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39432发布日期:2022-02-25 20:11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水源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反渗透系统中微生物、有机物污堵情况严重,国内清洗剂主要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三聚磷酸钠以及其它的复合物。而反渗透污堵主要分为微生物污堵、有机物污堵和无机物污堵,目前需要根据污堵物性质、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清洗剂,因此需要选择多种清洗剂才能对反渗透膜给予全面有效的清洗,而且这类清洗剂在清洗微生物、有机物污堵严重的反渗透系统时,不能同时做到提高膜通量、去除膜表面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污垢,且产品性能参差不齐,清洗性能不高,功能单一,对反渗透的寿命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实用性强的反渗透膜清洗剂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清洗剂各组分含有的多种官能团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提高微生物、有机物的去除率,同时还可保持膜通量,延长膜使用寿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该反渗透清洗剂按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35%;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5.0~8.0%;二甲苯磺酸钠8.0~10.0%;n-甲基吡咯烷酮0.1~0.3%;杀菌剂0.5~1.0%;余量为去离子水;各组分比例合计100%。
6.所述的杀菌剂为dbnpa或异噻唑啉酮。杀菌剂dbnpa或异噻唑啉酮的加入可实现微生物的有效去除及生长抑制。
7.所述的一种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二甲苯磺酸钠和n-甲基吡咯烷酮按比例混合,加热至45~55℃,在500~60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15~25min,然后降温至30~35℃后按比例加入杀菌剂,在500~60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10~15min,按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再将物料降温,即制备得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
8.在上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中,所述的dbnpa对常见细菌、真菌、藻类等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具有很好缓释作用。
9.在上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中,所述的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是一种高效的增稠剂,具有增粘和降低刺激性的多重功能,非常适合用于清洁产品。其具有良好的复配与增稠作用,且它性质温和、对眼睛无刺激,在与其他表面活性剂配伍时,可以明显降低对眼睛的刺激性,它与其他原料有良好的协同性。
10.在上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中,所述的二甲苯磺酸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低毒性增溶调理剂,用于清洗剂中作增溶剂。该物质可以增加本发明清洗剂的水溶性,提高本发明清洗剂的分散性能,增加与微生物、有机物和污垢的接触面积。
11.在上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中,所述的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有机溶剂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具有选择性强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清洗剂对有机物、胶体的去除率,防止有机物、胶体重新沉积在膜表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清洗剂各组分含有的多种官能团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提高微生物、有机物、胶体和污垢的去除率,同时还可保持膜通量,延长膜使用寿命。杀菌剂dbnpa或异噻唑啉酮的加入可实现微生物的有效去除及生长抑制。
14.2、清洗剂制备工艺简单,无"三废"排放,药剂稳定性及水溶性好,主要成分可生物降解、无毒、无污染、无腐蚀性,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的实施例将有助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其范围。
16.实施例1:
17.按质量百分比,27.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5%的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10.0%的二甲苯磺酸钠、0.25%的n-甲基吡咯烷酮、0.6%的杀菌剂;54.65%的去离子水。
18.本实施例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二甲苯磺酸钠和n-甲基吡咯烷酮按比例混合,加热至50℃,在55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20min,然后降温至32℃后加入杀菌剂,在55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12min,按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再将物料降温,即制备得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
19.杀菌剂为dbnpa。
20.将本实施例配置的清洗剂按照清洗剂用纯水按1:12质量分数比稀释,ph控制在10.5~11.5之间,再对微生物、有机物污堵严重的膜进行清洗,测定清洗前后膜的重量、膜压差、产水量、脱盐率的实验数据。试验结果见表1。
21.表1清洗剂实验结果
[0022][0023]
根据表1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清洗剂清洗反渗透膜,可以有效降低膜压差,恢复膜产水量,同时脱盐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清洗剂对微生物、有机物的清洗效果优异,并且不会对膜产生危害。
[0024]
实施例2:
[0025]
按质量百分比,34.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5%的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8.5%的二甲苯磺酸钠、0.15%的n-甲基吡咯烷酮、1.0%的杀菌剂;50.85%的去离子
水。
[0026]
本实施例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二甲苯磺酸钠和n-甲基吡咯烷酮按比例混合,加热至45℃,在50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15min,然后降温至30~℃后加入杀菌剂,在50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10min,按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再将物料降温,即制备得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
[0027]
杀菌剂为异噻唑啉酮。
[0028]
将本实施例配置的清洗剂按照清洗剂用纯水按1:10质量分数比稀释,ph控制在10.5~11.5之间,再对微生物、有机物污堵严重的膜进行清洗,测定清洗前后膜的重量、膜压差、产水量、脱盐率的实验数据。试验结果见表2。
[0029]
表2清洗剂实验结果
[0030][0031]
根据表2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清洗剂清洗反渗透膜,可以有效降低膜压差,恢复膜产水量,同时脱盐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清洗剂对微生物、有机物的清洗效果优异,并且不会对膜产生危害。
[0032]
实施例3:
[0033]
按质量百分比,32.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0%的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9.0%的二甲苯磺酸钠、0.2%的n-甲基吡咯烷酮、0.8%的杀菌剂;51.0%的去离子水。
[0034]
本实施例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油酸二酯、二甲苯磺酸钠和n-甲基吡咯烷酮按比例混合,加热至55℃,在60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25min,然后降温至35℃后加入杀菌剂,在600rpm搅拌速度下搅拌15min,按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再将物料降温,即制备得到用于微生物、有机物污染的反渗透清洗剂。
[0035]
杀菌剂为dbnpa。
[0036]
将本实施例配置的清洗剂按照清洗剂用纯水按1:12质量分数比稀释,ph控制在10.5~11.5之间,再对微生物、有机物污堵严重的膜进行清洗,测定清洗前后膜的重量、膜压差、产水量、脱盐率的实验数据。试验结果见表3。
[0037]
表3清洗剂实验结果
[0038][0039]
根据表3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清洗剂清洗反渗透膜,可以有效降低膜压差,恢复膜产水量,同时脱盐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清洗剂对微生物、有机物的清洗效果优异,并且不会对膜产生危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