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仪废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5862发布日期:2021-08-24 12:2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仪废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液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仪废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细胞分析仪属医疗器械,包括配套试剂和检验仪器,主要用于对人体的血样进行临床检验分析,其中的c-反应蛋白测量技术主要是针对血样中的c-反应蛋白进行浓度分析,而要实现c-反应蛋白的准确测量,需要对输入仪器内的血样与特定试剂在特定温度下进行混合、预热和反应,从反应开始到达到特定的反应效果的这个过程中,检测单元检测样本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得出检测结果,从而实现血细胞中c-反应蛋白浓度的检测,完成血样与试剂反应功能及检测的装置称为crp池,现在,医院的临床诊断中常需要同时获得病人血液的血常规参数和c-反应蛋白参数的检测结果,在使用c-反应蛋白检测仪的过程中,由于是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在检测结束后,其血液需要处理掉,现有的c-反应蛋白检测仪缺少专门对这些检测后的血液进行处理的装置,直接倒掉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地污染,而且由于血液中可能会含有一定的病毒,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过滤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仪废液过滤装置,通过过滤筒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a网、过滤b网的固定及支撑,进液口用于废液的倒进入口,多个设置的过滤筒不仅可以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可以同时与多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共同使用,即每个过滤筒均可单独配合对应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进行使用,而且即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配合只与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配套使用,也可以同时对多份的废液进行处理,而且漏斗形结构设置的进液口方便废液的进入,进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过滤a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进入废液第一步的过滤处理,过滤a网具有毛细疏松结构,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液体过滤,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过滤a网的密度、厚度来调节过滤精度,从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过滤b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进入废液第二步的过滤处理,过滤b网以纤维纺织成型制成一体,耐酸碱性,耐腐蚀性均为最佳,阻力低,可以进行反复清洗,经济性相对来说非常高,而且过滤效率不受清洗影响,耐冲击强度非常好,而且配合过滤a网共有使用,实现对废液的双层过滤处理,从而提高对废液的过滤效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仪废液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后侧安装有转轴,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安装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开合锁,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安装有过滤a网,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安装有过滤b网,所述过滤筒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外圈安装有下层固定板,所述下层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汇集区,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安装有吸附层,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c网,所述排液管的外圈设置有阀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安装有上层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为圆柱形结构的直筒,共有六个,均设置于相应的固定孔内圈的位置,尺寸与固定孔的尺寸相匹配,且每个过滤筒的内圈均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为漏斗形结构设置;通过过滤筒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a网、过滤b网的固定及支撑,进液口用于废液的倒进入口,多个设置的过滤筒不仅可以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可以同时与多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共同使用,即每个过滤筒均可单独配合对应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进行使用,而且即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配合只与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配套使用,也可以同时对多份的废液进行处理,而且漏斗形结构设置的进液口方便废液的进入,进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过滤a网为圆柱形结构的金属橡胶过滤网,共有六块,均安装于相应的过滤b网上方的位置,且过滤a网的直径与过滤b网的直径相同;通过过滤a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进入废液第一步的过滤处理,过滤a网具有毛细疏松结构,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液体过滤,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过滤a网的密度、厚度来调节过滤精度,从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过滤b网为圆柱形结构的尼龙过滤网,共有六块,均安装于相应的过滤a网下方的位置;通过过滤b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进入废液第二步的过滤处理,过滤b网以纤维纺织成型制成一体,耐酸碱性,耐腐蚀性均为最佳,阻力低,可以进行反复清洗,经济性相对来说非常高,而且过滤效率不受清洗影响,耐冲击强度非常好,而且配合过滤a网共有使用,实现对废液的双层过滤处理,从而提高对废液的过滤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为圆形结构设置,其尺寸与连接槽的尺寸相匹配,且连接口的外圈设置有螺旋纹;通过将连接口插进连接槽,然后顺时针转动过滤筒,进而实现过滤筒与下层固定板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层固定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内侧设置有六个连接槽,连接槽贯穿下层固定板的内部,连接槽自上而下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的内圈设置有螺旋纹,且此处的螺旋纹与连接口的外圈设置的螺旋纹相匹配咬合,下部分为光滑设置;通过下层固定板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筒的连接固定,连接槽不仅可以用于与连接口进行相互连接,而且可以将经由过滤筒过滤后的废液排入汇集区,进而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吸附网,吸附网为长方形结构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网;吸附层用于对吸附网的固定及支撑,通过吸附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废液的吸附处理,进而将废液中含有的杂质及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对废液的处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上层固定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其尺寸与下层固定板的尺寸相同,且内侧设置有六个固定孔,固定孔为圆形结构,六个固定孔的尺寸形状均相同;上层固定板用于过滤筒上部分的固定,通过将过滤筒依次穿过相应的固定孔,实现对过滤筒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过滤筒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a网、过滤b网的固定及支撑,进液口用于废液的倒进入口,多个设置的过滤筒不仅可以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可以同时与多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共同使用,即每个过滤筒均可单独配合对应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进行使用,而且即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配合只与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配套使用,也可以同时对多份的废液进行处理,而且漏斗形结构设置的进液口方便废液的进入,进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过滤a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进入废液第一步的过滤处理,过滤a网具有毛细疏松结构,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液体过滤,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过滤a网的密度、厚度来调节过滤精度,从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过滤b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进入废液第二步的过滤处理,过滤b网以纤维纺织成型制成一体,耐酸碱性,耐腐蚀性均为最佳,阻力低,可以进行反复清洗,经济性相对来说非常高,而且过滤效率不受清洗影响,耐冲击强度非常好,而且配合过滤a网共有使用,实现对废液的双层过滤处理,从而提高对废液的过滤效果,吸附层用于对吸附网的固定及支撑,通过吸附网的安装设置,实现对废液的吸附处理,进而将废液中含有的杂质及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对废液的处理效果。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装置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层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上盖;3、转轴;4、把手;5、开合锁;6、过滤筒;7、进液口;8、过滤a网;9、过滤b网;10、连接口;11、下层固定板;12、连接槽;13、汇集区;14、吸附层;15、吸附网;16、排液管;17、过滤c网;18、阀门;19、上层固定板;2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仪废液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所述上盖2的后侧安装有转轴3,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安装有把手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开合锁5,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筒6,所述过滤筒6的内侧设置有进液口7,所述过滤筒6的内侧安装有过滤a网8,所述过滤筒6的内侧安装有过滤b网9,所述过滤筒6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口10,所述连接口10的外圈安装有下层固定板11,所述下层固定板11的下端设置有汇集区1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吸附层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排液管16,所述排液管16的内侧设置有过滤c网17,所述排液管16的外圈设置有阀门18,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上层固定板19。

