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8826发布日期:2021-10-09 09:1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进料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载体如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
3.活性炭在活化时需要将活性材料与载体放置在一起进行搅拌,使活性材料能够附着在载体表面。
4.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887858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生产用的搅拌装置,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外箱体及设于外箱体内的进料机构和搅拌机构,进料机构包括且呈镜像关系设置的原料进管和活化剂进管,原料进管的入口设置在外箱体的上方。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将原料送入外箱体内部时,由于原料进管的入口设置在外箱体的上方,使用人员在加料时较为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方便将活性材料从罐体顶部的进料口送入罐体内,本技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包括罐体和开设在罐体上的进料口,还包括安装在罐体上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铰接在罐体上的连接轴、固定在连接轴上的支撑臂,还包括铰接在支撑臂上的、能够随支撑臂的转动而移动到罐体上方的上料桶,上料桶设置有开口,所述进料口开口朝上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轴上施加作用力,使连接轴发生转动,能够带动支撑臂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臂之间铰接的上料桶移动到罐体的上方,再推动上料桶绕支撑臂转动,能够使上料桶发生倾斜,从而将上料桶内的物料倾倒至罐体的进料口内,上料时更加方便快捷。
10.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具有和连接轴非同轴设置的部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杆与连接轴非同轴设置的部分上施加推动力,使转动杆绕连接轴的轴线转动,同时可带动连接轴发生转动,实现对连接轴进行驱动的目的。
12.可选的,所述罐体上固定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阻挡螺栓,阻挡螺栓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路径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杆带动支撑臂转动,并将上料桶移动到罐体的上方后,在螺纹套筒内转动阻挡螺栓,使阻挡螺栓升到转动杆的转动路径上对转动杆进行阻挡,即能够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阻止连接轴在上料桶的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14.可选的,所述罐体上安装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罐体上,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臂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弹簧能够起到支撑或者缓冲的作用,当支撑臂绕着连接轴转动到使上料桶位于罐体的上方时,气弹簧能够对支撑臂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上料桶的所有载荷均由支撑臂承担,而当支撑臂带动上料桶从罐体的顶部转到下方时,气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上料桶能够平稳的下落从而回到地面上。
16.可选的,所述支撑臂上开设有铰接孔,所述上料桶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杆,铰接孔内安装有定位轴承,定位轴承具有能够相对转动的外圈和内圈,定位轴承的外圈固定在铰接孔的侧壁上,安装杆穿过定位轴承并固定在定位轴承的内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轴承可采用滚珠轴承,从而安装杆与支撑臂上的铰接孔侧壁之间的滑动摩擦能够转变为安装杆与滚珠轴承之间的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少安装杆和支撑臂的磨损,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8.可选的,所述上料桶开口的边缘一体设置有能够对流体进行引流的尖嘴,上料桶开口的边缘开设有缺口,缺口与尖嘴相互对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上料桶内的物料向外倾倒时,尖嘴能够对物料起到引流的作用,有利于避免物料沿着上料桶的边缘向外溢出,减少物料的浪费。
20.可选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推动件,推动件上安装有能够在推动件的推动下相对于罐体移动的引导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料桶移动到罐体的上方后,使用推动件带动引导杆移动,使引导杆在上料桶上施加推动力,能够带动上料桶绕着安装杆发生转动,从而实现自动使上料桶内的物料倾倒出来的目的。
