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喷漆水帘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9005发布日期:2021-09-04 10:1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喷漆水帘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喷漆水帘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2.漆雾净化设备,通过管道泵循环将水箱内经过过滤的水抽至上部溢水槽,由溢水槽溢流至水帘板形成水帘,并通过抽风机的离心力、将漆雾净化设备内的水形成涡卷,产生多层水幕,将喷枪在喷漆室涂装工作所飘散的漆雾由吸风引导,冲洗在水里,经漆雾漆净化器之水帘和水雾的冲洗过滤,再经气水分离器挡漆板收集过滤网,从而完成漆雾净化起到环保的作用,又保证了操作人员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
3.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漆雾净化设备,漆雾的受到抽风机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在漆雾净化设备内的行程较短,对漆雾的过滤效果较差,未被过滤的漆雾被抽风机带出漆雾净化设备,造成对抽风机、漆雾净化设备进行大面的清理,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环保型喷漆水帘净化设备,解决了漆雾在漆雾净化设备内行程较短,漆雾无法被全部过滤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喷漆水帘净化设备,包括装置本体、溢水槽、水帘板、抽风机和水泵,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溢水槽设置在安装腔顶面上,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底部并与溢水槽水路连接,所述溢水槽的侧面上设有溢水口,所述水帘板竖直设置在溢水口的下方并与溢水槽固定连接,所述水帘板将安装腔分为右腔和左腔,所述左腔和右腔底部相连通,所述右腔与水帘板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左腔内侧面设有多个错位设置的拦水板,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与左腔相连通,所述抽风机位于抽风口上。
6.进一步的,所述水帘板为圆弧板,所述圆弧板朝向开口弯曲,所述圆弧板的底部固定有锯齿板,所述锯齿板竖直设置。相比于水帘板为直板,水流经过圆弧板时,水流与圆弧板更加贴合,同时降低水流的流速,避免流速过快导致水分与漆雾结合不够充分,同时左腔内水帘板为朝向右腔凸出的圆弧面,水流和漆雾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被拦水板拦截后,由于水帘板的具有一定的弧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流和漆雾更好的向下流动再次被过滤盒过滤;水帘板的下方设有锯齿板,锯齿板能对水流起到分流的作用,将水帘板上的水流分成多股小的水流,使得水流与漆雾结合后更好的被抽风机抽入左腔内。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远离开口的侧面上倾斜设有安装板,所述左腔为安装板和水帘板之间的空间,安装板与安装腔的侧面构成放置腔,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放置腔内,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朝向水帘板倾斜,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有水平的导流底板,所述导流底板位于水帘板的下方,所述导流底板与安装腔底面间隔设置,所述导流底板与安装腔底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水槽,所述水槽与放置腔连通,所述导流底板上设有槽口。安装板倾斜设置,漆雾和水分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被拦水板拦截,位于安装板上的水分能够更好的向下流
动再次被过滤盒过滤,水泵设置在漆雾的行程之外,供水与漆雾过滤的过程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互不影响,保证漆雾净化设备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安装腔底部设有水槽,在过滤漆雾的过程中,水流流动到水槽内后继续流动到放置腔内经水泵排出。
8.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拦水板错位设置在安装板和水帘板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拦水板的一侧边与安装板或水帘板固定连接,所述拦水板相对的侧边为自由边,所述拦水板的自由边固定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朝向左腔的底部倾斜。多个拦水板错位设置,漆雾在水流的带动下在左腔内的行程增加,可以最大程度对漆雾进行过滤。倾斜板朝向左腔的底部倾斜,对漆雾起到拦截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拦截的水分和漆雾向下流动再次经过过滤盒的过滤,保证大部分漆雾在左腔内被吸收。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侧面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过滤盒内装有鲍尔环填充料。漆雾从过滤盒的通孔进入到过滤盒中,漆雾在过滤盒中被鲍尔环填充料所吸附,同时过滤盒对鲍尔环填充料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鲍尔环填充料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分布不均匀,影响过滤效果。