具体的,所述过滤筒6为圆柱形结构的直筒,共有六个,均设置于相应的固定孔20内圈的位置,尺寸与固定孔20的尺寸相匹配,且每个过滤筒6的内圈均设置有进液口7,进液口7为漏斗形结构设置;通过过滤筒6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a网8、过滤b网9的固定及支撑,进液口7用于废液的倒进入口,多个设置的过滤筒6不仅可以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可以同时与多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共同使用,即每个过滤筒6均可单独配合对应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进行使用,而且即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配合只与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配套使用,也可以同时对多份的废液进行处理,而且漏斗形结构设置的进液口7方便废液的进入,进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的使用效率。

具体的,所述过滤a网8为圆柱形结构的金属橡胶过滤网,共有六块,均安装于相应的过滤b网9上方的位置,且过滤a网8的直径与过滤b网9的直径相同;通过过滤a网8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7进入废液第一步的过滤处理,过滤a网8具有毛细疏松结构,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液体过滤,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过滤a网8的密度、厚度来调节过滤精度,从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具体的,所述过滤b网9为圆柱形结构的尼龙过滤网,共有六块,均安装于相应的过滤a网8下方的位置;通过过滤b网9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7进入废液第二步的过滤处理,过滤b网9以纤维纺织成型制成一体,耐酸碱性,耐腐蚀性均为最佳,阻力低,可以进行反复清洗,经济性相对来说非常高,而且过滤效率不受清洗影响,耐冲击强度非常好,而且配合过滤a网8共有使用,实现对废液的双层过滤处理,从而提高对废液的过滤效果。

具体的,所述连接口10为圆形结构设置,其尺寸与连接槽12的尺寸相匹配,且连接口10的外圈设置有螺旋纹;通过将连接口10插进连接槽12,然后顺时针转动过滤筒6,进而实现过滤筒6与下层固定板11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下层固定板11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内侧设置有六个连接槽12,连接槽12贯穿下层固定板11的内部,连接槽12自上而下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的内圈设置有螺旋纹,且此处的螺旋纹与连接口10的外圈设置的螺旋纹相匹配咬合,下部分为光滑设置;通过下层固定板11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筒6的连接固定,连接槽12不仅可以用于与连接口10进行相互连接,而且可以将经由过滤筒6过滤后的废液排入汇集区13,进而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具体的,所述吸附层14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吸附网15,吸附网15为长方形结构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网;吸附层14用于对吸附网15的固定及支撑,通过吸附网15的安装设置,实现对废液的吸附处理,进而将废液中含有的杂质及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对废液的处理效果。

具体的,所述上层固定板19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其尺寸与下层固定板11的尺寸相同,且内侧设置有六个固定孔20,固定孔20为圆形结构,六个固定孔20的尺寸形状均相同;上层固定板19用于过滤筒6上部分的固定,通过将过滤筒6依次穿过相应的固定孔20,实现对过滤筒6的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先将c-反应蛋白检测仪废液过滤装置放置于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打开开合锁5,接着打开上盖2,然后将废液从进液口7倒进至废液过滤装置,通过过滤筒6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a网8、过滤b网9的固定及支撑,进液口7用于废液的倒进入口,多个设置的过滤筒6不仅可以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可以同时与多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共同使用,即每个过滤筒6均可单独配合对应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进行使用,而且即使一台废液过滤装置配合只与一台c-反应蛋白检测仪配套使用,也可以同时对多份的废液进行处理,而且漏斗形结构设置的进液口7方便废液的进入,进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的使用效率,然后通过过滤a网8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7进入废液第一步的过滤处理,过滤a网8具有毛细疏松结构,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液体过滤,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过滤a网8的密度、厚度来调节过滤精度,从而提高废液过滤装置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过滤b网9的安装设置,实现对经由进液口7进入废液第二步的过滤处理,过滤b网9以纤维纺织成型制成一体,耐酸碱性,耐腐蚀性均为最佳,阻力低,可以进行反复清洗,经济性相对来说非常高,而且过滤效率不受清洗影响,耐冲击强度非常好,而且配合过滤a网8共有使用,实现对废液的双层过滤处理,从而提高对废液的过滤效果,吸附层14用于对吸附网15的固定及支撑,上层固定板19用于过滤筒6上部分的固定,通过将过滤筒6依次穿过相应的固定孔20,实现对过滤筒6的固定,通过下层固定板11的安装设置,实现对过滤筒6的连接固定,连接槽12不仅可以用于与连接口10进行相互连接,而且可以将经由过滤筒6过滤后的废液排入汇集区13,进而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通过吸附网15的安装设置,实现对废液的吸附处理,进而将废液中含有的杂质及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提高对废液的处理效果,然后打开阀门18,经处理后的废液经排液管16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