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1809发布日期:2021-09-18 00:5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电器设备向小型化趋势发展明显,电子零件也因此向着高密度集成化以及超精细化发展。点胶是电子元器件产品加工制造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电子装联领域、3c、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中,都需要用到点胶设备进行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加固、补强等工序。点胶设备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路径点胶。
3.在现有技术中,点胶设备主要由基台、承载单元、点胶单元以及外罩体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外罩体安装固定于基台上,以形成一容纳腔。承载单元和点胶单元均内置于上述容纳腔内。承载单元包括承载治具以及第一驱动部。承载治具用来承载待点胶件。承载治具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前后方向进行位移运动。点胶单元包括点胶器、第二驱动部以及第三驱动部。点胶器分别在第二驱动部、第三驱动部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左右方向、前后方向进行位移运动,直至其相对于承载治具完成对位。随后,点胶器发生动作,正式进入到点胶工序。在点胶进程中,胶水固化反应或氧化反应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有机废气(例如乙醇或硫化物蒸汽),并积聚于容纳腔内。当可燃有机废气浓度值达到一定值时,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燃爆现象,进而使得点胶设备极易因爆炸现象而受损,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的出现。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其包括基台、承载单元、点胶单元、外罩体以及废气外排单元。外罩体安装固定于基台上,以共同围拢而成一容纳腔。承载单元和点胶单元均内置于容纳腔内。承载单元包括承载治具以及第一驱动部。承载治具用来承载待点胶件。承载治具布置于基台的正上方,且其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前后方向进行位移运动。点胶单元包括点胶器、第二驱动部以及第三驱动部。点胶器分别在第二驱动部、第三驱动部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左右方向、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直至其相对于承载治具完成对位。废气外排单元包括有风机、风管。风机布置于外罩体以外。风管的一端口安装于外罩体上,且与容纳腔相沟通,而其另一端口与风机相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废气外排单元还包括有废气收纳部以及软管。废气收纳部布置于承载治具的正上方,且跟随承载治具进行同步位移运动。软管的一端口与废气收纳部相连通,而其另一端口与风管相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废气收纳部包括收纳组件、第四驱动部以及第五驱动部。收纳组件分别在第四驱动部、第五驱动部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当第一驱动部发生动作时,第四驱动部同时发生动作以驱动收纳组件同步地跟随承载治具进行位移运动,直至承载治具连同收纳组件均相对于点胶器对位完成。第五驱动部发生动作,以调整收纳组件和承载治具之间的间隔距离。
8.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收纳组件包括框架、上置板、下置板以及管接头。上置板、下置板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框架的上平面、下平面。在上置板、下置板上分别开设有上置工艺缺口、下置工艺缺口,以供点胶器进行穿越。管接头插设、固定于框架的周侧壁上,以用来适配安装软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驱动部优选包括有第一直线滑台模组;第二驱动部优选包括有第二直线滑台模组;第三驱动部优选包括有第三直线滑台模组;第四驱动部优选包括有第四气缸;第五驱动部优选包括有第五气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四驱动部还包括有滑轨滑块组件、过渡板以及传力件。滑轨滑块组件由滑轨和滑块构成。过渡板由第五气缸的活塞杆进行驱动。滑块安装固定于过渡板上,且跟随过渡板沿着上下方向同步地进行位移运动。与上述滑块相适配的滑轨安装固定于收纳组件的上平面,且其走向沿着前后方向。传力件亦固定于收纳组件的上平面,且正对应于滑轨。第四气缸的缸体安装固定于过渡板上,而其活塞杆与传力件相连接,以拖动收纳组件相对于过渡板沿着前后方向进行位移运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还包括有乙醇检测探头以及控制器。乙醇检测探头用来实时检测所示容纳腔中的乙醇浓度。控制器连接于乙醇检测探头和风机之间。当乙醇检测探头所检测到的乙醇浓度值超过预设极限值时,控制器即发出启动信号至风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还包括有声光警报器。声光警报器亦与控制器相连接。
13.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点胶设备,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额外增设有废气外排单元。这样一来,可方便、快捷、实时地抽出点胶进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性有机废气,使得容纳腔内可燃性有机废气浓度值始终维持于安全浓度值以下,进而保证其即时受到明火作用亦不会发生燃爆现象,确保点胶设备的使用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的立体示意图(隐去外罩体
后)。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中承载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中点胶单元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中点胶单元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中废气外排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废气外排单元中废气收纳部的立体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废气收纳部中收纳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3]1‑
基台;2

