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设备

文档序号:26820371发布日期:2021-09-29 04:1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料设备

1.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2.粉体混合是指将具有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颗粒在干燥装填或者少量液体存在下,以机械外力进行搅拌混合,使得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颗粒在空间上均匀分布的过程。通常,在混合过程中,由于颗粒物之间发生摩擦,粉体可能发生软团聚以及粉末粘连在搅拌机内壁的情况,导致粉末混合不均匀,混合效果不佳。
3.相关技术中,出现一种立式粉体混匀搅拌机,在搅拌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阀与桶底的出料口相紧密贴合;在桶盖上设置有与桶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搅拌轴的下端穿过桶底下部出料口与出料阀相配合连接,搅拌轴与动力装置相配合连接;能够避免物料堆积,出料不全以及发热团聚的问题。
4.但是,相关技术中搅拌轴在转动搅拌时,容易对粉体造成破坏,导致加入少量液体混合时易发生挂壁和团聚,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混料装置,能够使粉体和少量的液体均匀混合,能够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料设备,包括:
7.储料装置,具有设于顶部的进料口和设于底部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管道;
8.混料装置,通过第二输送管道和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储料装置相连通;所述混料装置内远离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设有雾化器;
9.送风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连接于所述混料装置与所述送风机构之间,所述送风机构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道向所述混料装置内送风,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带动储料装置内的粉体进入所述混料装置内。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混料设备还包括:
11.液体混合装置,与所述雾化器相连通,所述液体混合装置用于向所述混料装置内提供混合液。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雾化器为多个,多个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相对设置。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混料设备还包括:
14.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混料装置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储料装置相连通,并可将混合物料输送至所述储料装置内;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出口连接排气管。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混料设备还包括温控器和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
所述送风机构相连通,所述温控器设于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处,所述温控器用于加热进风。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温控器相连通,并通过所述温控器与所述进风管相连接。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排气管之间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所述混合液的溶剂。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储液罐通过输送泵与所述液体混合装置相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储液罐内的溶剂输送至所述液体混合装置内。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储料装置内还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并在在所述动力机构的带动下转动。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进料口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向所述储料装置内添加粉体;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排出所述储料装置内的混合物料。
21.本技术提供的混料设备,通过在储料装置的出料口一侧设置第一输送管道,混料装置通过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一输送管道与储料装置相连通,并在混料装置远离第二输送管道的一端设置雾化器;另外,在第二输送管道的另一端,即第一输送管道的后端设置送风机构,通过送风机构向第二输送管道内高速喷射气流,这样,能够在第一输送管道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第一管道内的粉体吸入到第二输送管道内,并被均匀喷入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内的雾化器能够将其他需要混合的液体物料雾化成雾状,与粉体对流从而充分混合。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气流的对流来混合粉体物料和少量液体物料,能够保护粉体不被机械搅拌破坏,从而能够避免发生挂壁和团聚的情况,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22.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保证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料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料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

