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2729发布日期:2021-11-15 22:3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


背景技术:

2.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
3.现有的废气处理塔,通常采用喷淋管向塔内喷洒吸收液与废气混合,吸收液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颗粒物质吸附沉淀达到净化的目的,此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废气与吸收液接触停留时间短,接触面积小,吸收液难以充分吸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2、喷淋头容易被废气中的尘埃物质堵塞,造成废气处理塔工作不正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气与吸收液接触停留时间短,接触面积小,吸收液难以充分吸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喷淋头容易被废气中的尘埃物质堵塞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面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齿轮,所述塔体的内腔中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塔体的外部且末端固定有齿盘,所述转轴与所述塔体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齿盘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沿着垂直方向分别交叉固定有若干第一扇叶和若干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上均布设置有多组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分水罩、套管、导杆、支板和弹簧,多组所述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表面,所述导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套管且末端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顶端与所述分水罩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活动套设在所述导杆的外表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板和所述套管的端面相贴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塔体的内壁顶部位置固定有除雾板,所述除雾板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所述除雾板的为伞状结构,所述除雾板内部设置有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之间固定有翅片,所述环形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分别穿过所述塔体的两侧外壁且延伸至外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所述塔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转轴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进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塔体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自由端安装有进水阀,所述塔体内壁底部固定有环形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自由
端延伸至所述塔体的外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塔体固定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塔体的顶部中间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塔体的底部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齿盘之间,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安装有进气阀。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围绕所述转轴水平对称设置成两组,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在水平面呈交错45度夹角布置,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与水平面倾角均为15度且方向相反。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进水阀和所述进气阀均为电动调节阀,所述分水罩为伞状结构,所述套管为橡胶材质,所述支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塔体的表面喷涂有防锈防腐涂层。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和转轴等,向进水管中通入吸收液,吸收液顺着旋转接头进入转轴中,并通过转轴同时进入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中,然后吸收液顶开分水罩与套管的贴合并通过支板压缩弹簧,吸收液喷射到分水罩的内侧并反弹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表面形成水膜,废气与第一扇叶表面水膜接触,第一扇叶一方面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吸附,并随着离心力向塔体的内侧壁上飞溅,另一方面通过扇叶的倾斜角度将废气向上推送,废气与第二扇叶接触,再次与第二扇叶表面的水膜继续反应,同时第二扇叶的倾角压迫废气改变前进方向,多组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交叉设置,使得废气在塔体内停留时间更长,与吸收液接触面积更大,因此被处理的更充分,处理效果更好。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除雾板,通过进液管向除雾板内的环形管道通入冷却液,剩余的废气上升经过除雾板上的翅片发生热交换,废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沿着除雾板表面滴落到导流槽中,有效的避免吸收液在处理过程中水分的过度流失,降低了处理成本。
20.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分水罩、套管和弹簧等,分水罩为伞状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废气直吹吸收液的出口,避免堵塞,当停止通入吸收液或者压力较小时,分水罩在弹簧的带动下与套管的端面相贴合,起到封闭出口的作用,防止套管被堵塞。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的正视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的俯视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中第一扇叶的结构剖视图。
