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中的隔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3426发布日期:2021-08-13 16: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中的隔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中的隔层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液态消毒物质净化空气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中的隔层结构,不方便液态消毒物质的回流回收,往往会造成液态消毒物质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中的隔层结构,可有效回收液态空气净化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中的隔层结构,包括呈球冠状的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的凸面侧上设有雾化喷头固定槽,所述雾化喷头固定槽的槽底设有连通至中间隔板的凹面侧的喷液管穿过孔;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贯穿其凸面侧和凹面侧的渗液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隔板的外缘上设有一圈所述渗液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渗液孔的孔径自其凸面侧向其凹面侧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隔层结构,可有效回收液态空气净化物质;

2、中间隔板呈球冠状,并在中间隔板上设置渗液孔,利于液态空气净化物质的回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净化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中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排气头和抽气头的分布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装板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e处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净化箱体;11、净化腔;12、储液腔;13、室外进气口;14、室内排气口;15、室内抽气口;16、紫外灯;17、第一回流管;18、显示屏;20、中间隔板;21、雾化喷头;22、回流口;23、渗液孔;24、喷液管;25、雾化喷头固定槽;26、喷液管穿过孔;30、风机;40、排气管;41、排气头;42、连接头;43、过滤网;44、安装槽;50、抽气管;51、抽气头;60、安装板;70、液位传感器;80、液体过滤机构;81、液体过滤盒;82、排气孔;83、吸水海绵;84、第二回流管;85、u型管;86、第一海绵层;87、第二海绵层;90、固定机构;91、底座;92、滑槽;93、固定夹;9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箱体10,净化箱体10的内腔由一水平的中间隔板20上下分隔成净化腔11和储液腔12,净化腔11内设有紫外灯16,储液腔12内填充有液态空气净化物质,液态空气净化物质为溶胶型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中间隔板20上设有雾化喷头21,雾化喷头21为极细雾化静电喷雾器,雾化喷头21的出液端位于净化腔11内,雾化喷头21的进液端连接有喷液管24,喷液管24远离雾化喷头21的一端延伸至储液腔12的底部;净化箱体10上设有与净化腔11连通的室外进气口13、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室外进气口13、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上分别设有电磁阀,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分别通过排气管40和抽气管50连接有排气头41和抽气头51,排气管40和抽气管50上分别设有风机30,室内排气口14上还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工作模式,外循环时,打开室外进气口13和室内排气口14,由风机30提供动力,抽取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到净化腔11中,雾化喷头21将储液腔12内的液态空气净化物质呈雾状均匀喷射至净化腔11,与进入净化腔11的空气充分接触,配合385nm紫外灯,给催化剂提供外在能量,让其能快速分解掉甲醛、苯tvoc等污染物,能快速杀灭细菌病毒,净化后的空气由室内排气口14排入室内,完成室内与室外空气的外循环。

内循环时,打开室内抽气口15和室内排气口14,由风机30提供动力,抽取室内空气进入到净化腔11中净化消毒,经过净化的空气重新排入到室内,循环净化一段时间,即可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模式的净化。

具体的消毒机理如下:

通过极细雾化静电喷雾器喷出带有大量带电粒子的溶胶型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与空气表面相反带电粒子快速吸引及渗透,配合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源,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活性因子,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以及凝固病毒蛋白质,来达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实现了室内室外双循环模式,取缔了传统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采用滤芯和滤网进行空气净化的方式,可有效过滤掉pm2.5、甲醛、苯、tvoc等物质,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芯、滤网过滤效果差,需要频繁更换,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室外进气口13、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上分别设有液体过滤机构80。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液体过滤机构80包括设于净化腔11的内壁上的液体过滤盒81,液体过滤盒81内设有吸水海绵83,液体过滤盒81朝向净化腔11内部的一侧设有排气孔82;净化腔11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回流管17,中间隔板20上设有连通净化腔11和储液腔12的回流口22,第一回流管17的一端与液体过滤盒81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回流口22连通,回流口22的口径自净化腔11向储液腔12方向逐渐变小,更有利于收集到的液体回流到储液腔12内,同时防止储液腔12内的液体向上流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液体过滤机构80包括u型管85,u型管85的内底部设有封堵u型管85内腔的海绵层,海绵层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海绵层86和位于下层的第二海绵层87,第二海绵层87的孔隙率小于第一海绵层86的孔隙率,第二海绵层87的孔隙率小,其内的孔径就越小,吸附能力就越强,有利于将第一海绵层86中吸附的液体吸入到第二海绵层87中,u型管85的底部通过第二回流管84与储液腔12连通。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中间隔板20为朝向净化腔11凸起的球冠状,中间隔板20的凸面侧上设有雾化喷头固定槽25,雾化喷头固定槽25的槽底设有连通至中间隔板20的凹面侧的喷液管24穿过孔;中间隔板20上还设有连通净化腔11和储液腔12的渗液孔23,尤其在中间隔板20的外缘处,设有一圈渗液孔23,保证中间隔板20上方的液体能够全部回流到储液腔12中,渗液孔23的孔径自净化腔11向储液腔12方向逐渐减小;回流口22的内径自净化腔11向储液腔12方向逐渐减小。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图13所示,排气管40具有两个排气管口,两个排气管口上分别设有排气头41,抽气管50具有两个抽气管口,两个抽气管口上分别设有抽气头51;还包括矩形的安装板60,两个排气头41分别设于安装板60的一组对角处,两个抽气头51分别设于安装板60的另一组对角处,安装板60上设有分别容纳各排气头41和抽气头51的安装槽44,排气头41和抽气头51的结构相同;排气头41呈喇叭状,排气头41通过连接头42与排气管40螺纹连接,安装板60整体呈矩形,具体形状可根据室内空间形状裁制,可作为天花板使用,将排气头41和抽气头51安装在安装板60上的安装槽44内,可起到良好的隐蔽效果,避免对室内装饰的美感造成破坏,而且,排气头41和抽气头51是通过连接头42与对应的管道连接,在安装板60下方即可方便的将排气头41和抽气头51拆卸下来,方便更换或维修,排气头41内设有过滤网43和空气检测探头,空气检测探头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pm2.5、甲醛、苯、二氧化碳、tvoc等物质,具体数据在净化箱体10外部的显示屏18上显示,当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时,可发出信号,提示停止装置运行,过滤网43可过滤掉室内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安装板60上还设有固定机构90,固定机构90包括长条状的底座91,底座9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92,滑槽92上滑动连接有若干夹持排气管40或抽气管50的固定夹93,通过滑动固定夹93可选取夹持对应管道的位置,固定夹93呈优弧状,固定夹93具有弹性,将固定夹93设计成优弧状,方便夹紧管道,固定夹93上沿垂直底座91的方向设有贯穿固定夹93的螺纹孔94,选定固定夹93的位置后,在螺纹孔94内拧紧螺栓,可方便对固定夹93进行定位。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净化腔11呈圆柱状,室外进气口13、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的轴线分别与净化腔11的其中一条切线重合,可使得被吸入净化腔11内的空气能够沿净化腔11的切向在净化腔11内做旋转运动,促进空气与液态空气净化物质之间的接触,提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储液腔1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7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