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0673发布日期:2021-10-09 12:1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几十年来,我国印刷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印刷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但目前国内印刷过程仍然以溶剂型油墨和溶剂型复合剂为主,这些油墨和复合剂除本身含有较高比例的有机挥发物外,在其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添加大量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和调配。而这诸多的有机溶剂在印刷或复合过程中均需要干燥挥发,目前各印刷厂对这些有机挥发物均采用通过抽排风系统直接排入大气。这些直接排入大气的有机挥发物,通过呼吸系统人体,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3.因此,设计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废气净化效率高、废气净化成本低的一种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具有很高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
6.废气收集件,所述废气收集件包括抽风件和废气输送件,所述抽风件与印花设备连接,所述废气输送件与所述抽风件连接;所述抽风件包括抽风机;所述废气输送件包括文丘里管、第一u形管和废气输入管,所述文丘里管一端与所述抽风机出风口贯通连接,所述文丘里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u形管一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一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废气输入管一端贯通连接;
7.废气净化件,其与所述废气收集件连接,所述废气净化件包括壳体、废气分流件、气泡粉碎件和粉尘过滤件,所述废气分流件设置在所述废气输入管上,所述气泡粉碎件和所述粉尘过滤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8.优选地,所述抽风件还包括吸气罩和抽风管,所述吸气罩设置在所述印花设备上,所述抽风管与所述吸气罩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抽风管连接;
9.所述吸气罩包括上侧吸气罩和下侧吸气罩,所述上侧吸气罩和所述下侧吸气罩分别对应贯通连接在所述印花设备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所述抽风管包括上侧抽风管和下侧抽风管,所述上侧抽风管和所述下侧抽风管一端逐一对应贯通连接在所述上侧吸气罩和所述下侧吸气罩上,所述上侧抽风管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下侧抽风管另一端上,并且所述下侧抽风管另一端面与所述抽风机入风口贯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壳盖,所述壳盖设置在所述壳身上;所述壳身呈管状,所述壳身侧壁上设置有废气输入贯穿孔、排浆贯穿孔和雾化贯穿孔,所述废气输入贯穿孔、所述排浆贯穿孔和所述雾化贯穿孔均靠近所述壳身另一端,并且所述废气输入贯穿孔套装在所述废气输入管另一端上;所述排浆贯穿孔内嵌装有排浆管,所述排浆管自由端贯
通连接有第二u形管;所述壳身内侧壁上设置有过滤支撑环。
11.优选地,所述雾化贯穿孔内嵌装有雾化导流管,所述雾化导流管自由端贯通连接在所述文丘里管截面直径最小处;所述雾化导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阀。
12.优选地,所述壳身外侧壁上设置有补液件,所述补液件包括补液固定板、补液箱和补液管,所述补液固定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壳身外侧壁上,并且所述补液固定板位于所述过滤支撑环上方;所述补液箱内装有反应液,所述补液箱设置在所述补液固定板上;所述补液管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补液箱上,所述补液管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过滤支撑环下方的所述壳身上,所述补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阀。
13.优选地,所述壳盖直径不小于所述壳身直径,所述壳盖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条;所述壳盖上设置有排气贯穿孔,所述排气贯穿孔内嵌装有排气管;所述壳盖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壳身一端口上,并且所述壳盖通过设置的锁扣扣置在所述壳身一端口上。
14.优选地,所述废气分流件包括废气分流总管、废气分流支管和废气喷射嘴,所述废气分流总管设置在所述废气输入管上,所述废气分流支管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总管上,所述废气喷射嘴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支管上;所述废气分流总管呈环形管状,所述废气分流总管水平固定贯通设置在所述废气输入管另一端上;所述废气分流支管一端水平贯通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总管上;所述废气分流支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废气分流支管在所述废气分流总管上均匀分布;所述废气喷射嘴呈异径管状,所述废气喷射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废气喷射嘴大头均匀分布贯通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支管和所述废气分流总管上。
15.优选地,所述气泡粉碎件包括转轴、旋转轴承和桨叶,所述转轴一端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身另一端面上,并且所述转轴轴线与所述壳身轴线重合;所述旋转轴承套装在所述转轴另一端上,所述桨叶长度不大于所述壳身半径,所述桨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承外圈上;所述桨叶设置有多片,多片所述桨叶围绕所述旋转轴承周向均匀分布。
16.优选地,所述粉尘过滤件包括粉尘过滤支撑管、活性炭层、海绵层和hepa过滤层,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壳身上,所述活性炭层、所述海绵层和所述hepa过滤层均设置在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上,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外径不大于所述壳身内径,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长度小于所述过滤支撑环至所述壳身一端面距离,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嵌装在所述壳身内;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一端口上设置有把手。
17.优选地,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第三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第三支撑环相互间平行,并且第一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下方,所述第三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上方;所述活性炭层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环上,所述海绵层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环上,所述hepa过滤层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环上。
18.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有机挥发物抽取干净,有机挥发物和粉尘净化效率高,维修保养便捷;
20.2)本实用新型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设置了废气输送件和废气净化件,所述废气输送件包括文丘里管,所述废气净化件包括壳体、雾化导流管、废气分流件、气泡粉碎件和粉尘过滤件;废气同时文丘里管时将在文丘里管内加速,雾化导流管将反应液导流至文丘里管内遇到高速运动废气将会被瞬间雾化,雾化后的反应液与废气充分混合,提高有机
挥发物去除效率;所述壳身内加注有预定深度的反应液,废气通过废气分流件喷入反应液后形成较小直径废气气泡,并且废气气泡通过均匀分布的废气喷射嘴在反应液中均匀分布;上升的废气气泡将推动气泡粉碎件旋转,旋转后的气泡粉碎件切割废气气泡形成更小直径废气气泡,提高废气与反应液接触面积,以提高有机挥发物和粉尘去除效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主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俯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图2中a

