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9576发布日期:2021-09-22 21:3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通常将存在于水中直径为10~50μm的微小气泡为微米气泡,直径小于200nm的超微小气泡为纳米气泡,尺寸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微纳米气泡。这些气泡由于粒径更小,与传统的大气泡(直径>50mm)和小气泡(直径<5mm)有着显著不同的特性,气泡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就越长,表面特性越显著。
3.目前,在对气泡需求量较大且直径范围要求不高的水处理应用中,常用的方法有:(1)叶轮散气法:采取叶轮组件直接散气产生微气泡,或结合压力溶气与叶轮散气,同时实现气液混合、增压溶气、减压释气这三个过程。这种方法原理简单,但实际操作复杂,有时形成的气泡较大,直径很难控制在50μm以下;(2)高速旋流法:气液混合流体进入装置空心部旋转,比重差异使气体在中心轴形成负压气体轴,负压气体轴的气体通过外部液体和内部高速旋转液体之间缝隙时被切断变为微纳米气泡。这种方法可以快速产生大量微纳米气泡,气泡浓度,均匀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优势,溶氧效率高。但这种方法依赖于高速混合设备,一般为气液混合泵,价格高、能耗大、加工难度较大,而且微纳米气泡水的产生量受限于泵的流量,不适用于大体量的应用需求,例如河道增氧等。(3)微多孔结构:利用某些介质(如冶金粉末、陶瓷或塑料)作材料,再掺以适当的黏合剂,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微多孔结构,当压缩气体经过微孔介质时,被微孔切割成微纳米气泡。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微孔介质孔径越小,分布越窄,形成气泡粒径越小越集中。但是产生粒径越小的微纳米气泡,要求介质的孔径越小,对于装置的制造加工要求相对较高,而且极易造成堵塞。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能够大大的提高超微纳米气泡产生的效率,为提高水体净化效率与效果奠定重要基础。
6.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包括水泵、与所述水泵进水口端连通的气水混合室、往所述气水混合室通入第一气体的第一气流导管、与所述水泵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以及往所述喷射管内通入第二气体的第二气流导管。
7.进一步的,所述气水混合室上开设有一进水口。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流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气泵。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与所述第二气体为空气、氧气、氧化性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水泵的进水口端设置气水混合腔,使得在水泵的叶片腔室内通过叶片的高速旋转切割形成初级的超微纳米气泡,然后再通过水泵加压,配合喷射管与第二气流的导入形成高级超微纳米气泡,大大提高了超微纳米气泡产生的效率和气泡产生的密度,为提高水体净化效率与效果奠定重要基础。
11.【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数字表示:
14.100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15.1水泵;2气水混合室;3第一气流导管;4喷射管;5第二气流导管;6气泵。
16.【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
18.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00,其包括水泵1、与水泵1进水口端连通的气水混合室2、往气水混合室2通入第一气体的第一气流导管3、与水泵1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4、以及往喷射管4内通入第二气体的第二气流导管5。
19.气水混合室2上开设有一进水口(图中未标示)。
20.第一气流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一气泵6。
21.所述第一气体与所述第二气体为空气、氧气、氧化性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2.在使用时,水泵1与气水混合室2、喷射管4均设置在水面下方。气泵6将所述第一气体送入气水混合室2中,同时,外界的大量从所述进水口也进入气水混合室2中,且在气水混合室2内形成气水混合物,作为前处理过程,然后,在水泵1中的高速旋转叶片的切割撕裂作用下形成初级的超微纳米气泡水,初级的超微纳米气泡水经过水泵1加压后,进入喷射管4形成射流,在低压环境下,与第二气流导管5通入的所述第二气体充分接触混合后,水分子与气体分子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形成高级超微纳米气泡水。
23.本实施例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00通过在水泵的进水口端设置气水混合腔,使得在水泵的叶片腔室内通过叶片的高速旋转切割形成初级的超微纳米气泡,然后再通过水泵加压,配合喷射管与第二气流的导入形成高级超微纳米气泡,大大提高了超微纳米气泡产生的效率和气泡产生的密度,为提高水体净化效率与效果奠定重要基础。
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泵、与所述水泵进水口端连通的气水混合室、往所述气水混合室通入第一气体的第一气流导管、与所述水泵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以及往所述喷射管内通入第二气体的第二气流导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混合室上开设有一进水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气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气水混合高速切割与射流的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包括水泵、与所述水泵进水口端连通的气水混合室、往所述气水混合室通入第一气体的第一气流导管、与所述水泵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以及往所述喷射管内通入第二气体的第二气流导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的提高超微纳米气泡产生的效率,为提高水体净化效率与效果奠定重要基础。提高水体净化效率与效果奠定重要基础。提高水体净化效率与效果奠定重要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 张宸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晶彩无限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