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药学多功能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9705发布日期:2021-09-25 10:2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药学多功能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药学配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院药学多功能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2.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病患得以以伤害最小,效益最大的方式治疗或治愈疾病。配药就是按处方调制药品。
3.现有的配药装置不方便对配药箱内部进行清洗,在配完一种药后,只是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就用来配制下一种药物,这样就导致上一种药物可能会有残留,会污染下面要配制的药物,这样配制的药物有的甚至会危害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院药学多功能配药装置,通过设置搅拌杆和加热板,可以加快配药速度,且配药更为均匀,通过设置清理棉和伸缩杆,可以很方便的对配药罐内部进行清洗,且清洗的较为干净,可以配制多种药物,且配制的药物较为安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配药装置不方便对配药箱内部进行清洗,在配完一种药后,只是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就用来配制下一种药物导致上一种药物可能会有残留,会污染下面要配制的药物,这样配制的药物有的甚至会危害人的健康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药学多功能配药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竖板、配药罐、药瓶和收集箱,所述固定竖板固定设在底座顶端,所述配药罐通过支撑杆固定设在底座顶端,所述配药罐设在固定竖板一侧,所述药瓶设在底座顶端,所述药瓶设在配药罐底部,所述收集箱固定设在底座顶端,所述收集箱设在药瓶一侧,所述配药罐顶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配药罐内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穿过配药罐顶端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配药罐顶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外端固定设有多个搅拌杆,所述配药罐内部设有两个清理杆,所述清理杆内侧与搅拌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杆外侧固定设有清理棉,所述清理棉外侧与配药罐内壁相接触,所述配药罐底端固定设有软管,所述软管一端穿过配药罐底端并与配药罐内部相连通,所述软管另一端延伸入药瓶内部,所述软管上固定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固定竖板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软管外端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与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在药瓶顶端,所述固定块设在第一阀门底部,所述收集箱顶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配药罐外端固定设有加热板。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竖板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与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穿过滑块和固定竖板顶端并与滑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两端与滑槽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
杆一端固定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在固定竖板顶端。
8.进一步地,所述配药罐顶端固定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设在电机一侧,所述加药管一端穿过配药罐顶端并与配药罐内部相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配药罐顶端固定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在电机另一侧,所述进水管一端穿过配药罐顶端并与配药罐内部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一侧固定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一端穿过收集箱一侧并与收集箱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管上固定设有第二阀门。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清理杆和清理棉转动,加热板对配药罐内部的混合药液加热,通过转动把手调节软管一端的高度,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软管一端进入进液口内部,通过进水管向配药罐内部加水,清理棉会将配药罐内壁上的残留液清理干净,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加快配药速度,且配药更为均匀,可以很方便的对配药罐内部进行清洗,且清洗的较为干净,可以配制多种药物,且配制的药物较为安全。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竖板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固定竖板、3配药罐、4药瓶、5收集箱、6电机、7转动杆、8搅拌杆、9清理杆、10清理棉、11软管、12伸缩杆、13固定块、14进液口、15加热板、16滑槽、17滑块、18螺纹杆、19把手、20加药管、21进水管、22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说明书附图1

4,该实施例的一种医院药学多功能配药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竖板2、配药罐3、药瓶4和收集箱5,所述固定竖板2固定设在底座1顶端,所述配药罐3通过支撑杆固定设在底座1顶端,所述配药罐3设在固定竖板2一侧,所述药瓶4设在底座1顶端,所述药瓶4设在配药罐3底部,所述收集箱5固定设在底座1顶端,所述收集箱5设在药瓶4一侧,所述配药罐3顶端固定设有电机6,所述配药罐3内部设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一端穿过配药罐3顶端并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7与配药罐3顶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外端固定设有多个搅拌杆8,所述配药罐3内部设有两个清理杆9,所述清理杆9内侧与搅拌杆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杆9外侧固定设有清理棉10,所述清理棉10外侧与配药罐3内壁相接触,所述配药罐3底端固定设有软管11,所述软管11一端穿过配药罐3底端并与配药罐3内部相连通,所述软管11另一端延伸入药瓶4内部,所述软管11上固定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固定竖板2一侧设有伸缩杆12,所述软管11外端固定设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一侧与伸缩杆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3设在药瓶4顶端,所述固定块13设在第一阀门底部,所述收集箱5顶端开设有进液口14,所述配药罐3外端固定设有加热板15。
2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竖板2一侧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部设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一侧与伸缩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便于伸缩杆12的上下移动。
23.进一步地,所述滑槽16内部设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一端穿过滑块17和固定竖板2顶端并与滑块17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8两端与滑槽16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8一端固定设有把手19,所述把手19设在固定竖板2顶端,便于带动滑块17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伸缩杆12上下移动。
24.进一步地,所述配药罐3顶端固定设有加药管20,所述加药管20设在电机6一侧,所述加药管20一端穿过配药罐3顶端并与配药罐3内部相连通,便于向配药罐3内部加入配制药物。
25.进一步地,所述配药罐3顶端固定设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设在电机6另一侧,所述进水管21一端穿过配药罐3顶端并与配药罐3内部相连通,便于向配药罐3内部加入配制溶液或水。
26.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5一侧固定设有排液管22,所述排液管22一端穿过收集箱5一侧并与收集箱5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管22上固定设有第二阀门,便于将清洗液排出。
27.实施场景具体为:将固定药物从加药管20中加入配药罐3内部,将溶液从进水管21中加入配药罐3内部,启动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带动搅拌杆8转动,搅拌杆8带动清理杆9和清理棉10转动,搅拌杆8的搅拌会加速药物的溶解和混合,启动加热板15,加热板15对配药罐3内部的混合药液加热,使其溶解和混合的更快,配制好的药液从软管11中进入药瓶4内部,当药液装好后,转动把手19,把手19带动螺纹杆18转动,滑块17随着螺纹杆18的转动向上运动,滑块17带动伸缩杆12向上运动,伸缩杆12带动固定块13和软管11一端向上运动,当软管11一端从药瓶4内部脱离后,调节伸缩杆12的长度,是软管11一端对准收集箱5顶端的进液口14,再反向转动把手19,使得软管11一端进入进液口14内部,通过进水管21向配药罐3内部加水,清理棉10会将配药罐3内壁上的残留液清理干净,清洗液体经过软管11进入收集箱5内部,当清洗好后,加热板15会将配药罐3内部的水分蒸发掉,这样就可以配制另一种药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杆8和加热板15,可以加快配药速度,且配药更为均匀,通过设置清理棉10和伸缩杆12,可以很方便的对配药罐3内部进行
清洗,且清洗的较为干净,可以配制多种药物,且配制的药物较为安全,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药装置不方便对配药箱内部进行清洗,在配完一种药后,只是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就用来配制下一种药物,这样就导致上一种药物可能会有残留,会污染下面要配制的药物,这样配制的药物有的甚至会危害人的健康的问题。
28.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