22.可选的,所述推动件为气缸,气缸的缸筒固定在罐体上,所述引导杆固定在气缸活塞杆的端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缸筒外伸出,能够带动引导杆推动上料桶,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缸筒内缩回,能够使上料桶的位置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完成上料。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a部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进料口;2、上料机构;21、安装座;22、连接轴;23、支撑臂;231、铰接孔;24、上料桶;241、安装杆;242、尖嘴;2421、侧板;243、缺口;25、转动杆;3、螺纹套筒;31、阻挡螺栓;4、气弹簧;5、定位轴承;6、推动件;7、引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参照图1,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支架包括罐体1,还包括安装在罐体1上的上料机构2,其中,罐体1为竖直放置的圆筒形结构且封闭设置,罐体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进料口11,上料机构2包括固定在罐体1侧壁上的安装
座21,安装座21设置有两个,上料机构2还包括在两个安装座21之间转动支撑的连接轴22,上料机构2还包括在连接轴22上固定设置的两个支撑臂23,支撑臂23为长条形杆状结构,两个支撑臂23相互平行设置,上料机构2还包括在支撑臂23远离安装座21的端部之间铰接的上料桶24,上料桶24为上端开口的圆筒,上料桶24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杆241,安装杆241沿着上料桶24的径向呈直线布置,支撑臂23上开设有铰接孔231,两个支撑臂23上的铰接孔231相互对应,两个安装杆241分别穿设在两个安装孔内,从而使上料桶24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臂23之间,当需要通过上料桶24向罐体1内部送料时,转动连接轴22使连接轴22带动支撑臂23转动,从而带动上料桶24转动到罐体1的上方,再转动上料桶24使上料桶24发生倾斜,即可使上料桶24内的物料从上料桶24内倾倒出去,进而从进料口11进入罐体1的内部。
29.参照图1,为了方便对连接轴22进行转动,使连接轴22的端部从安装座21上穿过到安装座21的另一侧,在连接轴2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l形的转动杆25,转动杆25的一边沿着连接轴22的长度方向布置,另一边垂直于转动杆25设置,当需要对连接轴22进行转动时,操作人员通过推动转动杆25即可带动连接轴22转动,实现带动支撑臂23转动以将上料桶24移动到罐体1上方的目的;另外,罐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3,螺纹套筒3为内圈设置有螺纹的圆形筒,螺纹套筒3内圈螺纹连接有阻挡螺栓31,阻挡螺栓31的螺杆部的长度比螺纹套筒3的长度长,阻挡螺栓31设置在转动杆25的转动路径上,当转动杆25带动支撑臂23转动从而将上料桶24移动到罐体1的上方后,在螺纹套筒3内转动阻挡螺栓31,使阻挡螺栓31挡在转动杆25转动的路径上,即能够对转动杆25的位置进行阻挡,从而阻止连接轴22在上料桶24的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30.参照图1,每个支撑臂23上均连接有一个气弹簧4,气弹簧4的一端铰接在支撑臂23上,气弹簧4的另一端铰接在罐体1的外壁上,气弹簧4能够起到支撑或者缓冲的作用,当支撑臂23绕着连接轴22转动到使上料桶24位于罐体1的上方时,气弹簧4能够对支撑臂23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上料桶24的所有载荷均由支撑臂23承担,而当支撑臂23带动上料桶24从罐体1的顶部转到下方时,气弹簧4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上料桶24能够平稳的下落从而回到地面上。
31.参照图1和图2,上料桶24的边缘一体设置有尖嘴242,尖嘴242包括两个侧板2421,侧板2421与上料桶24的侧壁固定连接,上料桶24开口的边缘处开设有v形的缺口243,缺口243与尖嘴242相对应,侧板2421的边缘与相邻侧板2421的边缘一体固定,且侧板2421的边缘也与缺口243的边缘一体固定,在将上料桶24内的物料向外倾倒时,尖嘴242能够对物料起到引流的作用,有利于避免物料沿着上料桶24的边缘向外溢出,减少物料的浪费。
32.参照图1和图2,每个支撑臂23上的铰接孔231内均安装有一个定位轴承5,定位轴承5采用滚珠轴承,定位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铰接孔231的内壁上,安装杆241穿设在定位轴承5的内圈,安装杆241固定在定位轴承5的内圈,定位轴承5能够在支撑臂23与安装杆241之间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安装杆241能够在铰接孔231内顺利的转动。
33.参照图1,当上料桶24移动到罐体1的上方后,为了使上料桶24能够受力倾斜以将其内部的物料倾倒出去,在罐体1的上端安装有推动件6,推动件6上均安装有一个引导杆7,在本技术中,推动件6为气缸,气缸的缸筒固定在罐体1的顶部,引导杆7为圆柱形杆,引导杆7水平设置并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通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从缸筒内伸出可以带动
引导杆7移动,当引导杆7抵在上料桶24上后,上料桶24能够因引导杆7的推动而发生倾斜,从而使上料桶24内的物料倾倒出去。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角度可调的进料辅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向罐体1内上料时,将物料放置在上料桶24内,推动转动杆25带动连接轴22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臂23转动,将上料桶24移动到罐体1的上方后,使气缸的活塞杆从缸筒内伸出,引导杆7抵在上料桶24上,使上料桶24发生倾斜,即可使上料桶24内的物料从上料桶24内倾倒出去以从罐体1的进料口11处进入罐体1的内部。
3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