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灰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1890发布日期:2021-09-22 20:4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灰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铬盐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飞灰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铬酸盐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基础原料,用于生产重铬酸钠、铬酸酐、氧化铬、金属铬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颜料、鞣革、印染、电镀、医药等行业,被列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八种资源性原材料产品之一。
3.生产铬盐中需要利用到回转窑,物料在回转窑煤粉燃烧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飞灰的主要组成是未反应的纯碱、返渣、铬铁矿、部分已反应铬酸钠熟料和燃煤的灰分,有必要回收铬盐回转窑飞灰中纯碱与铬酸钠,对铬盐回转窑排出的飞灰进行充分利用,所得飞灰渣还可用于含铬铸铁的冶炼。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灰收集装置,直接收集从回转窑释放出来的飞灰,设有多层密封加固结构,整个装置密封性强、稳固性高,收集简单且高效。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6.一种飞灰收集装置,包括出气管、收集袋及固定板。
7.出气管包括直筒管和锥形管,直筒管一端连接锥形管,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板,直筒管侧壁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凹槽二位于凹槽一和锥形管之间,凹槽二设有固定环,锥形管侧壁设有若干贯穿锥形管的通气口;
8.收集袋包括袋体、拉绳及拉环,袋体开口处设有两个对称的布片,布片与袋体之间形成通道,拉绳设置为两根,分别穿于两个通道,拉绳末端均连接于拉环,当拉紧拉绳时,可使收集袋封闭,收集袋用于套于凹槽一;
9.固定板设有一组拉紧装置,拉紧装置位于出气管两侧,拉紧装置用于固定拉环。
10.进一步的,拉紧装置包括限位槽和移动杆,限位槽包括横槽和若干竖槽,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竖槽与横槽贯通,移动杆一端连接限位块,限位块、移动杆及限位槽滑动配合,移动杆的长度以大于凹槽一所在位置为准,拉环可套于移动杆。
11.进一步的,拉紧装置还包括凸耳,凸耳垂直连接于移动杆端部,凸耳设置方向远离出气管。
12.进一步的,固定环包括环一和环二,环一和环二一端通过铰接结构连接,环一另一端设有卡槽,环二另一端设有卡块,卡槽与卡块相配合。
13.进一步的,环一和环二的开口端均设有辅助块。
14.进一步的,锥形管顶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水平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收集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飞灰,飞灰从回转窑释放出来后,直接被收集进收集袋,整个装置密封性和稳固性较高,简单且高效,根据飞灰的产生量,可选择
合适容积的收集袋,对铬盐清洁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于环保;
17.2、考虑到飞灰具有一定重量,且已扩散,本实用新型设有三层密封加固,第一层拉环套于拉紧装置上,第二层是采用加固环,增强收集袋密封性,同时起到防止收集袋脱落的作用,第三层是支撑杆,起到稳固收集袋的作用;
18.3、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设置一段锥形管,因为飞灰收集完成后,工作人员拉紧两边的拉环时,同时给予收集袋外力,收集袋脱离到锥形管后,收集袋沿着锥形管侧壁收紧,与直筒管相比较,锥形管可防止飞灰从收集袋的开口处扩散,同时又能刮除掉锥形管上的飞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气管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集袋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紧装置结构图;
22.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环结构图;
24.图6为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灰收集装置,包括出气管2、收集袋4及固定板1。
27.具体的,出气管2包括直筒管21和锥形管22,直筒管21一端连接锥形管22,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板1,固定板1固定连接于回转窑出气口处,直筒管21侧壁设有凹槽一211和凹槽二212,凹槽二212位于凹槽一211和锥形管22之间,凹槽二212设有固定环5,当收集袋4套于凹槽一211后,固定环5用于卡住收集袋4。
28.具体的,锥形管22侧壁设有若干贯穿锥形管22的通气口221,通气口221占锥形管22面积超过二分之一,在保证稳固性的情况下,通气口221面积越大越好,有利于飞灰顺利进入收集袋4,又防止飞灰大量粘连于锥形管22。
29.具体的,收集袋4包括袋体41、拉绳42及拉环43,袋体41开口处设有两个对称的布片411,布片411与袋体41之间形成通道,拉绳42设置为两根,分别穿于两个通道,拉绳42末端均连接于拉环43,当拉紧拉绳42时,可使收集袋4封闭。
30.本实用新型中,出气管2设置一段锥形管22的原因是:飞灰收集完成后,需要把收集袋4从出气管2拆下来,工作人员拉紧两边的拉环43时,同时给予收集袋4外力,收集袋4脱离到锥形管22后,收集袋4沿着锥形管22侧壁收紧,防止飞灰从收集袋4的开口处扩散,同时又能刮除掉锥形管22上的飞灰。