24.图例说明:1、塔体;2、电机;3、齿轮;4、转轴;5、齿盘;6、第一扇叶;7、第二扇叶;81、分水罩;82、套管;83、导杆;84、支板;85、弹簧;9、除雾板;10、进液管;11、出液管;12、旋转接头;13、进水管;14、进水阀;15、导流槽;16、出水管;17、排气管;18、进气管;19、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净化除尘的旋流塔,包括塔体1,塔体1的底面一侧固定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齿轮3,塔体1的内腔中间设置有转轴4,转轴4的底端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且末端固定有齿盘5,转轴4与塔体1的外壁转动连接,齿盘5与齿轮3啮合连接,转轴4的外表面沿着垂直方向分别交叉固定有若干第一扇叶6和若干第二扇叶7,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上均布设置有多组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分水罩81、套管82、导杆83、支板84和弹簧85,多组套管82分别固定在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的表面,导杆83的底端穿过套管82且末端与支板84固定连接,导杆83的顶端与分水罩81固定连接,弹簧85活动套设在导杆83的外表面,弹簧85的两端分别与支板84和套管82的端面相贴合,电机2通过齿轮3啮合齿盘5带动转轴4围绕转轴4的轴线旋转,转轴4带动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一起旋转,同时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中的吸收液顶开分水罩81与套管82的贴合并通过支板84压缩弹簧85,吸收液喷射到分水罩81的内侧并反弹在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的表面形成水膜,塔体1中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与水膜接触被吸附,随着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旋转,受到离心力作用沿着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的表面飞溅到塔体1的内侧壁上并落入下方的导流槽15中收集排出,通过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表面形成的水膜使得吸收液与废气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吸附效果。
27.如图1所示,塔体1的内壁顶部位置固定有除雾板9,除雾板9转动套设在转轴4的外表面,除雾板9的为伞状结构,除雾板9内部设置有环形管道,环形管道之间固定有翅片,环形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的自由端分别穿过塔体1的两侧外壁且延伸至外部,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分别与塔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进液管10向除雾板9内的环形管道通入冷却液,使得废气经过除雾板9上的翅片发生热交换,废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沿着除雾板9表面滴落到导流槽15中,有效的避免吸收液中水分的流失,节约了成本。
28.如图1所示,转轴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12,旋转接头12的进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的自由端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进水管13的自由端安装有进水阀14,塔体1内壁底部固定有环形导流槽15,导流槽15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的自由端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出水管16与塔体1固定连接,进水管13通过旋转接头12可以在转轴4旋转时,向转轴4内部通入吸收液,导流槽15起到对吸收液的收集作用,并通过出水管16排出到塔体1外部处理循环利用。
29.如图1所示,塔体1的顶部中间固定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与塔体1的内部连通,塔体1的底部远离电机2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位于出水管16和齿盘5之间,进气管18与塔体1的内部连通,进气管18的自由端安装有进气阀19,进气管18方便向塔体1内部连续通入待处理的废气,进气阀19可以控制进气量的大小,便于废气进入量与装置的处理能力相符合。
30.如图1、2所示,转轴4、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连通,第一扇叶
6和第二扇叶7围绕转轴4水平对称设置成两组,第一扇叶6与第二扇叶7在水平面呈交错45度夹角布置,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与水平面倾角均为15度且方向相反,吸收液通过转轴4分别进入到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中,从喷水机构喷出,均匀包裹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的表面,形成水膜,增大了与废气的接触面积,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倾角相反并且呈45度交错布置,可以改变废气的前进方向,增加废气在塔体1内的停留时间,使得吸收液充分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保证废气净化处理效果。
31.如图1、3所示,进水阀14和进气阀19均为电动调节阀,方便通过控制系统根据废气进气量自动调节吸收液的供给量,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分水罩81为伞状结构,改变吸收液出水的方向,使得吸收液喷洒在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的表面,形成水膜,套管82为橡胶材质,停止通入吸收液或者压力较小时,分水罩81在弹簧85的带动下与套管82的端面相贴合,起到封闭出口的作用,防止套管82被堵塞,支板84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塔体1的表面喷涂有防锈防腐涂层,防止锈蚀,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3.使用时,首先启动电机2,电机2通过齿轮3、齿盘5带动转轴4围绕转轴4的轴线旋转,转轴4带动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一起旋转,打开进水阀14,向进水管中通入吸收液,吸收液顺着旋转接头12进入转轴4中,并通过转轴4同时进入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中,然后吸收液顶开分水罩81与套管82的贴合并通过支板84压缩弹簧85,吸收液喷射到分水罩81的内侧并反弹在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的表面形成水膜,接着通过进液管10向除雾板9内的环形管道通入冷却液,打开进气阀19,向进气管18中通入待处理废气,废气与第一扇叶6表面水膜接触,第一扇叶6一方面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吸附,并随着离心力向塔体1的内侧壁上飞溅,另一方面通过扇叶的倾斜角度将废气向上推送,废气与第二扇叶7接触,再次与第二扇叶7表面的水膜继续反应,同时第二扇叶7的倾角压迫废气改变前进方向,多组第一扇叶6和第二扇叶7交叉设置,使得废气在塔体1内停留时间更长,与吸收液接触面积更大,因此被处理的更充分,飞溅到到塔体1的内侧壁上的吸收液落入下方的导流槽15中收集排出,最后剩余的废气上升经过除雾板9上的翅片发生热交换,废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沿着除雾板9表面滴落到导流槽15中,有效的避免吸收液中水分的流失。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