10.进一步的,位于水帘板最下方的拦水板的倾斜板与过滤盒固定连接。位于水帘板最下方的倾斜板与过滤盒固定连接,保证漆雾只能从过滤盒穿过,确保过滤盒最大程度的发挥本身的过滤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底板上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左腔内,所述导流板的一侧与导流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另一侧倾斜朝向过滤盒。导流板对漆雾起到导流的作用,引导漆雾在抽风机的作用向朝向过滤盒运动,防止漆雾在左腔内没有经过过滤盒直接被抽风机抽出。
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盒上方设有喷头,所述水泵上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所述主管和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喷头连通,所述第三支管与溢水槽连通,所述主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排水阀,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喷淋阀,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水幕阀。喷头对漆雾起到第二重过滤作用,漆雾经过过滤盒后大部分被鲍尔环填充料吸附过滤,少量漆雾穿过过滤盒,喷头喷出的水雾带动这些少量的漆雾回到过滤盒中,再次对漆雾进行过滤。控制阀控制整个主管内的水流走向,排水阀控制第一支管内水流的大小,喷淋阀控制喷头的水流大小,水幕阀控制溢水槽溢出的水流大小。
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上设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与水泵、抽风机电性连接。流量控制器监控主管内水流的大小,当漆雾净化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主管内水流过大时,流量控制器将控制水泵和抽风机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检修。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配电箱和按钮,所述配电箱固定设置在安装腔顶部,所述按钮一端与配电箱电性连接,所述按钮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的侧面,所述配电箱与水泵、抽风机电性连接。
1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溢水槽设置在安装腔的顶面上,水帘板竖直设置在溢水槽的下方,水从溢水槽内流出后在水帘板上形成水帘,漆雾从开口内进入到右腔后,以水流为载体进行运动,抽风机位于装置本体的顶部,通过抽风口与左腔相连通,漆雾在抽风机的作用下从右腔向左腔运
动,拦水板错位设置在左腔内,使得漆雾在左腔内的行程增加,漆雾在左腔内被吸附过滤的效率更高,同时漆雾和水分在拦水板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拦截下来经过过滤盒的二次过滤,在清洗的过程中只需要对过滤盒周围进行清洗更换,节省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17.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设备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设备剖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装置本体;101、溢水槽;102、溢水口;103、水帘板;104、抽风机;105、抽风口;106、开口;107、右腔;108、安装板;109、拦水板;1091、水平板;1092、倾斜板;110、导流底板;111、导流板;112、水槽;113、安装腔;114、放置腔;115、槽口;116、喷头;117、过滤盒;118、通孔;119、左腔;
21.2、水泵;201、主管;202、第一支管;203、第二支管;204、第三支管;205、排水阀;206、喷淋阀;207、水幕阀;208、控制阀;209、流量控制器;
22.3、电源模块;301、配电器;302、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4.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环保型喷漆水帘净化设备,包括装置本体1、溢水槽101、水帘板103、三个拦水板109、抽风机104和水泵2;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安装腔113,溢水槽101固定设置在安装腔113的顶面上,溢水槽101的侧面设有溢水口102,水帘板103竖直设置在在溢水口102的下方并与溢水槽101固定连接,帘板为圆弧板,圆弧板的底部固定有锯齿板,锯齿板竖直设置,相比于水帘板103为直板,水流经过圆弧板时,水流与圆弧板更加贴合,同时降低水流的流速,避免流速过快导致水分与漆雾结合不够充分,同时左腔119内水帘板103为朝向右腔107凸出的圆弧面,水流和漆雾在抽风机104的作用下被拦水板109拦截后,由于水帘板103的具有一定的弧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流和漆雾更好的向下流动再次被过滤盒1017过滤;水帘板103的下方设有锯齿板,锯齿板能对水流起到分流的作用,将水帘板103上的水流分成多股小的水流,使得水流与漆雾结合后更好的被抽风机104抽入左腔119内。水帘板103将安装腔113分为右腔107和左腔119,左腔119和右腔107底部相连通,右腔107与水帘板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开口106,圆弧板朝向开口106弯曲。安装腔114远离开口106的侧面上倾斜设有安装板108,左腔119为安装板108和水帘板103之间的空间,安装板108的底部朝向水帘板103倾斜,安装板108的底部固定有水平的导流底板110,导流底板110位于水帘板103的下方,安装板108的底部设有水平的导流底板110。装置本体1顶部设有抽风口105,抽风口105与左腔119相连通,抽风机104位于抽风口105上。
