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颚式破碎机投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6056发布日期:2022-02-16 16:07阅读:6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粗破碎领域,具体是一种颚式破碎机投料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颚式破碎机在进行破碎作业时,由于物料本身在粗破碎阶段有大有小,因此在利用传送带对其运输时必定会造成下料不均匀,下料量不均匀会影响其破碎效率,下料过少会大大降低其破碎效率,下料过多会出现返料现象,严重时甚至会损坏颚板,增加破碎成本;由于传送带和颚式破碎机的接料颚板有一定宽度,因此在物料从传送带下落至颚板上时,同样会出现物料在颚板宽度方向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造成物料在颚板的部分区域集中,物料集中的部分同样会出现返料现象,损坏颚板,物料少的部分颚板空载运行,降低破碎效率,而现有技术并没有对颚式破碎机颚板长度方向上的下料均匀性问题做出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颚式破碎机投料辅助装置,解决了颚式破碎机下料不均匀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壳体,壳体内有竖直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壳体的前后侧板上;固定板右侧有垂直于壳体前后侧面的直杆,直杆两端安装壳体的前后侧板上,直杆前后两端各套装有一个绕轴线转动的圆筒,每个圆筒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四个平行于直杆轴线的挡板,两个圆筒上的挡板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后端的圆筒上的挡板的前端面均有凹槽,前端的圆筒上的挡板的后端面均固定有挡块,挡块始终位于凹槽内,挡块与凹槽间隔配合;固定板下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固定板左右端面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有一个左右横向放置的杠杆,杠杆中部铰接在通孔上,杠杆两端伸出通孔且能沿铰接点上下摆动;固定板上端开设有贯穿左右端面的长圆孔,长圆孔内有一个能竖直上下滑动的滑块,滑块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横杆,两横杆能同步旋转且转向相反,固定板右侧有一个上下方向且垂直于壳体左右侧面的平板,平板中部固定在右端的横杆上,固定板左侧有一个前后方向的横板,横板中部固定在左端的横杆上,横板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竖杆,杠杆左端能支撑竖杆上下移动。
5.滑块内开设有腔体,左右两横杆分别贯穿腔体左右端面且通过轴承与滑块转动连接,左右两横杆位于腔体内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个齿轮,两齿轮相互啮合。
6.所述的长圆孔前后两侧面开设有滑槽,滑块前后两端置于滑槽内。
7.所述的杠杆相对于通孔右端伸出量小于左端伸出量,且杠杆沿铰接点瞬时针旋转时右端能沉入通孔内。
8.所述的所述的每个杠杆铰接点均固定有一个扭簧,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通孔上,扭簧使杠杆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水平位置。
9.所述的每个竖杆下端均固定有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板。
10.本发明利用前后两侧挡板受力不平衡产生的位移差使平板转动改变前后两侧下料量实现颚式破碎机的均匀下料,大大提高破碎效率,降低返料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外观图。
12.图2为本发明去除壳体前侧板的主视图。
13.图3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示意图。
14.图4为本发明平板、横杆、横板、竖杆和矩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发明固定板的左视图。
16.图6为本发明滑块的主视剖视图。
17.图7为本发明挡板和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8为本发明图2中从左侧挡板中部剖切的a-a左视剖视图。
