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5824发布日期:2022-03-23 09:3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原料加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2.杀菌的原料在进行微量的调质处理的时候,会涉及到在溶液中添加一些可溶解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物质进行调质处理;而由于这些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由于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会浮在需要进行调质的溶液表面上,与溶液不能充分混合,导致溶解的物质在溶液中分布不均匀,虽有搅拌的动作,但是无法实现将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物质压如溶液中与溶液充分混合;因此为了保证溶液的调质处理的物质分散的均匀性,需要一种添加装置来实现杀菌溶液的调质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能够解决一般的杀菌溶液状态的原料中添加密度较小的固态物时固态物浮在溶液表面上与溶液混合均匀性差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该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设置在原料调质罐上,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溶液添加机构和固态物压紧机构;所述溶液添加机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上的正上方,所述固态物压紧机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的侧边上且延伸至原料调质罐内;
5.所述溶液添加机构包括一混合主体,所述混合主体呈圆柱体状,该混合主体上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a,下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b,且开口a与开口b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在开口a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进液口,由前至后依次为进液口a、进液口b、进液口c 及进液口d,在开口b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的出液口,由左至右依次为出液口a、出液口b、出液口c及出液口d,所述进液口 a与出液口c相连通,进液口b与出液口a相连通,进液口c与出液口b相连通,进液口d与出液口d相连通;
6.所述固态物压紧机构包括扣罩、扣网组和手柄;所述扣罩呈圆柱筒体结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内,扣罩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扣罩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扣网组设置在扣罩内,扣网组至少具有两个且呈弧面结构的扣网单元;所述手柄连接在扣罩的封口端,手柄呈l型的中空结构;所述手柄的拐点处内设置有一换向轮;所述手柄内设置有一与换向轮配合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延伸至手柄的端部且与一限位块相连,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扣罩内与扣网单元依次相连;所述拉绳的一端的限位块可带动拉绳另一端连接的扣网单元沿着扣罩的内壁往复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扣罩开口端的扣网单元下方与原料调质罐的底端内壁之间形成容纳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的容纳腔。
8.进一步的,所述扣罩开口端的边缘上设置有扣网单元下限位板。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混合主体上交错设置的管道来添加溶液,使得溶液呈螺旋下降的方式沿着原料调质罐的内壁下降,与固态物接触时具有部分动能可实现搅拌的效果,加速溶解;通过扣罩上的通孔进入扣罩内与扣罩网单元下方的固态物进行接触溶解;由于固态物的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会在溶液中进行上浮,通过扣网单元的压紧以及拉绳的配合可调节固态物在溶液中的溶解位置,保证溶液进行调质处理的时候固态物与溶液能够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的溶液添加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5.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该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设置在原料调质罐3上,包括溶液添加机构1和固态物压紧机构2;所述溶液添加机构1设置在原料调质罐3上的正上方,所述固态物压紧机构2设置在原料调质罐3的侧边上且延伸至原料调质罐3内。
16.溶液添加机构1包括一混合主体,所述混合主体呈圆柱体状,该混合主体上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a11,下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b12,且开口a11与开口b12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在开口a11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进液口,由前至后依次为进液口a111、进液口b112、进液口c113及进液口d114,在开口b12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的出液口,由左至右依次为出液口a121、出液口b122、出液口c123 及出液口d124,所述进液口a111与出液口c123相连通,进液口b112 与出液口a121相连通,进液口c113与出液口b122相连通,进液口 d114与出液口d124相连通。
17.固态物压紧机构2包括扣罩21、扣网组22和手柄23;所述扣罩 21呈圆柱筒体结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3内,扣罩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扣罩21开口端的边缘上设置有扣网单元下限位板;扣罩21 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24;所述扣网组22设置在扣罩 21内,扣网组22至少具有两个且呈弧面结构的扣网单元;所述手柄连接23在扣罩21的封口端,手柄23呈l型的中空结构;所述手柄 23的拐点处内设置有一换向轮25;所述手柄23内设置有一与换向轮 25配合的拉绳26;所述拉绳26的一端延伸至手柄23的端部且与一限位块27相连,所述拉绳26的另一端延伸至扣罩21内与扣网单元依次相连;所述拉绳26的一端的限位块27可带动拉绳26另一端连接的扣网单元沿着扣罩21的内壁往复移动。
18.扣罩21开口端的扣网单元下方与原料调质罐3的底端内壁之间形成容纳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固态物;混合主体上交错设置的管道来添加溶液,使得溶液呈螺旋下降的方式沿着原料调质罐3的内壁下降,与固态物接触时具有部分动能可实现搅拌的效果,加速溶解;通过扣罩21上的通孔进入扣罩21内与扣罩网单元下方的固态物进行接触溶解;由于固态物的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会在溶液中进行上浮,通过扣网单元的
压紧以及拉绳26的配合可调节固态物在溶液中的溶解位置,保证溶液进行调质处理的时候固态物与溶液能够混合均匀。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混合主体上交错设置的管道来添加溶液,使得溶液呈螺旋下降的方式沿着原料调质罐的内壁下降,与固态物接触时具有部分动能可实现搅拌的效果,加速溶解;通过扣罩上的通孔进入扣罩内与扣罩网单元下方的固态物进行接触溶解;由于固态物的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会在溶液中进行上浮,通过扣网单元的压紧以及拉绳的配合可调节固态物在溶液中的溶解位置,保证溶液进行调质处理的时候固态物与溶液能够混合均匀。
20.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该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设置在原料调质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添加机构和固态物压紧机构;所述溶液添加机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上的正上方,所述固态物压紧机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的侧边上且延伸至原料调质罐内;所述溶液添加机构包括一混合主体,所述混合主体呈圆柱体状,该混合主体上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a,下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b,且开口a与开口b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在开口a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进液口,由前至后依次为进液口a、进液口b、进液口c及进液口d,在开口b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的出液口,由左至右依次为出液口a、出液口b、出液口c及出液口d,所述进液口a与出液口c相连通,进液口b与出液口a相连通,进液口c与出液口b相连通,进液口d与出液口d相连通;所述固态物压紧机构包括扣罩、扣网组和手柄;所述扣罩呈圆柱筒体结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内,扣罩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扣罩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扣网组设置在扣罩内,扣网组至少具有两个且呈弧面结构的扣网单元;所述手柄连接在扣罩的封口端,手柄呈l型的中空结构;所述手柄的拐点处内设置有一换向轮;所述手柄内设置有一与换向轮配合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延伸至手柄的端部且与一限位块相连,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扣罩内与扣网单元依次相连;所述拉绳的一端的限位块可带动拉绳另一端连接的扣网单元沿着扣罩的内壁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罩开口端的扣网单元下方与原料调质罐的底端内壁之间形成容纳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的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罩开口端的边缘上设置有扣网单元下限位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菌原料调质添加装置,该原料添加装置设置在原料调质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添加机构和固态物压紧机构;所述溶液添加机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上的正上方,所述固态物压紧机构设置在原料调质罐的侧边上且延伸至原料调质罐内;通过采用混合主体上交错设置的管道来添加溶液,使得溶液呈螺旋下降的方式沿着原料调质罐的内壁下降,与固态物接触时具有部分动能可实现搅拌的效果,加速溶解;通过扣罩上的通孔进入扣罩内与扣罩网单元下方的固态物进行接触溶解,通过扣网单元的压紧以及拉绳的配合可调节固态物在溶液中的溶解位置,保证溶液进行调质处理的时候固态物与溶液能够混合均匀。与溶液能够混合均匀。与溶液能够混合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尤祥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丽洋洁净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