25.三个拦水板109固定在水帘板103和安装板108相对的侧面上并错位设置,多个拦水板109错位设置,漆雾在水流的带动下在左腔119内的行程增加,可以最大程度对漆雾进行过滤。拦水板109的一侧边与安装板108或水帘板103固定连接,所述拦水板109相对的侧边为自由边,拦水板109的自由边固定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倾斜板1092,所述倾斜板1092朝向
左腔119的底部倾斜。倾斜板1092朝向左腔119的底部倾斜,对漆雾起到拦截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拦截的水分和漆雾向下流动再次经过过滤盒117的过滤,保证大部分漆雾在左腔119内被吸收。安装板108的底部设有过滤盒117,过滤盒117的侧面上设有多个通孔118,过滤盒117内设有鲍尔环填充料,漆雾从过滤盒117的通孔118进入到过滤盒117中,漆雾在过滤盒117中被鲍尔环填充料所吸附,同时过滤盒117对鲍尔环填充料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鲍尔环填充料在抽风机104的作用下分布不均匀,影响过滤效果。位于水帘板103最下方的拦水板109的倾斜板1092与过滤盒117固定连接,保证漆雾只能从过滤盒117穿过,确保过滤盒117最大程度的发挥本身的过滤作用。导流底板110上设有导流板111,导流板111位于左腔119内,导流板111的一侧与导流底板110固定连接,导流底板110的另一侧倾斜朝向过滤盒117,导流板111对漆雾起到导流的作用,引导漆雾在抽风机104的作用向朝向过滤盒117运动,防止漆雾在左腔119内没有经过过滤盒117直接被抽风机104抽出。
26.安装板108与安装腔113的侧面构成放置腔114,导流底板110与安装腔113底面间隔设置,导流底板110与安装腔113底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水槽112,水槽112与放置腔114相连通,导流底板110靠近开口106的边缘设有槽口115,安装腔113底部设有水槽112,在过滤漆雾的过程中,水流流动到水槽112内后继续流动到放置腔114内经水泵2排出,水泵2固定在放置腔114内,水泵2设置在漆雾的行程之外,供水与漆雾过滤过程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互不影响,保证净化设备工作过程的稳定性。水泵2上设有是输水管,输水管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201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支管202、第二支管203、第三支管204;主管201与第一支管202、第二支管203、第三支管204相互连通,第一支管202与外接连通;第二支管203的一端与主管201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支管20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板108进入到左腔119内,并设有喷头116,喷头116位于过滤盒117的上方,喷头116与第二支管203相连通;第三支管204一端与主管20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支管204的另一端穿过溢水槽101的侧面与溢水槽101相连通。主管201上设有控制阀208,控制阀208上设有流量控制器209,流量控制器209与水泵2、抽风机104电性连接,第一支管202上设有排水阀205,第二支管203上设有喷淋阀206,第三支管204上设有水幕阀207,喷头116对漆雾起到第二重过滤作用,漆雾经过过滤盒117后大部分被鲍尔环填充料吸附过滤,少量漆雾穿过过滤盒117,喷头116喷出的水雾带动这些少量的漆雾回到过滤盒117中,再次对漆雾进行过滤。控制阀208控制整个主管201内的水流走向,流量控制器209监控主管201内水流的大小,当漆雾净化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主管201内水流过大时,流量控制器209将控制水泵2和抽风机104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检修,排水阀205控制第一支管202内水流的大小,喷淋阀206控制喷头116的水流大小,水幕阀207控制溢水槽101溢出的水流大小。
27.还包括电源模块3,电源模块3包括配电箱和按钮302,配电箱固定设置在安装腔113顶部,按钮302一端与配电箱电性连接,按钮302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113的内侧面,配电箱与水泵2、抽风机104电性连接。
28.在装配时,将鲍尔环填充料放置在过滤盒117中,按照要求的水流量调节喷淋阀206和水幕阀207后即可开始使用。
29.在使用时,使用者朝向开口106进行喷漆,漆雾将水幕作为载体在竖直方向上向下运动进入右腔107内,在抽风机104的作用下,漆雾从右腔107向左腔119运动;漆雾在右腔107内经过过滤盒117的过程中,漆雾被鲍尔环填充料吸附过滤,只有少部分漆雾能够经过
过滤盒117;未被过滤盒117过滤的漆雾在喷头116的作用下再次向下流动经过过滤盒117的二次过滤,达到更高的过滤效果。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1.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