a方向剖面主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图2中a

a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

印花设备,2

抽风机,3

上侧吸气罩,4

下侧吸气罩,5

上侧抽风管,6

下侧抽风管,7

文丘里管,8

第一u形管,9

废气输入管,10

壳身,11

壳盖,12

排浆管,13

第二u形管,14

过滤支撑环,15

雾化导流管,16

第一流量阀,18

补液箱,19

补液管,20

第二流量阀,21

排气管,22

铰链,23

锁扣,24

废气分流总管,25

废气分流支管,26

废气喷射嘴,27

转轴,28

旋转轴承,29

桨叶,30

粉尘过滤支撑管,31

活性炭层,32

海绵层,33

hepa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9.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30.根据图1

图5所示,一种转移印花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收集件和废气净化件,所述废气收集件与所述废气净化件连接。所述废气收集件包括抽风件和废气输送件,所述抽风件与印花设备1连接,所述废气输送件与所述抽风件连接。所述抽风件包括吸气罩、抽风管和抽风机2,所述吸气罩设置在所述印花设备1上,所述抽风管与所述吸气罩连接,所述抽风机2与所述抽风管连接。
31.所述吸气罩包括上侧吸气罩3和下侧吸气罩4,所述上侧吸气罩3和所述下侧吸气罩4分别对应贯通连接在所述印花设备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由于印花废气中有机挥发物物质多样,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迥异,因此会有部分有机挥发物质聚集在印花设备1上部,
另一部分有机挥发物下沉至印花设备1下部,通过上侧吸气罩3和下侧吸气罩4能够有效抽取印花设备1内各种有机挥发物。所述抽风管包括上侧抽风管5和下侧抽风管6,所述上侧抽风管5和所述下侧抽风管6一端逐一对应贯通连接在所述上侧吸气罩3和所述下侧吸气罩4上,所述上侧抽风管5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下侧抽风管6另一端上,并且所述下侧抽风管6另一端面与所述抽风机2入风口贯通连接。
32.所述废气输送件包括文丘里管7、第一u形管8和废气输入管9,所述文丘里管7一端与所述抽风机2出风口贯通连接,所述文丘里管7另一端与所述第一u形管8一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一u形管8另一端与所述废气输入管9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废气输入管9另一端面封闭。所述第一u形管8能够防止所述废气净化件内反应液流入所述废气收集件内。
33.所述废气净化件包括壳体、废气分流件、气泡粉碎件和粉尘过滤件,所述废气分流件设置在所述废气输入管9上,所述气泡粉碎件和所述粉尘过滤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包括壳身10和壳盖11,所述壳盖11设置在所述壳身10上。所述壳身10呈管状,所述壳身10一端面开放,另一端面封闭,所述壳身10另一端用于存储反应液。所述壳身10侧壁上设置有废气输入贯穿孔、排浆贯穿孔和雾化贯穿孔,所述废气输入贯穿孔、所述排浆贯穿孔和所述雾化贯穿孔均靠近所述壳身10另一端,并且所述废气输入贯穿孔套装在所述废气输入管9另一端上,同时使所述废气输入管9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身10内。所述排浆贯穿孔内嵌装有排浆管12,所述排浆管12自由端贯通连接有第二u形管13。当所述壳身10内反应液深度超过预定深度后将从所述排浆管12和所述第二u形管13自然排出,即能确保反应液深度始终维持预定深度,又便于反应液排出。所述壳身10内侧壁上设置有过滤支撑环14,所述过滤支撑环14用于支撑所述粉尘过滤件。
34.所述雾化贯穿孔始终位于反应液面以内,所述雾化贯穿孔内嵌装有雾化导流管15,所述雾化导流管15自由端贯通连接在所述文丘里管7截面直径最小处。所述壳身10内的反应液随所述雾化导流管15流入所述文丘里管7后遇到高速流动的废气将会被瞬间雾化,雾化后的反应液与废气充分混合,以提高去除有机挥发物效率。所述雾化导流管15上设置有第一流量阀16,所述第一流量阀16能够控制反应液流入所述文丘里管7流量。
35.所述壳身10外侧壁上设置有补液件,所述补液件包括补液固定板、补液箱18和补液管19,所述补液固定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壳身10外侧壁上,并且所述补液固定板位于所述过滤支撑环14上方。所述补液箱18内装有反应液,所述补液箱18设置在所述补液固定板上。所述补液管19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补液箱18上,所述补液管19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过滤支撑环14下方的所述壳身10上,进而为所述壳身10另一端补充反应液。所述补液管19上设置有第二流量阀20。
36.所述壳盖11直径不小于所述壳身10直径,所述壳盖11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条,所述环形密封条直径与所述壳身10直径相同。所述壳盖11上设置有排气贯穿孔,所述排气贯穿孔内嵌装有排气管21,所述排气管21用于排出净化后的气体。所述壳盖11通过铰链22铰接在所述壳身10一端口上,并且所述壳盖11通过锁扣23扣置在所述壳身10一端口上,同时通过所述环形密封条将所述壳身10一端口密封。
