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阻垢功能滤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52482发布日期:2023-03-15 01:1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阻垢功能滤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超滤膜技术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型过滤材料技术,能够截留分子量300-500000道尔顿的粒子,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将超滤膜技术应用于家庭用水处理上,至今已有20年历史。超滤膜能够有效的去处家庭用水中的铁锈、泥沙、胶体、部分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但是由于超滤膜本身无法拦截水中钙、镁、碳酸氢根等成垢离子,过滤水经过加热后还是有水垢产生,甚至比自来水的水垢更加明显,悬浮在表面,影响饮用水的感官,进而制约了超滤膜技术在家用净水行业的发展。
3.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些释放速度慢的阻垢材料,这类材料的特点是有效物质释放慢,饱和浓度相对较低,但是存在两个问题:1)连续过水时,释放量不可控,前置硅磷酸盐类阻垢颗粒进行阻垢,硅磷酸盐球在非连续使用过程中,其释放的有效成分聚集在滤芯内部,浓度可以高于正常浓度(3-5ppm)的100倍左右,出水不仅起不到阻垢效果,水加热后还会出现很多白色絮状沉淀,对感官和健康引起不良影响。2)材料成型方法局限,长期浸泡可能导致阻垢材料粉化,产生白色粉状沉淀,引起滤膜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阻垢功能滤膜及其制作方法,解决现有阻垢材料释放量不可控,阻垢效果不好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有阻垢功能滤膜的制作方法,将阻垢材料混合到铸膜液或铸膜粉中,通过制膜工艺,制作超微滤膜。
7.进一步的,所述阻垢材料为颗粒状材料无机磷系、有机磷系、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或聚琥珀酸;阻垢材料的粒径为1微米~10微米。
8.进一步的,将阻垢材料混合到铸膜液或铸膜粉中,混合方法包括非溶剂致相分离法、热致相分离法或熔融拉伸法。
9.进一步的,所述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具体包括:
10.依次加入溶剂和阻垢材料,使阻垢材料在溶剂中混匀分散,混匀分散方法包括超声波、机械搅拌、水力混合方法;之后加入聚合物原料和添加剂,添加剂引起混合料的粘度加大。
11.进一步的,所述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具体包括:
12.首先将阻垢材料和溶剂总量中的0.5%~5%进行预先混合,使阻垢材料混匀分散,匀分散方法包括超声波、机械搅拌、水力混合方法,形成混合物a;然后将余量溶剂加入到搅拌罐,加入聚合物原料,聚合物原料溶解充分后,再加入混合物a,继续搅拌至混匀,然后再加入添加剂,添加剂引起混合料的粘度加大。
13.进一步的,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具体包括:
14.先将阻垢材料和聚合物原料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添加到稀释剂中,加热搅拌至稀释剂和聚合物成为均相液体,最终阻垢材料均匀分散到均相液体中;
15.或者,将阻垢材料加入到已溶解充分或熔融充分的铸膜液中。
16.进一步的,所述熔融拉伸法具体包括:
17.将阻垢材料和聚合物原料、添加剂混合均匀,造粒或者直接使用;具体的,先将阻垢材料和聚合物原料进行双螺杆混合,挤出造粒后再进行熔融拉伸。
18.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原料包括: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酯或聚丙烯腈。
19.进一步的,所述制膜工艺包括干法纺丝、湿法纺丝、熔融拉伸法纺丝、干湿法纺丝。
20.根据上述方法制得的超微滤膜,可以进一步加工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或管式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22.本发明将阻垢材料和超滤膜结合,借用超/微滤膜内发达的网络孔结构固定阻垢材料,同时将阻垢材料的粒径做到微米级别,增加阻垢材料的比表面积,在阻垢材料饱和浓度0-10ppm的情况下,也可以随水流有效的释放,保证连续过水过程中,释放速度稳定,阻垢效果好。通过超滤膜的高分子在熔融或/和溶解状态下与微米级阻垢粒子的缠绕结合,以及铸膜液配方内的致孔剂、分散剂、溶剂、稀释剂等的相互作用,利用熔融拉伸成膜、热致相分离成膜或非溶剂致相分离成膜的方式,形成带有阻垢功能的超/微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
24.实施例1:
25.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膜
26.先加入60kg溶剂dmac(二甲基乙酰胺)至乳化罐,加入1kg饱和溶解度1.5ppm(以总磷计)平均粒径为3微米的聚磷酸盐阻垢材料,10000rpm乳化5分钟,加入15kgpes,20kgpeg400,4kgpvpk30,打开乳化罐15000rpm乳化15分钟,然后加入0.1kg吐温80;控制料液温度低于60℃。将铸膜液加入到纺丝罐,60℃搅拌3小时,静置脱泡2小时,通过双层孔喷丝头进行纺丝;得到内径1mm,外径1.6mm的超滤膜;纯水通量20℃,0.1mpa下450l/m2h,取0.01m2膜进行测试,阻垢率如下表1所示:
27.表1
28.总产水量0l10l20l30l40l50l阻垢率100%100%100%100%85%50%
29.对于本实施例非溶剂致相分离法,高分子材料在成膜过程中,在铸膜液中产生的贫相和富相,高分子的富相互相连接,形成膜的主体结构,贫相的位置形成膜孔。阻垢材料添加之后,由于其不会溶解在铸膜液中,其微米级的颗粒会随着聚合物成膜过程而迁移,由于聚合物与阻垢材料之间的表面能相差较大,两种材料的亲和力较差,所以聚合物迁移过
程中,可能会导致阻垢材料残留在内部或者进入到凝固浴中,导致膜材料中的阻垢材料留存较少,或者被包裹在内,无法释放出来。所以在铸膜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亲水性的阻垢材料与疏水的聚合物分子之间的亲和力,保证阻垢材料在超滤膜中的留存。
30.实施例2:
31.热致相分离法制膜
32.将20kg聚偏氟乙烯pvdf结晶材料、1kg饱和溶解度为1ppm(以总磷计)平均比粒径1.5微米的阻垢材料fof、79kg稀释剂磷酸三丁酯混合,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380℃,使之形成悬浊液,静置脱泡;将脱泡后的均相溶液刮涂在支撑网上形成平板状的铸膜液,然后将所述铸膜液浸入冷却液液体石蜡中冷却,使铸膜液发生相分离,最后固化成膜;将膜置于超临界co2萃取装置中,将稀释剂萃取出,形成成品滤膜。取直径为100mm的膜进行测试,阻垢率如下表2所示:
33.表2
34.总产水量0l10l20l30l40l50l60l阻垢率100%100%100%100%85%50%90%
35.实施例3:
36.熔融拉伸法制膜
37.将60kg聚丙烯颗粒、20kg聚乙二醇改性聚丙烯材料、8kg饱和溶解度为3ppm(以总磷计)平均比粒径5微米的阻垢材料fof共混,置于熔融纺丝机中纺丝,制得中空纤维外压式微滤膜,过滤精度0.5微米,取0.01平方米膜进行阻垢率测试,阻垢率如下表3所示:
38.表3
39.总产水量0l10l20l阻垢率100%100%80%
40.根据上述实施例方法制得的超微滤膜,进一步加工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或管式膜;适用于家用净水设备及配件、商用及工业用水处理设备及配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属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