承载单元;21

承载治具;22

第一驱动部;221

第一直线滑台模组;3

点胶单元;31

点胶器;32

第二驱动部;321

第二直线滑台模组;33

第三驱动部;331

第三直线滑台模组;4

外罩体;5

废气外排单元;51

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2

风管;53

废气收纳部;531

收纳组件;5311

框架;5312

上置板;5313

下置板;5314

管接头;532

第四驱动部;5321

第四气缸;5322

滑轨滑块组件;5323

过渡板;5324

传力件;533

第五驱动部;5331

第五气缸;6

乙醇检测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两种不同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基台1、承载单元2、点胶单元3、外罩体4以及废气外排单元5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外罩体4可拆卸地安装于基台1上,以共同围拢而成一容纳腔。且出于后期便于维护方面考虑,在外罩体4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开门。承载单元2和点胶单元3均安装固定于容纳腔内。承载单元2包括承载治具21以及第一驱动部22。承载治具21用来承载待点胶件。承载治具21布置于基台1的正上方,且其在第一驱动部22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前后方向进行位移运动(如图3中所示)。点胶单元3包括点胶器31、第二驱动部32以及第三驱动部33。点胶器31分别在第二驱动部32、第三驱动部33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左右方向、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直至其相对于承载治具21完成对位(如图4、5中所示)。废气外排单元5包括有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风管52。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安装于外罩体4的顶壁上。风管52的一端口安装于外罩体4上,且与上述容纳腔相沟通,而其另一端口与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相连通(如图6中所示)。这样一来,在对待点胶件进行点检的进程中,废气外排单元5可方便、快捷、实时地抽出胶水所产生的可燃性有机废气,从而使得容纳腔内可燃性有机废气浓度值始终维持于安全浓度值以下,进而保证其即时受到明火作用亦不会发生燃爆现象,确保点胶设备的使用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26]
上述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1)待点胶件被装夹、固定于承载治具上;2)第一驱动部发生动作,承载治具沿着由前至后方向进入到容纳腔内;3)
第二驱动部、第三驱动部发生动作,点胶器分别沿着左右方向、上下方向进行复合运动,直至点胶器相对于承载治具保持有正确的工作位;4)点胶器发生动作执行点胶工序。在此进程中,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均独立地进行动作,以完成待点胶件上各胶点的成型;5)在执行点胶工序的同时,防爆防腐轴流风机亦同步地进行运转,以确保容纳腔保持于负压状态,利于可燃性有机废气经由风管排出;6)待点胶件完成点胶后,第一驱动部发生动作,将其拖至容纳腔以外;7)取下点胶件,将下一件待点胶件安装于承载治具上;8)循环上述步骤1