储料装置;20

混料装置;30

送风机构;40

液体混合装置;50

旋风分离器;60

温控器;70

冷凝器;80

储液罐;
28.11

第一输送管道;12

搅拌机构;21

第二输送管道;22

雾化器;51

排气管;61

进风管;81

输送泵;
29.101

进料口;102

出料口;103

第一控制阀;104

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参照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料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料设备,包括:
36.储料装置10,具有设于顶部的进料口101和设于底部的出料口102,出料口102的一侧设有第一输送管道11。
37.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储料装置10可以是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桶改造形成,例如在搅拌桶的底部出料口102的一侧开设另一出口,在该出口处通过法兰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第一输送管道11。
3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向储料装置10内添加粉料,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将进料口101设置成沿进料方向呈缩口状的结构,即将进料口101形成漏斗状的结构。当然,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是在进料口101处通过法兰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进料斗或者下料斗等来方便粉料的添加。
39.在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向储料装置10内添加的粉料可以是膨胀石墨粉料。具体应用时,可以将膨胀石墨粉料倒入前述的进料斗或下料斗内,然后,打开进料斗或下料斗下方的阀门,膨胀石墨粉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储料装置10内,并准备与其他物料进行混合。
40.混料装置20,通过第二输送管道21和第一输送管道11与储料装置10相连通;混料装置20内远离第二输送管道21的一端设有雾化器22。
41.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混料装置20可以是内部具有空腔的主体,例如圆柱体,棱柱体或者立方体等结构。第二输送管道21具体可以从混料装置20的底部向上穿入到混料
装置20的内部,相应的,雾化器22可以是设置在混料装置20的顶部,并与第二输送管道21的出口相对设置。
42.送风机构30,设于第二输送管道21上,第一输送管道11连接于混料装置20与送风机构30之间,送风机构30用于通过第二输送管道21向混料装置20内送风,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11带动储料装置10内的粉体进入混料装置20内。
43.具体的,送风机构30可以是风机、增压风机或者真空泵等,风机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加压后,从第二输送管道21喷射相混料装置20内,从而在第二输送管道21内形成高速气流。由于第一输送管道11连接在第二输送管道21上,并位于送风机构30和混料装置20之间,在第二输送管道21内存在高速气流的情况下,第二输送管道21与第一输送管道11相连接处会形成负压,该负压能够吸取第一输送管道11内从储料装置10输送过来的膨胀石墨粉料,进入第二输送管道21内后,并在高速气流的带动下喷射向混料装置20内。
44.在一些具体应用场景中,在第一输送管道11内可以设置动力机构,通过动力机构对储料装置10内的膨胀石墨粉料进行运输。
45.其中,动力机构可以是沿第一输送管道11的轴向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通过螺旋杆的转动将储料装置10内的膨胀石墨粉料向第二输送管道21输送。
46.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动力机构也可以是传输带或者传送带,通过传输带或者传送带将储料装置10内的膨胀石墨粉料向第二输送管道21输送。
47.当然,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动力机构也可以是风机,通过吹风的方式将储料装置10内的膨胀石墨粉料吹向第二输送管道21。
48.通过在第一输送管道11内设置动力机构,并利用动力机构将储料装置10内的粉料运输向第二输送管道21,这样,能够通过动力机构来对粉料的输送量进行调节,例如通过控制螺旋杆的旋转速度、控制传输带或者传送带的运行速度或者控制风机的风量等方式来对粉料的输送量进行控制,具体可以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等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对粉料混合的均匀性。
49.参照图1所示,在膨胀石墨粉料喷入到混料装置20后,在气流带动下均匀分散在整个混料装置20内;混料装置20顶部设置的雾化器22将液体物料(例如溶有树脂的混合液)雾化喷洒至混料装置20内,雾化的混合液与膨胀石墨粉料均匀分散在混料装置20内混合,无需机械搅拌混合,能够避免石墨粉料被破坏,避免发生挂壁和团聚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少量液体和粉料混合的均匀性。
50.本技术提供的混料设备,通过在储料装置10的出料口102一侧设置第一输送管道11,混料装置20通过第二输送管道21和第一输送管道11与储料装置10相连通,并在混料装置20远离第二输送管道21的一端设置雾化器22;另外,在第二输送管道21的另一端,即第一输送管道11的后端设置送风机构30,通过送风机构30向第二输送管道21内高速喷射气流,这样,能够在第一输送管道11内形成负压,从而将储料装置10内的粉体吸入到第二输送管道21内,并被喷入混料装置20;混料装置20内的雾化器22能够将其他需要混合的液体物料雾化成雾状,与粉体对流从而充分混合。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气流的对流来混合粉体物料和少量液体物料,能够保护粉体不被机械搅拌破坏,从而能够避免发生挂壁和团聚的情况,
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51.可选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料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料设备还包括:
52.液体混合装置40,与雾化器22相连通,液体混合装置40用于向混料装置20内提供混合液。
53.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体混合装置40可以是箱体或者桶体结构,在液体混合装置40内可以存储有溶剂,具体可以是有机溶剂。
