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8008发布日期:2021-10-09 16:1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基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活性炭基肥是一种以生物质炭为基质,根据不同区域土地特点、不同作物生长特点以及科学施肥原理,添加有机质或/和无机质配制而成的生态环保型肥料,具备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微生物活性、锁住土壤中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建立持久的肥效等优点,还可以降低土壤内的重金属,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3.目前,活性炭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掺混法、吸附法、包膜法和混合造粒法,其中混合造粒法是将粒径接近的炭粉料与基础肥粉料均匀混合后,再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的方法,混合造粒法需要通过混料设备进行均匀混料,再进行造粒,但是现有的混料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炭料与基础肥料是分开放入混料罐内,原料在初始的时候有较严重的分层现象,导致在混料的时候混合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炭料与基础肥料是分开放入混料罐内,原料在初始的时候有较严重的分层现象,导致在混料的时候混合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上内侧壁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吸风管,且两个吸风管的内部均设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轴壁上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混料罐的上内侧壁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混料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对应位置的转轴的轴壁上端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叶轮,两个所述转轴的轴壁上端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共同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吸风管相向一侧的管壁上端均开设有与皮带相匹配的滑孔,且皮带通过两个滑孔与两个吸风管的管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吸风管相反一侧的管壁位于同侧叶轮上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吸料管,且两个吸料管远离同侧吸风管的一端分别贯穿混料罐的左右侧壁上端并延伸至外部,两个所述吸料管位于混料罐外部的一端分别贯穿混料罐的左右侧壁下端并延伸至内部,所述混料罐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内部固定设有闸板阀,所述混料罐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上端一侧边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斗盖,所述混料罐连接有搅拌机构。
7.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及多个搅拌叶,所述混料罐的上内侧壁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杆,且多个搅拌叶均位于搅拌杆的杆壁上均匀固定分布,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混料罐的上端固定设置,且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搅拌杆的杆壁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与皮带活动连接。
8.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搅拌叶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粉碎杆,且同侧两个粉碎杆
相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同侧两个粉碎杆的杆壁相反一侧均通过第三轴承分别与混料罐的左右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杆壁位于相邻两个搅拌叶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且多个第二锥齿轮均与同侧两个第一锥齿轮相啮合连接,每个所述粉碎杆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粉碎刀盘。
9.优选的,所述混料罐的内侧壁上端位于两个吸风管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管,且环形管的下管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水头,所述环形管的右管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右端贯穿混料罐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固定设有控制阀。
10.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管壁右端固定套接有连接法兰盘。
11.优选的,所述混料罐的侧壁下端为倾斜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通过设有的混料罐、进料斗、出料管及搅拌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完成活性炭原料与基础肥料的掺混,通过设有的两个吸风管、第一电机、两个转轴、两个叶轮、两个皮带轮及皮带的相互配合,可以使两个吸风管产生吸风力,通过设有的两个吸料管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吸力将混料罐底部的原料吸入到混料罐内的原料上层,从而在刚开始混料的时候,可以有效降低炭粉料与基础肥料的分层影响,也可以利于混料罐内的原料加快流动混合,进而提高炭粉料与基础肥料的混合效率,以提高活性炭基肥的生产效率。