37.所述废气分流件包括废气分流总管24、废气分流支管25和废气喷射嘴26,所述废气分流总管24设置在所述废气输入管9上,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总管24上,所述废气喷射嘴26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上。所述废气分流总管24呈环形管状,
所述废气分流总管24水平固定贯通设置在所述废气输入管9另一端上。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呈管状,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一端水平固定贯通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总管24上。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设置有八根,八根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在所述废气分流总管24上均匀分布。所述废气喷射嘴26呈异径管状,所述废气喷射嘴26大头贯通设置在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上。所述废气喷射嘴26设置有四十个,四十个所述废气喷射嘴26均匀分布在所述废气分流支管25和所述废气分流总管24上。废气从所述废气喷射嘴26喷出后将形成较小直径的废气气泡,废气气泡与反应液充分混合,以除去废气中的有机物挥发物。
38.所述气泡粉碎件包括转轴27、旋转轴承28和桨叶29,所述转轴27长度小于所述反应液预定深度,所述转轴27一端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身10另一端面上,并且所述转轴27轴线与所述壳身10轴线重合。所述旋转轴承28套装在所述转轴27另一端上,所述桨叶29长度不大于所述壳身10半径,所述桨叶29一端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承28外圈上。所述桨叶29设置有四片,四片所述桨叶29围绕所述旋转轴承28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桨叶29始终位于反应液面以下。当废气气泡上升时将推动所述桨叶29旋转,旋转的桨叶29将废气气泡切割为更小直径废气气泡,提高废气气泡与反应液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高去除废气中有机挥发物效率。
39.所述粉尘过滤件包括粉尘过滤支撑管30、活性炭层31、海绵层32和hepa过滤层33,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30设置在所述壳身10上,所述活性炭层31、所述海绵层32和所述hepa过滤层33均设置在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30上,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30外径不大于所述壳身10内径,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30长度小于所述过滤支撑环14至所述壳身10一端面距离,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30嵌装在所述壳身10内。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30一端口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便于工作人员将粉尘过滤支撑管30装入所述壳身10内,以提高维修保养便捷性。
40.所述粉尘过滤支撑管30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第三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第三支撑环相互间平行,并且第一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下方,所述第三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上方。所述活性炭层3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环上,所述海绵层32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环上,所述hepa过滤层33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环上。被反应液初次处理后的废气依次通过活性炭层31、海绵层32和hepa过滤层33,活性炭层31对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吸附处理;然后海绵层32中吸附的吸附液能够对废气进行再次中和处理,最后hepa过滤层33对气体中的微粒杂质进行最后的过滤处理,以使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排放要求。
41.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中未进行特殊说明或限定的部分,均采用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