54.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液体混合装置40上可以设置有加料斗或下料斗,前述树脂可以通过加料斗或者下料斗相液体混合装置40内添加,并溶解在有机溶剂内。
55.在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膨胀石墨粉料通过送风机构30喷射进入混料装置20内,溶解有树脂的液体混合物通过雾化器22喷向混料装置20内,在混料装置20内充分混合。这样,能够使得少量液体和大量喷射的膨胀石墨粉料混合,能够提高少量液体与大量粉体混合的均匀性。
56.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器22为多个,多个雾化器22与第二输送管道21相对设置。
57.具体的,雾化器22可以是雾化喷头。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与第二输送管道21的出口相对的雾化器22,这样,液体混合物可以通过多个雾化器22喷洒向膨胀石墨粉料,能够提高液体混合物在混料装置20内喷洒的均匀性,从而能够提高膨胀石墨粉料与树脂混合的均匀性。
58.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混料设备还包括:
59.旋风分离器50,旋风分离器50的进口与混料装置20的底部相连通;旋风分离器50的底部出口与储料装置10相连通,并可将混合物料输送至储料装置10内;旋风分离器50的顶部出口连接排气管51。
60.在一种具体示例中,膨胀石墨粉料在混料装置20内与雾化的液体混合后,从混料装置20的底部出口排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50的进口与混料装置20的底部出口连通,混料装置20内的混合物料从旋风分离器50的进口进入到旋风分离器50内,并在旋风分离器50内沉降,并从旋风分离器50底部出口进入储料装置10内。
61.然后,进入储料装置10内的混合物料再次在送风机构30的高速气流带动下喷射至混料装置20内与雾化混合液体进行混合,如此循环,能够将膨胀石墨粉料与树脂充分混合均匀,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62.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料设备还包括温控器60和进风管61,进风管61与送风机构30相连通,温控器60设于进风管61的进风口处,温控器60用于加热进风。
63.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温控器60可以是加热电阻或者换热器,加热电阻可以对进入进风管61的空气进行加热;换热器可以用于与其他高温流体(例如液体或者气体)进行换热,从而对进入进风管6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64.这样,通过热空气来将膨胀石墨粉料喷射进混料装置20内,热空气能够对雾化液体的溶剂进行加热,使得溶剂受热挥发或者蒸发,从而能够将溶剂和混合物料分离,方便了溶剂的分离。
65.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排气管51与温控器60相连通,并通过温控器60与进风管61相连接。
66.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温控器60可以是换热器,排气管51排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余热,经过温控器60后,能够与冷空气进行换热,对进入进风管61的空气进行加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节省能耗。
67.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旋风分离器50与排气管51之间设有冷凝器70,冷凝器70的一端连接有储液罐80;储液罐80用于存储混合液的溶剂。
68.具体的,冷凝器70可以是换热器,旋风分离器50在将混合物料分离后,热气流经过冷凝器70后与低温流体发生热交换,气流中携带的溶剂的蒸汽发生冷凝液化,最后存储在储液罐80内。
69.这样,能够对溶剂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溶剂的利用率,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消耗。
70.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储液罐80通过输送泵81与液体混合装置40相连通,输送泵81用于将储液罐80内的溶剂输送至液体混合装置40内。
7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输送泵81可以是提升泵、离心泵或者往复泵等。
72.这样,能够方便的再次对储液罐80中的溶剂进行利用。
73.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对储液罐80的位置进行设置,例如将储液罐80设置在高于液体混合装置40的位置,这样,可以不需要输送泵81,直接通过阀门控制储液罐80内液体进入液体混合装置40内。
74.可选的,继续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储料装置10内还设有搅拌机构12,搅拌机构12用于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并在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转动。
75.具体的,搅拌机构12包括插设于储料装置10内的搅拌轴和设于搅拌轴周壁上的搅拌叶片或者搅拌臂,搅拌轴可以与动力机构相连接。
76.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可以是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或者联轴器与搅拌轴相连接,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或者搅拌臂对储料装置10内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
77.这样,能够对物料的混合起到辅助作用,提高混合的均匀性;另外,在混合物料从出料口102排出时,可以通过搅拌机构进行搅拌,加快出料效率。
78.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料口101处设有第一控制阀103,第一控制阀103用于控制向储料装置10内添加粉体;出料口102处设有第二控制阀104,第二控制阀104用于控制排出储料装置10内的混合物料。
79.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将膨胀石墨粉料投加在进料斗或者下料斗内,通过第一控制阀103控制膨胀石墨粉料的进入,在进入一定量的膨胀石墨粉料后,可以关闭第一控制阀103,并通过第二控制阀104控制储料装置10出料。这样,整个混料设备在对物料进行混合时,是处于封闭状态的,能够将扬尘控制在混料设备的内部,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保护环境。
8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