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3072发布日期:2021-07-23 14:2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钛白粉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它具有纯洁的白度,对光线的折射率高;粒度和粒度分布适宜的微细粉末;对光热作用稳定;呈化学惰性等特性。二氧化钛是化学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塑料、油墨、造纸、橡胶、陶瓷、搪瓷或填料,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佳白色颜料,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以上。

对钛白粉来讲,粒径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为得到较小粒径的产品,满足钛白粉应用市场的需求,各大厂家对辊压磨、球磨机、砂磨机进行串联使用。但是由于钛白粉粒径较小,在钛白粉洗涤等过程中部分钛白粉被带入洗涤水内,会出现环保问题。为克服环保问题,大部分厂家首先将洗涤水排入滤液槽内进行沉淀处理,在将上层清液转入cn型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在这个过程中,洗涤水在滤液槽内的沉淀物经长时间累积,压的紧实,难以清理。为克服上述问题,急需设计一款便于清理底部沉淀物的滤液槽。

经检索,关于钛白粉过滤系统的技术应用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8967831,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钛白粉废水过滤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钛白粉废水过滤系统,包括废水储罐;过滤腔,过滤腔为一容器;以及过滤膜机构,过滤膜机构包括过滤膜筒体,该过滤膜筒体设置于过滤腔内部;过滤膜筒体为圆筒形结构,该过滤膜筒体的上端与进口腔连通,进口腔通过废水进口管与废水储罐连通;过滤膜筒体的侧壁由过滤膜围成;过滤腔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5674311,发明创造名称为:钛白粉沉降装置,公开了一种钛白粉沉降装置,包括支架、槽体和排水筒,槽体的槽壁和槽底包围形成上端敞口的沉降槽;槽体支撑于支架,排水筒支撑于支架并位于沉降槽内;在槽体与排水筒的筒壁之间形成有絮凝区;在排水筒的筒底与槽底之间形成位于絮凝区下方的沉淀区;在槽体的内壁设置有一环溢流槽;在排水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贯通至排水筒腔体的排水孔;在排水筒的筒壁套装有包覆排水筒的滤布;并设置有与排水筒腔体相通的排水管。该方案避免了排水对沉淀区的干扰,避免了抽水带走钛白粉,提高了钛白粉的回收利用率。

上述方案均不失为对钛白粉过滤系统的良好探索,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行业对钛白粉过滤系统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钛白粉洗涤水在滤液槽内长时间沉淀过程中累积、压实,造成难以清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能够有效保持滤液槽底部沉淀物处于松软状态,进而有效防止滤液槽底部的沉淀物压实,便于滤液槽沉淀物的清理,减少人力成本。

钛白粉粒径较小,洗涤过程中存在部分穿滤现象导致部分钛白粉进入洗涤水内,而洗涤水在长时间沉淀过程中累积、压实,造成难以清理的局面。结构简单,便于钛白粉沉淀的清理,减少人力成本

本专利计划在滤液槽加压缩空气,保持底部沉淀的松软状态,同时将出料口提升,减少底部沉淀被转入cn过滤器。环保是钛白粉生产最大的困难之一;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包括滤液槽和设置在滤液槽内底部的环形吹扫管,环形吹扫管为带有缺口的环形结构,环形吹扫管的底部开设有向下的吹扫孔,其中环形吹扫管的缺口处一端与进气管相连通,且进气管远离环形吹扫管的一侧穿过滤液槽底部的通孔并延伸至滤液槽外侧,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滤液槽上还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位于环形吹扫管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环形吹扫管的底部环绕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向下的吹扫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环形吹扫管底部设置有支架,其中支架顶部与滤液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为l,l的范围为20cm-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环形吹扫管底部环绕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架,支架包括设置在滤液槽底部的支撑段,支撑段的顶部水平设置有与支撑段相垂直的承接段,承接段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段;其中环形吹扫管的底部设置在承接段上,环形吹扫管的径向两端分别通过两限位段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吹扫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出液管与滤液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h的范围为50cm-8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进气管内通入的压缩空气压力范围为0.1mpa-0.3mpa。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滤液槽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滤液槽的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r,环形吹扫管的外圆径向两端之间的距离为r,其中r≥2r。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在滤液槽内底部设置环形吹扫管,环形吹扫管为带有缺口的环形结构,环形吹扫管的底部开设有向下的吹扫孔,其中环形吹扫管的缺口处一端与进气管相连通,且进气管远离环形吹扫管的一侧穿过滤液槽底部的通孔并延伸至滤液槽外侧,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通过吹扫孔向下吹扫压缩空气冲击滤液槽底部沉淀的钛白粉颗粒,使得滤液槽底部的沉底物处于松软状态,易于清理。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在压缩空气的冲击力作用下,钛白粉的沉淀程度会降低,影响滤液槽的正常工作,为克服这个问题,通过将出液管设置在环形吹扫管上方,给予钛白粉颗粒一定高度的沉淀空间,能够有效减少压缩空气冲击力对沉淀过程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环形吹扫管的底部环绕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向下的吹扫孔,保证能够从滤液槽底部沉淀物的上方对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多方位均匀地吹扫,保证沉淀区域内的沉淀物均处于松软状态,有利于后期的清理工作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吹扫孔内设置有过滤网,防止底部的沉淀物进入环形吹扫管内,造成环形吹扫管内部堵塞,保证了环形吹扫管的正常使用。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环形吹扫管底部环绕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架,便于多方位对环形吹扫管进行支撑,保证环形吹扫管的安装稳定性。支架包括设置在滤液槽底部的支撑段,支撑段的顶部水平设置有与支撑段相垂直的承接段,承接段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段;其中环形吹扫管的底部设置在承接段上,环形吹扫管的径向两端分别通过两限位段进行限位,使用时,直接将环形吹扫管向下卡在支架的两限位段之间,直至将环形吹扫管的底部贴合在承接段上,其结构稳定,支撑牢固,能够有效防止环形吹扫管在滤液槽内发生移动,且安装或拆卸简单便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吹扫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

