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5133发布日期:2021-09-22 21:0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乙酰甘草次酸的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甘草是常用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用于解毒、抗炎、镇咳、抗肿瘤等。甘草酸的苷元为甘草次酸,研究发现,在人体中,甘草酸经胃酸水解或经肝中β

葡萄糖醛酸酶分解形成甘草次酸,然后经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因此最终发挥药效作用实质上是甘草次酸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甘草次酸的抗炎、抗溃疡、抗过敏、抗病毒、降血脂、镇咳等作用均优于甘草酸。近年来科学家已经把研究重心转向甘草次酸衍生物的研究,研究者在甘草次酸的3位羟基和30位羧基上分别或交叉或同时改变为不同的其它基团,从而合成出更多的甘草次酸衍生物。药用价值进一步增强,用途也进一步扩展。
3.乙酰甘草次酸是甘草次酸衍生物的一种,研究发现乙酰甘草次酸及其铝盐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疗效明显。此外,乙酰甘草次酸常被作为药物或药物中间体,应用于科研、医药等领域。在乙酰甘草次酸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乙酰甘草次酸往往是固液混合物的形态,并且液体量要远大于固体量,所以一般采用过滤装置来进行固态乙酰甘草次酸的收集,但收集后的固态乙酰甘草次酸往往附着在过滤器表面难以分离,不仅造成物料的损失,还降低过滤器后续的使用性能,因此亟需一种便于固态乙酰甘草次酸分离的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若干过滤器,每个所述过滤器一端均连接有过滤支管,所述过滤器包括滤网和内管,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内管顶部设有限位平台,所述滤网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且顶部固定在所述限位平台上,所述内管与所述过滤支管相连通,所述过滤支管连接有过滤总管,所述过滤总管穿过过滤筒筒壁并延伸到过滤筒外部,位于过滤筒外部的所述过滤总管上连接有液阀和气阀,所述过滤总管通过液阀和气阀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过滤筒上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过滤筒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连接有物料收集机构。同时,所述出料口上还连接有滤液回流机构。
6.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在所述内管侧壁上为竖直条状,在所述内管底面为圆形。
7.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过滤筒外部的所述过滤总管上连接有压力表。
8.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与进料阀,所述进料管通过进料阀与过滤筒相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还连接有压力泵。
9.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四周设有斜面,且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斜面的最低点。
10.进一步地,所述斜面上安装有振动器。
11.进一步地,所述滤液回流机构包括回流阀,所述回流阀与所述出料口相连,且所述回流阀上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依次还连接有抽液泵和回流液存储罐。所述回流液存储罐顶部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依次还连接有回流泵与所述进料管。
12.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罐,所述收集罐顶部与所述出料阀相连接,所述收集罐底部设有加热层,所述收集罐顶部侧面上设有至少2个通风孔。
13.优选地,所述过滤器数量为2~4个。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一、本实用新型中,当滤网被固体乙酰甘草次酸完全覆盖之后,可以向过滤总管中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使得滤网发生膨胀形变,从而使得滤网上的物料掉落便于收集。此外,高压空气对滤网上的物料也起到了一定的干燥作用。
16.二、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中完成过滤的液体可通过回流机构再次回到过滤筒中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充分。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内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内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过滤筒;2、过滤总管;3、液阀;4、气阀;5、出液管;6、进气管;7、气泵;8、出料口;9、出料阀;10、过滤器;11、过滤支管;12、滤网;13、内管;14、进液孔;15、限位平台;16、压力表;17、进料管;18、进料阀;19、压力泵;20、振动器;21、回流阀;22、收集管;23、抽液泵;24、回流液存储罐;25、回流管;26、回流泵;27、收集罐;28、加热层;29、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

3所示,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1,过滤筒1内部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3个过滤器10,每个过滤器10一端均连接有过滤支管11,过滤器10包括滤网12和内管13,内管13上开设有进液孔14,进液孔14在内管13侧壁上为竖直条状,在内管13底面为圆形。内管13顶部设有限位平台15,滤网12套设在内管13外侧且顶部固定在限位平台15上,内管13与过滤支管11相连通,过滤支管11连接有过滤总管2,过滤总管2穿过过滤筒1筒壁并延伸到过滤筒1外部。位于过滤筒1外部的过滤总管2上分别连接有压力表16、液阀3和气阀4,过滤总管2通过液阀3和气阀4分别连接有出液管5和进气管6,进气管6另一端连接有气泵7。过滤筒1上连接有进料阀18,进料阀18上连接有进料管17,进料管17上还连接有压力泵19。过滤筒1底部设有出料口8,出料口8四周设有安装有振动器20的斜面,且出料口8位于所述斜面的最低点。出料口8上连接有出料阀9,出料阀9连接有收集罐27,收集罐27底部设有加热层28,收集罐27顶部侧面上设有2个通风孔29。出料口8上还连接有回流阀21,回流阀21上连接有收集管22,收集管22依次还连接有抽液泵23和回流液存储罐24。回流
液存储罐24顶部连接有回流管25,回流管25依次还连接有回流泵26与进料管17。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乙酰甘草次酸的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关闭出料阀9、回流阀21、气阀4,打开液阀3、进料阀18、压力泵19与回流泵26,压力泵19通过进料管17向过滤筒1内导入包含固态乙酰甘草次酸的滤液,回流泵26则从回流液存储罐24中向进料管17中导入前一轮过滤后剩下的滤液,并通过压力泵19连同初次过滤的滤液一同导入到过滤筒1内。当过滤筒1中充满滤液时,通过压力泵19向滤液加压,加压后的滤液通过过滤器10上的滤网12进入内管13的进液孔14中,并通过过滤支管11进入到过滤总管2中,并最终经过液阀3进入出液管5后排出设备。当从过滤器10流出的液体足够多时,滤网12被收集的固态乙酰甘草次酸阻塞,过滤总管2中无液体流出,压力表16读数为零。此时,关闭压力泵19、进料阀18、回流泵26与液阀3,打开回流阀21和抽液泵23,过滤筒1中多余的滤液在抽液泵23的作用下通过回流阀21和收集管22进入到回流液存储罐24中存储起来作为下次过滤的材料。多余的滤液收集完成后,关闭回流阀21和收集管22,打开出料阀9和气阀4,气泵7通过进气管6和气阀4向过滤总管2中通入空气,空气最终通过内管13的进液孔14将阻塞的滤网12撑开,在此过程中,滤网12上附着的固态乙酰甘草次酸纷纷掉落到过滤筒1底部,一部分通过出料口8直接掉落到收集罐27中,另一部分掉落到底部斜面上,并通过振动器20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8掉落到收集罐27中。收集罐27底部的加热器可以对固态乙酰甘草次酸进行初步干燥,干燥后的湿气通过通风孔29排出收集罐27(通风孔29还使得气泵7通气时过滤筒1内外气压平衡)。固态乙酰甘草次酸收集完成后,关闭出料阀9、回流阀21、气阀4,打开液阀3、进料阀18、压力泵19与回流泵26,进行下一轮的过滤步骤。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