31.具体的,固定板1设有一组拉紧装置3,拉紧装置3位于出气管2两侧,拉紧装置3用于固定拉环43。
32.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拉紧装置3包括限位槽31和移动杆32,限位槽31包括横槽311和若干竖槽312,限位槽31内设有限位块33,竖槽312与横槽311贯通,移动杆32一端连接
限位块33,限位块33、移动杆32及限位槽31滑动配合,移动杆32的长度以大于凹槽一211所在位置为准,拉环43可套于移动杆32。
33.更具体的,如图5、6所示,固定环5包括环一5a和环二5b,环一5a和环二5b一端通过铰接结构51连接,环一5a另一端设有卡槽5d,环二5b另一端设有卡块5c,卡槽5d与卡块5c相配合。
34.优选的,因环状结构不便用力,环一5a和环二5b的开口端均设有辅助块53,工作人员把力作用于辅助块53,方便快速打开或关闭固定环5。
35.优选的,拉紧装置3还包括凸耳34,凸耳34垂直连接于移动杆32端部,凸耳34设置方向远离出气管2,凸耳34起到防止拉环43脱落的作用。
36.优选的,考虑到飞灰具有一定重量,为了提高收集袋4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锥形管22顶端设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水平设置。
3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拆卸掉固定环5,移动杆32移至最靠近出气管2处;然后把收集袋4套于凹槽一211,利用拉环43拉紧拉绳42,把拉环4套在移动杆32,移动移动杆32至合适位置,使收集袋4完全封闭;利用固定环5把收集袋4卡在凹槽二212;收集从回转窑出来的飞灰,收集完成后,打开固定环5,移动移动杆32,把拉环4从移动杆32拿下来;拉紧拉绳42,同时使收集袋4沿出气管2侧壁脱离下来即可。
38.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飞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管(2)、收集袋(4)及固定板(1);所述出气管(2)包括直筒管(21)和锥形管(22),所述直筒管(21)一端连接所述锥形管(2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所述直筒管(21)侧壁设有凹槽一(211)和凹槽二(212),所述凹槽二(212)位于所述凹槽一(211)和所述锥形管(22)之间,所述凹槽二(212)设有固定环(5),所述锥形管(22)侧壁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锥形管(22)的通气口(221);所述收集袋(4)包括袋体(41)、拉绳(42)及拉环(43),所述袋体(41)开口处设有两个对称的布片(411),所述布片(411)与所述袋体(41)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拉绳(42)设置为两根,分别穿于两个所述通道,所述拉绳(42)末端均连接于所述拉环(43),当拉紧所述拉绳(42)时,可使所述收集袋(4)封闭,所述收集袋(4)用于套于凹槽一(211);所述固定板(1)设有一组拉紧装置(3),所述拉紧装置(3)位于所述出气管(2)两侧,所述拉紧装置(3)用于固定所述拉环(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3)包括限位槽(31)和移动杆(32),所述限位槽(31)包括横槽(311)和若干竖槽(312),所述限位槽(31)内设有限位块(33),所述竖槽(312)与所述横槽(311)贯通,所述移动杆(32)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所述移动杆(32)及所述限位槽(31)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杆(32)的长度以大于所述凹槽一(211)所在位置为准,所述拉环(43)可套于所述移动杆(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3)还包括凸耳(34),所述凸耳(34)垂直连接于所述移动杆(32)端部,所述凸耳(34)设置方向远离所述出气管(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包括环一(5a)和环二(5b), 所述 环一(5a)和所述环二(5b)一端通过铰接结构(51)连接,所述环一(5a)另一端设有卡槽(5d),所述环二(5b)另一端设有卡块(5c),所述卡槽(5d)与所述卡块(5c)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一(5a)和所述环二(5b)的开口端均设有辅助块(5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22)顶端设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水平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灰收集装置,包括出气管、收集袋及固定板。出气管包括直筒管和锥形管,直筒管一端连接锥形管,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板,直筒管侧壁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凹槽二位于凹槽一和锥形管之间,凹槽二设有固定环,锥形管侧壁设有若干贯穿锥形管的通气口;收集袋包括袋体、拉绳及拉环,袋体开口处设有两个对称的布片,布片与袋体之间形成通道,拉绳设置为两根,分别穿于两个通道,拉绳末端均连接于拉环;固定板设有一组拉紧装置,拉紧装置位于出气管两侧,拉紧装置用于固定拉环。本实用新型直接收集从回转窑释放出来的飞灰,设有多层密封加固结构,整个装置密封性强、稳固性高,收集简单且高效。收集简单且高效。收集简单且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 谌戡 周铁梦 田志强 顾建强 何小芬 何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银河科城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