1的进气管101流入喷淋塔1内,废气从进气管101进入喷淋塔1内后向上流动,到达喷淋单元3时,废气依次从通孔306和透气孔301a进入活性碳吸附模块4,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将空气中的具有还原性的有害气体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对有害气体h2s、so2、hcho等有很高的去除效率,活性碳中的微孔结构对溶剂分子或者分子团有吸附作用,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再活性碳微孔中,喷嘴304喷出的吸收液,使得废气中的酸性和碱性无机废气被中和吸收,可以充分去除废气中的无机废气和有机废气,经过多个喷淋单元3的净化处理,净化后的废气再进入除雾单元5,废气接触到中心盖502和叶片504时,废气中的水汽雾化凝聚为水,滴落到喷淋塔1内的吸收液内,最后经过净化和除雾后的气体从出气管102排出,喷淋塔1内的吸收液从循环孔103回流到药液箱2,再次流入喷淋主管302,进行循环喷淋;液位传感器14感应液位信号发送给电磁阀1304,当需要对药液箱2内进水时,电磁阀1304可自动打开,水依次从进水管10、药液连接管13、进水支管二1302、控水组件二17的开口1601a和进水口进入药液箱2,对药液箱2进水,到达设定水位,电磁阀1304关闭,不在进水,若电磁阀1304出现故障无法自动停水,控水组件二17的浮球1604随着液位升高而上升,浮球1604上升时推动连杆1603,连杆1603带动连接柱1602a沿着开关管1601内壁向外移动,堵头1602堵住开口1601a,不在进水,实现智能化控水,也可手动打开开关手阀1303,水依次从进水管10、药液连接管13和进水支管一1301流入药液箱2;当等离子机构中的过滤单元21需要检修时,可打开检修锁扣2201,使检修门22从箱体18上打开,进行检修,当等离子发生器1902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可开侧锁扣2302,使侧门23从箱体18上打开,进行检修(本实用新型中检修锁扣2201和侧锁扣2302为现有技术,检修锁扣2201如何实现开关检修门22和和侧锁扣2302如何实现开关侧门23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药液箱2通过循环孔103与喷淋塔1相连通,使废气吸收液可在喷淋塔1和药液箱2内实现循环,实现循环喷淋,废气处理效率高;喷淋主管302、喷淋支管303和喷嘴304的设置,使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增大了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处理效率高;活性碳吸附模块4的设置,高效去除废气中的无机废气和有机废气,安全环保,处理效果好;延时单元20中挡板一2001、延时空间2003和挡板二2002的设置,将空气在箱体18内的停留时间延长,空气净化效率高;等离子净化单元19的设置,可对空气高效灭菌和除臭,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可应用于废气的处理工作中。

本实用新型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