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及应用其的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8107发布日期:2023-05-24 23:4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及应用其的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脱硫塔除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及应用其的脱硫塔。


背景技术:

1、烟气湿法脱硫洗涤存在的烟囱排烟飘雨严重情况,会对装置周边造成污染,尤其是在冬季时,烟囱飘雨在塔架、管线、操作场地上会形成厚冰;而按原工艺要求喷淋洗涤强度执行对脱硫洗涤塔内分离内件冲洗会加重烟气飘雨问题,因此为了治标减轻烟气飘雨情况,通常采取减小喷淋洗涤强度的措施,这就导致分离内件上积聚的粉尘和盐结晶颗粒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清除,越积越多,逐渐堵塞气流通道,从而又造成脱硫塔内件堵塞加剧、运行压降飙升,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2、国内外专业动力学分离技术公司经过多年来研究和验证,一致认为烟囱烟气飘雨情况是由尺寸超过100微米数量级的液滴,因其重力大于液滴在烟气中的浮力和粘滞力而下落到地面前,尚未通过气液相平衡推动汽化缩小到边界尺寸而引起人的感官反应事件。烟囱烟气飘雨是由脱硫塔和烟囱四个不同区域、不同机制形成的气液携带所致,其中,尤以脱硫塔内喷淋洗涤形成的气液携带为主要矛盾,只能通过设置高性能气液分离器才能有效解决实际运行多变工况下的气流净化。

3、中国发明专利cn104801116b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除雾器,采用由开口向下布置的多层角钢所共同形成的新型烟气回廊通道能够在达到相同除雾效果的前提下兼顾结构强度、制作成本和养护便利性,但需要清洗时必须将除雾器拆出清洗;中国发明专利cn107308805a公开了一种脱硫塔除雾装置及脱硫除尘装置,采用由叶片构成的环形结构作为除雾部件,以缓解脱硫塔需要频繁更换捕雾填料、费事分离的问题,但该方法需要用到轴流排风机来抽出脱硫塔内的气体到所述除雾装置中,增加了运行及维护成本。

4、因此,仍然急需设计出一种脱硫塔除雾器,以实现在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的同时,可以降低运行、维修和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塔除雾器以提高烟气除雾效率,同时降低该除雾装置的运行和维修成本。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包括按照烟气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反洗喷淋模块、惯性动量分离模块、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包括异形翅片模块,以及设于所述异形翅片模块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一上压梁和第一下支撑梁,所述纤维凝聚分离模块包括混编纤维模块,以及设于所述混编纤维模块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二上压梁和第二下支撑梁;所述第一反洗喷淋模块和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进行反洗。

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均为圆柱形模块,且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的直径和所述脱硫塔的内径相等,以覆盖其所在脱硫塔位置的整个烟气流通截面。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上压梁和第一下支撑梁,以及第二上压梁和第二下支撑梁均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水平杆,每根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所述脱硫塔的内侧壁,所述水平杆的两端置于所述固定支座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反洗喷淋模块和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均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反洗支撑梁和设于所述反洗支撑梁上的反洗分配管,所述反洗分配管包括反洗主管和以反洗主管为轴线均匀分布于所述反洗主管两侧的反洗支管,所述反洗支管和反洗主管相连通;每根所述反洗支管的顶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反洗喷头,用于喷淋反洗液,所述反洗主管的一端设有反洗液入口。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洗主管的长度和所述脱硫塔的内径一致,每根所述反洗支撑梁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脱硫塔的内侧壁,每根所述反洗支撑梁上均固定有所述反洗支管。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洗喷头喷射角度范围为90~120°,喷淋覆盖率为150~250%。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形翅片模块包括若干并排的且竖直设置的异形翅片,相邻两片所述异形翅片的间距为5~50mm,所述异形翅片的厚度为0.5~5mm,其沿烟气流动方向的长度为100~1000mm。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编纤维模块包括至少两种纤维丝,所述纤维丝的丝径为50~500μm,所述混编纤维模块沿烟气流动方向长度为100~800mm。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反洗喷淋模块与惯性动量分离模块的间距为0.5~1.5m,所述第二反洗喷淋模块与纤维凝聚分离模块的间距为0.5~1m。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硫烟气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设于所述脱硫塔本体内部的脱硫塔塔盘,以及安装于所述脱硫塔塔盘上方的除雾器,所述脱硫塔塔盘下方的所述脱硫塔本体上开设有烟气入口,所述除雾器采用上述除雾器。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硫塔内的烟气在所述除雾器段的流速为0.5~15m/s。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模块组合的脱硫塔除雾器在提高了分离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分离精度,降低了烟气飘雨情况,同时也解决了脱硫塔内堵塞的情况,大大降低除雾装置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并且将本发明的除雾器安装于现有脱硫塔中,安装过程简单,改造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烟气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反洗喷淋模块、惯性动量分离模块、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包括异形翅片模块,以及设于所述异形翅片模块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一上压梁和第一下支撑梁,所述纤维凝聚分离模块包括混编纤维模块,以及设于所述混编纤维模块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二上压梁和第二下支撑梁;所述第一反洗喷淋模块和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进行反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均为圆柱形模块,且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的直径和所述脱硫塔的内径相等,以覆盖其所在脱硫塔位置的整个烟气流通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压梁和第一下支撑梁,以及第二上压梁和第二下支撑梁均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水平杆,每根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所述脱硫塔的内侧壁,所述水平杆的两端置于所述固定支座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洗喷淋模块和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均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反洗支撑梁和设于所述反洗支撑梁上的反洗分配管,所述反洗分配管包括反洗主管和以反洗主管为轴线均匀分布于所述反洗主管两侧的反洗支管,所述反洗支管和反洗主管相连通;每根所述反洗支管的顶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反洗喷头,用于喷淋反洗液,所述反洗主管的一端设有反洗液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主管的长度和所述脱硫塔的内径一致,每根所述反洗支撑梁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脱硫塔的内侧壁,每根所述反洗支撑梁上均固定有所述反洗支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喷头喷射角度范围为90~120°,喷淋覆盖率为150~2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翅片模块包括若干并排的且竖直设置的异形翅片,相邻两片所述异形翅片的间距为5~50mm,所述异形翅片的厚度为0.5~5mm,其沿烟气流动方向的长度为100~1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编纤维模块包括至少两种纤维丝,所述纤维丝的丝径为50~500μm,所述混编纤维模块沿烟气流动方向长度为100~800mm。

9.一种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设于所述脱硫塔本体内部的脱硫塔塔盘,以及安装于所述脱硫塔塔盘上方的除雾器,所述脱硫塔塔盘下方的所述脱硫塔本体上开设有烟气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除雾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内的烟气在所述除雾器段的流速为0.5~15m/s。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包括按照烟气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反洗喷淋模块、惯性动量分离模块、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包括异形翅片模块,以及设于异形翅片模块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一上压梁和第一下支撑梁,所述纤维凝聚分离模块包括混编纤维模块,以及设于所述混编纤维模块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第二上压梁和第二下支撑梁;所述第一反洗喷淋模块和第二反洗喷淋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惯性动量分离模块和纤维凝聚分离模块进行喷淋反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除雾器的脱硫塔。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除雾器具有更高的烟气除雾效率,同时降低了除雾器改造、维修和运行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钱运东,黄燎云,李冰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米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