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0048发布日期:2021-09-25 11:4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


背景技术:

2.一般在实验室展开的化学合成,通常在反应釜内进行的,为反应结束后出料方便且尽量少的残留,一般会在反应釜底部设置出料口,并用活动堵头密封。在反应结束后,打开堵头放出物料,然后装上堵头进行洗釜。现有堵头一般采用面密封堵头,由于面密封结构的特性,堵头与釜体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空隙,这就容易发生漏液的问题;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一般有一定粘度,面密封的堵头虽然不会漏液但在反应结束,洗釜过程中,由于物料几乎没有粘性,很容易造成漏液,即使使用铜垫片进行预防,也难免发生,而且更换铜垫片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面密封堵头堵芯与带内螺纹的外结构相连方式为螺纹形式,这就导致若实验产生的物料粘度过大渗入堵头与釜体的空隙处,会粘连堵头,使拆卸堵头时堵头的外结构与堵芯脱离,堵芯仍留在釜体上,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包括一圆柱形堵芯及设置于所述堵芯外的圆筒状的罩壳,所述罩壳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堵芯直径与反应釜出料口直径相当,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反应釜出料口外螺纹相匹配。
6.优选地,所述罩壳底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密封堵头启闭的握持组件。
7.优选地,所述握持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罩壳底部的把杆,所述把杆与所述罩壳轴线垂直设置。
8.优选地,所述罩壳内侧底部设置有t形槽,所述堵芯的底部置于所述t形槽内,且与所述t形槽过盈配合。
9.优选地,所述堵芯的顶部呈圆台状。
10.优选地,所述握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罩壳底部焊接的螺柱,所述螺柱上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上套置有棘轮扳手,所述棘轮扳手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定位组件。
11.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垫片及设置于所述垫片下的螺母,所述垫片与所述螺母均设置于所述螺柱上。
12.本实用新型突出效果为:线密封反应釜堵头能够有效密封反应釜的出料口,防止漏液,同时还可以减少密封铜垫片的损耗,且棘轮扳手的设计可以使拆装堵头的操作变得更为便捷。
13.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实用时与反应釜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堵芯,11底部,2罩壳,3螺柱,4螺母,5棘轮扳手,6垫片,7紧固螺母,8反应釜,9反应釜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结合图1

图2所示,包括一圆柱形堵芯1及设置于所述堵芯1外的圆筒状的罩壳2。所述堵芯1垂直设置于所述罩壳2底部向上延伸,所述堵芯1的上端呈圆台状。所述罩壳2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堵芯1直径与反应釜8的出料口9直径相当,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反应釜出料口9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罩壳2内侧底部设置有t形槽,所述堵芯1的底部直径大于所述堵芯1上端直径,即所述堵芯剖面呈t形,且所述堵芯1的底部11置于所述t形槽内,与所述t形槽过盈配合,使所述堵芯1不会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t形槽的直径为1cm,所述堵芯1的底部11的直径为1.5cm。
18.为了更好的协助密封堵头对反应釜8进行密封,所述罩壳2底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密封堵头启闭的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罩壳2底部的把杆,所述把杆与所述罩壳2轴线垂直设置,通过转动把杆即可带动所述堵头进行转动。使用时,所述堵芯1进入反应釜的出料口进入反应釜,实现与反应釜出料口的线性连接,罩壳2的内螺纹与反应釜出料口9外螺纹匹配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中握持组件的优选实施例为,所述握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罩壳底部焊接的螺柱3,所述螺柱3上焊接有螺母4,所述螺母4上套置有棘轮扳手5,所述棘轮扳手5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棘轮扳手5位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垫片6及设置于所述垫片6下的紧固螺母7,所述垫片6与所述紧固螺母7均设置于所述螺柱3上。采用棘轮扳手5使在拆装堵头时只需要拨动棘轮扳手的调拨结构,即可调整正反旋转,达到拆装堵头目的,同时,也避免了操作者与高温物料接触,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20.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柱形堵芯及设置于所述堵芯外的圆筒状的罩壳,所述罩壳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堵芯直径与反应釜出料口直径相当,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反应釜出料口外螺纹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底部设置有用于辅助密封堵头启闭的握持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罩壳底部的把杆,所述把杆与所述罩壳轴线垂直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内侧底部设置有t形槽,所述堵芯的底部置于所述t形槽内,且与所述t形槽过盈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芯的顶部呈圆台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罩壳底部焊接的螺柱,所述螺柱上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上套置有棘轮扳手,所述棘轮扳手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定位组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垫片及设置于所述垫片下的螺母,所述垫片与所述螺母均设置于所述螺柱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反应釜用线性密封堵头,包括一圆柱形堵芯及设置于所述堵芯外的圆筒状的罩壳,所述罩壳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堵芯直径与反应釜出料口直径相当,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反应釜出料口外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突出效果为:线密封反应釜堵头能够有效密封反应釜的出料口,防止漏液,同时还可以减少密封铜垫片的损耗,且棘轮扳手的设计可以使拆装堵头的操作变得更为便捷。堵头的操作变得更为便捷。堵头的操作变得更为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吕顺 付静 宁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