14.2、该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通过设有的多个粉碎杆、多个第一锥齿轮、多个第二锥齿轮及多个粉碎刀盘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混料的原料流动过程中,通过多个粉碎刀盘对一些粒径较大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避免部分原料粒径过大影响后续造粒效果,提高活性炭基肥的质量,通过设有的环形管、多个喷水头及进水管的相互配合,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对混料罐内部进行冲洗,避免部分原料残留影响后续不同规格的活性炭基肥的质量,提高清理的便捷性。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炭粉料与基础肥料的分层影响,混合效率较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避免部分原料粒径过大影响后续造粒效果,提高活性炭基肥的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粉碎刀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混料罐、2吸风管、3第一电机、4叶轮、5皮带、6吸料管、7出料管、8进料斗、9搅拌电机、10搅拌叶、11粉碎杆、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粉碎刀盘、15环形管、16喷水头、17进水管、18连接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

3,一种活性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包括混料罐1,混料罐1的上内侧壁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吸风管2,且两个吸风管2的内部均设有转轴,两个转轴的轴壁上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混料罐1的上内侧壁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混料罐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对应位置的转轴的轴壁上端传动连接,两个转轴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叶轮4,两个转轴的轴壁上端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共同通过皮带5传动连接,两个吸风管2相向一侧的管壁上端均开设有与皮带5相匹配的滑孔,且皮带5通过两个滑孔与两个吸风管2的管壁活动连接,两个吸风管2相反一侧的管壁位于同侧叶轮4上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吸料管6,且两个吸料管6远离同侧吸风管2的一端分别贯穿混料罐1的左右侧壁上端并延伸至外部,两个吸料管6位于混料罐1外部的一端分别贯穿混料罐1的左右侧壁下端并延伸至内部,混料罐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7,且出料管7的内部固定设有闸板阀,混料罐1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8,且进料斗8的上端一侧边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斗盖,混料罐1连接有搅拌机构。
22.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9及多个搅拌叶10,混料罐1的上内侧壁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杆,且多个搅拌叶10均位于搅拌杆的杆壁上均匀固定分布,搅拌电机9位于混料罐1的上端固定设置,且搅拌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搅拌杆的杆壁上端转动连接,搅拌杆与皮带5活动连接,搅拌电机9工作,可以使搅拌杆转动,从而可以使多个搅拌叶10转动,进而可以对混料罐1内部的原料进行均匀混料。
23.相邻两个搅拌叶10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粉碎杆11,且同侧两个粉碎杆11相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同侧两个粉碎杆11的杆壁相反一侧均通过第三轴承分别与混料罐1的左右内侧壁转动连接,搅拌杆的杆壁位于相邻两个搅拌叶10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3,且多个第二锥齿轮13均与同侧两个第一锥齿轮12相啮合连接,每个粉碎杆11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粉碎刀盘14,搅拌杆转动时,可以带动多个第二锥齿轮13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多个第一锥齿轮12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多个粉碎杆11转动,以使多个粉碎刀盘14转动,从而可以在混料的过程中,对一些粒径较大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避免部分原料粒径过大影响后续造粒效果,提高活性炭基肥的质量。
24.混料罐1的内侧壁上端位于两个吸风管2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管15,且环形管15的下管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水头16,环形管15的右管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7,且进水管17的右端贯穿混料罐1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外部,进水管17的内部固定设有控制阀,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外部的水泵等设备向进水管17进水,并经环形管15从多个喷水头16喷出,从而可以对混料罐1内部进行冲洗,避免部分原料残留影响后续不同规格的活性炭基肥的质量,提高清理的便捷性。
25.进水管17的管壁右端固定套接有连接法兰盘18,可以便于进水管17与外界管道连接。
26.混料罐1的侧壁下端为倾斜设置,可以降低原料在混料罐1内部的残留量。
27.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进料斗8向混料罐1内部依次添加活性炭粉料及基础肥料,启动搅拌电机9,可以使搅拌杆转动,以带动多个搅拌叶10转动,从而可以对原料进行混料工作,在进行混料工作时,启动第一电机3,可以使转轴转动,在两个皮带轮及皮带5的
配合下,可以使两个转轴同时转轴,从而可以使两个叶轮4同时转动,进而可以使两个吸料管6位于混料罐1下侧的一端产生吸力,从而可以将粉状原料经吸料管6吸到混料罐1的内部上方,进而可以在刚开始混料的时候,可以有效降低炭粉料与基础肥料的分层影响,也可以利于混料罐1内的原料加快流动混合,进而提高炭粉料与基础肥料的混合效率,以提高活性炭基肥的生产效率。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