7。
[0027]
在具有废气外排系统的点胶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出于确保点胶进程中容纳腔始终保持有足够的负压值,且由于容纳腔自身的容积量较大,从而要求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具有较大的功率,进而引起以下问题:1)增加了采购成本;2)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的振动量以及工作噪音较大,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废气外排单元5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额外增设有废气收纳部53以及软管(图中未示出)。废气收纳部53布置于承载治具21的正上方,且跟随承载治具21进行同步位移运动。软管的一端口与废气收纳部53相连通,而其另一端口与风管52相连通(如图2、6中所示)。软管需要预留足够的余长,以杜绝因废气收纳部53发生前后方向位移而导致其被挣脱或拉断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来,在相同条件下,废气收纳部53相较于容纳腔更易取得高值、稳定负压,从而变相地降低了对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功率的需求,且有效地降低了工作噪音。
[002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细化,废气收纳部53优选由收纳组件531、第四驱动部532以及第五驱动部533构成。收纳组件531分别在第四驱动部532、第五驱动部533的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如图7中所示)。当第一驱动部531发生动作时,第四驱动部532同时发生动作以驱动收纳组件531同步地跟随承载治具21进行位移运动,直至承载治具21连同收纳组件531均相对于点胶器31对位完成。在点胶进程正式开始前,第五驱动部533发生动作,以确保收纳组件531相对于承载治具21具有合适的间隔距离(3~5cm),以利于可燃性有机废气更为顺利地外排。
[0029]
如图8中所示,收纳组件531优选包括有框架5311、上置板5312、下置板5313以及管接头5314。上置板5312、下置板5313分别借助于螺钉可拆卸地安装于框架5311的上平面、下平面。在上置板5312、下置板5313上分别开设有上置工艺缺口、下置工艺缺口,以供点胶器31进行穿越。管接头5314插设、固定于框架5311的周侧壁上,以用来适配安装软管。
[0030]
针对于单个收纳组件531来说,出于确保其内腔具有稳定、均衡的负压值,还可以围绕框架5311的周侧壁插设有多个管接头5314(如图8中所示)。
[0031]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驱动部22、第二驱动部32、第三驱动部33均优选包括有高刚性、模块化、高速度性较好的直线滑台模组,为了便于在以下叙述中作区别,分别命名为第一直线滑台模组221、第二直线滑台模组321、第三直线滑台模组331(如图3、4、5中所示)。第四驱动部532、第五驱动部533均优选包括有动作灵敏性较高,且压力源清洁、易取的气缸。同样为了便于在以下叙述中作区别,分别命名为第四气缸5321、第五气缸5331(如图7中所示)。
[0032]
再者,第四驱动部532还包括有滑轨滑块组件5322、过渡板5323以及传力件5324。滑轨滑块组件5322由滑轨和滑块构成。过渡板5323安装固定于第五气缸5331的活塞杆上,以跟随进行同步运动。滑块借助于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固定于过渡板5323上,且跟随过渡板
5323沿着上下方向同步地进行位移运动。与上述滑块相适配的滑轨借助于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固定于收纳组件531的上平面,且其走向沿着前后方向。传力件5324亦固定于收纳组件531的上平面,且正对应于滑轨。第四气缸5321的缸体安装固定于过渡板5323上,而其活塞杆与传力件5324相连接,以拖动收纳组件531相对于过渡板5323沿着前后方向进行位移运动(如图7中所示)。在点胶进程中,第四气缸5321和第一直线滑台模组221始终保持同步、同速运行,以确保收纳组件531始终罩设于承载治具21的正上方,利于可燃性有机废气的收集。
[0033]
如图2中所示,正对应于承载治具21、在容纳腔内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有机废气检测探头(例如乙醇检测探头6),实时检测所示容纳腔中的可燃性有机废气的浓度值。另外,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增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检测到的可燃性有机废气浓度值数据被实时地传输至控制器,且与控制器内的预设极限值进行对比;当可燃性有机废气浓度值达到预设极限值时,控制器即发出启动信号至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启动后以持续地外排可燃性有机废气,直至其浓度值低于预设极限值的一半。如此一来,在点胶的进程中,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无需持续开机,从而降低了功率损耗,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间噪音。
[0034]
当然,出于进一步确保点胶设备的使用安全,当防爆防腐轴流风机51发生故障或风管52发生堵塞时便于进行人工干预,还额外增设有声光警报器(图中未示出)。声光警报器亦与控制器相连接。
[003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