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1264发布日期:2021-08-03 13:0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



背景技术:

斜板沉淀池又称斜管沉淀池,具有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故常用于已有的污水处理厂挖潜或扩大处理能力时采用,当受到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的限制时,作为初次沉淀池用。

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斜板沉淀池在将存泥斗内的沉淀泥排出后,存泥斗内壁上粘有部分未排净的沉淀泥,清理起来非常麻烦,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2、现有的斜板沉淀池在污水进入内部后,都是顺着水流自然的在沉淀板上进行沉淀,沉淀时颗粒的下落速度较慢,不能快速的沉入存泥斗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解决了存泥斗内的沉淀泥清理起来麻烦与沉淀时颗粒的下落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存泥斗,所述存泥斗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口,所述存泥斗的下端面设置有排泥口,所述存泥斗的上端面设置有沉泥区,所述沉泥区的上端面设置有斜板区,所述斜板区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斜板区的上端面设置有清水区,所述清水区的上端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叶片,所述斜板区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板,所述斜板区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道,所述清水区的内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内侧面设置有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泥斗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内侧面,所述清洗口焊接于存泥斗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泥口焊接于存泥斗的下端面,所述沉泥区固定连接于存泥斗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板区固定连接于沉泥区的上端面,所述进水口焊接于斜板区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水区固定连接于斜板区的上端面,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清水区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电机的下端面,所述搅动杆螺纹连接于转轴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叶片螺纹连接于搅动杆的外表面,所述沉淀板活动连接于斜板区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水道固定连接于斜板区的一侧,所述集水槽固定连接于清水区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通过设置清洗口,能有较大的空间对存泥斗的内壁进行清理,清理起来比较简单,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2、该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通过设置搅动杆和叶片,在存泥斗内部进行搅拌,能在存泥斗中形成涡流,使沉淀板上的颗粒能快速的滑落,然后进入存泥斗沉积在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支撑架;2、存泥斗;3、清洗口;4、排泥口;5、沉泥区;6、斜板区;7、进水口;8、电机;9、出水槽;10、出水口;11、转轴;12、搅动杆;13、叶片;14、中间水道;15、集水槽;16、通孔;17、清水区;18、沉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块斜板沉淀池,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内侧面设置有存泥斗2,存泥斗2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口3,存泥斗2的下端面设置有排泥口4,存泥斗2的上端面设置有沉泥区5,沉泥区5的上端面设置有斜板区6,斜板区6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7,斜板区6的上端面设置有清水区17,清水区17的上端面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下端面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表面设置有搅动杆12,搅动杆12的外表面设置有叶片13,斜板区6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板18,斜板区6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道14,清水区17的内部设置有集水槽15,集水槽15的内侧面设置有通孔16,集水槽15的一端设置有出水槽9,出水槽9的内侧面设置有出水口10。

本实施方案中,通孔16是沉淀后的清水流向集水槽15的通道,出水槽9对集水槽15中流出的清水进行收集,使清水流向出水口10,出水口10用于排出已经处理好的清水。

具体的,存泥斗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的内侧面,清洗口3焊接于存泥斗2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存泥斗2用来存放污水中的沉淀物,清洗口3是对存泥斗2内部进行清洗的通道。

具体的,排泥口4焊接于存泥斗2的下端面,沉泥区5固定连接于存泥斗2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排泥口4能够将存泥斗2中的沉淀物排出,沉泥区5用于颗粒的沉淀。

具体的,斜板区6固定连接于沉泥区5的上端面,进水口7焊接于斜板区6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斜板区6用来安放沉淀板18,进水口7排进待沉淀的污水。

具体的,清水区17固定连接于斜板区6的上端面,电机8固定连接于清水区17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清水区17是沉淀后的污水短暂停留的区域,电机8为转轴11的转动提供动力。

具体的,转轴11转动连接于电机8的下端面,搅动杆12螺纹连接于转轴11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转轴11用来带动搅动杆12转动,搅动杆12带动叶片13在存泥斗2内部转动。

具体的,叶片13螺纹连接于搅动杆12的外表面,沉淀板18活动连接于斜板区6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叶片13增大搅动面积,沉淀板18使污水中沉淀物滑落到沉泥区5中。

具体的,中间水道14固定连接于斜板区6的一侧,集水槽15固定连接于清水区17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中间水道14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斜板区6,集水槽15对沉淀后的清水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中电机8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电机8的型号为y132s-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打开电机8,将需要进行沉淀的污水从进水口7排入中间水道14中,水流从上到下进入沉淀板18底部,此时水流会将污水中的颗粒带到沉淀板18的间隙中,污水颗粒密度大会逐渐沉积在沉淀板18上,清水上升颗粒下沉,颗粒沿着沉淀板18滑入到底部的存泥斗2中,存泥斗2中的搅动杆12和叶片13进行搅拌,能在存泥斗2中形成涡流,使沉淀板18上的颗粒能快速的滑落,然后进入存泥斗2沉积在底部,当清水区17内的清水到达一定量时,就会经通孔16进入集水槽15中,在集水槽15的引导下到达出水槽9并从出水口10排出,使用完成后通过清洗口3对存泥斗2的内部进行清洗,可以有较大的空间对存泥斗2的内壁进行清理,清理起来比较简单,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