19.图9为本发明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21.由图1至图9出,本发明包括矩形壳体1,壳体1内有竖直方向的固定板2,固定板2垂直固定在壳体1的前后侧板上;固定板2右侧有垂直于壳体1前后侧面的直杆3,直杆3两端安装壳体1的前后侧板上,直杆3前后两端各套装有一个绕轴线转动的圆筒4,每个圆筒4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四个平行于直杆3轴线的挡板5,两个圆筒4上的挡板5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后端的圆筒4上的挡板5的前端面均有凹槽6,前端的圆筒4上的挡板5的后端面均固定有挡块7,挡块7始终位于凹槽6内,挡块7与凹槽6间隔配合;固定板2下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固定板2左右端面的通孔14,每个通孔14内均有一个左右横向放置的杠杆8,杠杆8中部铰接在通孔14上,杠杆8两端伸出通孔14且能沿铰接点上下摆动;固定板2上端开设有贯穿左右端面的长圆孔15,长圆孔15内有一个能竖直上下滑动的滑块16,滑块16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横杆10,两横杆10能同步旋转且转向相反,固定板2右侧有一个上下方向且垂直于壳体1左右侧面的平板9,平板9中部固定在右端的横杆10上,固定板2左侧有一个前后方向的横板11,横板11中部固定在左端的横杆10上,横板11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竖杆12,杠杆8左端能支撑竖杆12上下移动。
22.滑块16内开设有腔体18,左右两横杆10分别贯穿腔体18左右端面且通过轴承与滑块16转动连接,左右两横杆10位于腔体18内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个齿轮19,两齿轮19相互啮合。
23.所述的长圆孔15前后两侧面开设有滑槽17,滑块16前后两端置于滑槽17内,滑块16与滑槽17紧密贴合滑动,避免左端的横杆10受力使滑块上移时产生倾斜。
24.所述的杠杆8相对于通孔14右端伸出量小于左端伸出量,且杠杆8沿铰接点瞬时针旋转时右端能沉入通孔14内。
25.所述的所述的每个杠杆8铰接点均固定有一个扭簧,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通孔14上,扭簧使杠杆8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水平位置。
26.所述的每个竖杆12下端均固定有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板13。
27.本发明在使用前,将运输物料的皮带固定在壳体1上方中部位置,使平板9位于皮带前后位置中部,同时使下料位置位于固定板2右侧,将装置整体置于颚式破碎机进料口上方,并使颚板对准固定板2右侧,转轴3左侧挡板5均处于水平位置且与杠杆8右侧伸出部分的上端面接触;本发明在使用时,当皮带将物料送至壳体1上方卸下后,物料从平板9前后两侧分别连续不断地落在前后两侧的挡板5上,两档板5上方堆积物料逐渐增多,重力随之增大,两挡板5向下挤压杠杆8,杠杆8克服扭簧扭力沿铰接点顺时针旋转,杠杆8左端通过矩形板13向上顶起竖杆12,竖杆12通过横板11带动左端横杆10向上移动,滑块16沿滑槽17向上滑,由于前后两侧的落料量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因此必定会出现一端挡板5接料重一端挡板5接料轻的情况,两挡板5在接料量不同的情况下能产生相对位移,由于前后两挡板5之间通过凹槽6和挡块7的间隔配合,两挡板5的相对位移量受间隔大小控制,使两挡板5能产生相对位移且不相互分离,接料重的一侧挡板5向下摆动的幅度更大,对杠杆8施加的压力更大,使该侧杠杆8顺时针旋转角度更大,竖杆12上升的高度更高,使横板11倾斜并带动左端横杆10自转,左端横杆10通过齿轮19带动右端横杆10朝相反方向旋转,使平板9上端朝向接料重的一端摆动,从而缩小接料重一侧的下料口并增大接料轻一侧的下料口,使后续下落的物料进入接料轻的一侧更多,直至两挡板5接料量相同,两竖杆12高度差减小为零,平板9重新回到竖直状态,如果后续下料又使得原本接料轻的一侧挡板5重力超过原本接料重的一侧挡板5,平板9继续上述摆动过程,实现两侧挡板5接料量的动态平衡,当一侧挡板5接料量达到能将杠杆8挤压至最大旋转角度的重量,而另一端挡板5未达到该重量时,由于前后两挡板5之间通过凹槽6和挡块7的间隔配合,使两挡板5在任意一侧已经到达能将杠杆8挤压至最大旋转角度的重量时也不会向下转动,而是等待另一侧挡板5也达到该重量后同步向下翻转,挡板5向下翻转后能将盛接的物料向下投放至颚式破碎机的两颚板之间,杠杆8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至水平位置,挡板5带动圆筒4转动90
°
使下一块挡板5旋转至水平并被杠杆8右端阻挡,重新开始下一轮接料。
28.本发明通过两杠杆8在扭簧的作用下阻挡两挡板5旋转,使前后两侧挡板5对皮带下落的物料进行盛接,直至盛接的物料重力能克服扭簧的扭力后挡板5才能向下转动卸料,实现定量下料的目的;两杠杆8通过前后两侧挡板5盛接物料重力不同,使左端对两竖杆12的支撑高度不同,从而使横板11产生倾斜,并通过横杆10带动平板9转动,平板9的转动改变壳体1前后两侧接料开口大小,使后续下落物料向接料量轻的一侧挡板5上下落更多,达到前后方向上的下料量的动态平衡,实现对颚式破碎机的定量下料的同时保证落入颚板间的物料达到前后方向上的相对均匀,大大提高了颚式破碎机的破碎效率,防止返料的发生,延长颚板使用寿命;本发明挡板5前后两挡板5之间通过凹槽6和挡块7的间隔配合,使两挡板5不相互脱离的同时又能相对转动来改变各自对应的上端开口大小,放置物料从两挡板5之间滑落
造成计量误差,同时使两挡板5在任意一侧已经到达能将杠杆8挤压至最大旋转角度的重量时也不会向下转动,而是等待另一侧挡板5也达到该重量后同步向下翻转,保证两挡板5的同步卸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