100、滤液槽;110、出液管;111、出液阀;120、支架;121、支撑段;122、承接段;123、限位段;140、排污管;200、环形吹扫管;201、吹扫孔;210、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包括滤液槽100和设置在滤液槽100内底部的环形吹扫管200,环形吹扫管200为带有缺口的环形结构,环形吹扫管200的底部开设有向下的吹扫孔201,其中环形吹扫管200的缺口处一端与进气管210相连通,且进气管210远离环形吹扫管200的一侧穿过滤液槽100底部的通孔并延伸至滤液槽100外侧,进气管210内通入压缩空气,通过吹扫孔201向下吹扫压缩空气冲击滤液槽100底部沉淀的钛白粉颗粒,使得滤液槽100底部的沉底物处于松软状态,易于清理。但是在压缩空气的冲击力作用下,钛白粉的沉淀程度会降低,影响滤液槽100的正常工作,为克服这个问题,本实施例中在滤液槽100上设置出液管110,出液管110位于环形吹扫管200的上方,给予钛白粉颗粒一定高度的沉淀空间,能够有效减少压缩空气冲击力对沉淀过程的影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吹扫管200的底部环绕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向下的吹扫孔201,保证能够从滤液槽100底部沉淀物的上方对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多方位均匀地吹扫,保证沉淀区域内的沉淀物均处于松软状态,有利于后期的清理工作。其中吹扫孔201内设置有过滤网,防止底部的沉淀物进入环形吹扫管200内,造成环形吹扫管200内部堵塞,保证了环形吹扫管200的正常使用。其中进气管210内通入的压缩空气压力范围为0.1mpa-0.3mpa。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10内通入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1mpa。设置合理的压缩空气压力范围,不仅能够保证底部的沉淀物处于松软状态,还不影响滤液槽100正常的沉淀工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吹扫管200底部设置有支架120,其中支架120顶部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为l,l的范围为20cm-30c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架120顶部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l为20cm。其中环形吹扫管200底部环绕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架120,便于多方位对环形吹扫管200进行支撑,保证环形吹扫管200的安装稳定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架120包括设置在滤液槽100底部的支撑段121,支撑段121的顶部水平设置有与支撑段121相垂直的承接段122,承接段122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段123;其中环形吹扫管200的底部设置在承接段122上,环形吹扫管200的径向两端分别通过两限位段123进行限位,使用时,直接将环形吹扫管200向下卡在支架120的两限位段123之间,直至将环形吹扫管200的底部贴合在承接段122上,其结构稳定,支撑牢固,能够有效防止环形吹扫管200在滤液槽100内发生移动,且安装或拆卸简单便捷,使用方便。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液管110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h的范围为50cm-80c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出液管110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h为50cm。本实施例中出液管110上设置有出液阀111。本实施例中滤液槽100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滤液槽100的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r,环形吹扫管200的外圆径向两端之间的距离为r,其中r≥2r。具体地,本实施例中r为r的2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10内通入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3mpa。

本实施例中支架120顶部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l为30cm。

本实施例中出液管110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h为80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易于清理的钛白粉滤液槽系统,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10内通入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2mpa。

本实施例中支架120顶部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l为25cm。

本实施例中出液管110与滤液槽100底部之间的距离h为7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