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用于吸收有害气体的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5907发布日期:2021-11-10 02:2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间用于吸收有害气体的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间用于吸收有害气体的引风机。


背景技术:

2.引风机是通过叶轮转动产生负压,进而从系统(设备)抽取空气的一种设备,一般安装在锅炉尾端,用于抽取炉膛内的热烟气,日常生活中,通常将通风机按正、负压使用方式不同分为引风机(负压使用)和鼓风机(正压使用);引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3.但现有的引风机仅能通过引动生产车间内部气体的流动来进行粉尘过滤,在一些化合反应车间进行生产作业时,反应设备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废气,结构简单的引风机难以去除废气中的有害废气,从而导致有害废气逸散至外界大气环境中,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间用于吸收有害气体的引风机,以解决现有的引风机仅能通过引动生产车间内部气体的流动来进行粉尘过滤,在一些化合反应车间进行生产作业时,反应设备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废气,结构简单的引风机难以去除废气中的有害废气,从而导致有害废气逸散至外界大气环境中,污染了环境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间用于吸收有害气体的引风机,包括引风机基座,所述引风机基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引风蜗壳,所述引风蜗壳的内腔活动安装有引风机叶轮,所述引风机叶轮的传动轴通过内嵌于所述引风蜗壳左侧面中部的轴承传动连接有与所述引风机基座的顶面为固定连接的传动机组,所述引风蜗壳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法兰式进风管,所述引风蜗壳右侧面中部的排风口固定连接有于所述引风机基座的顶面为固定连接的净化风箱,所述净化风箱内腔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净化风箱内腔的负离子净化板,所述净化风箱的右侧面开设有排风窗,所述排风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引风机基座的顶面为固定连接的空气检测警报器。
6.优选地,所述净化风箱包括通风箱体,所述通风箱体的背面通过内置螺钉可拆卸安装有检修箱门,所述集尘箱和负离子净化板均通过所述检修箱门可拆卸安装与所述通风箱体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集尘箱包括粉尘沉积箱,所述粉尘沉积箱顶面的中部镶嵌安装有连通网板,所述连通网板为一体形成的金属栅格板,所述粉尘沉积箱的内腔通过所述连通网板与所述通风箱体的内腔相连通。
8.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净化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负离子净化板呈并排等距分布于所述连通网板的顶面,且若干个所述负离子净化板均呈竖直偏右三十度倾斜设置。
9.优选地,所述空气检测警报器包括检测底座,所述检测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并排等距分布的空气检测仪,所述检测底座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与若干个所述空气检测仪为电性连接的内置蓄电池。
10.优选地,所述内置蓄电池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检测底座内腔的蜂鸣警报器,若干个所述空气检测仪均与所述蜂鸣警报器为电性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检测底座为一体形成工程塑料箱体,若干个所述空气检测仪均通过所述检测底座呈一字型分布于所述排风窗的右侧。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上述方案中,所述集尘箱和负离子净化板均通过检修箱门可拆卸安装于通风箱体的内部,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传动机组带动引风蜗壳内部的引风机叶轮高速转动,把车间反应设备排除的废气引入通风箱体的内部,然后利用粉尘沉积箱的顶面呈竖直偏右三十度倾斜设置的若干个并排等距分布的负离子净化板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过滤吸附净化,并通过连通网板把过滤的粉尘回收至粉尘沉积箱进行沉积,既避免了有害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方便了粉尘的清理作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环保性;所述检测底座固定安装在排风窗的右侧,若干个空气检测仪通过检测底座呈一字型分布于排风窗的右侧,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若干个空气检测仪同步监测净化风箱通过排风窗排出的气体,当有害气体含量超出排放标准时,若干个空气检测仪会同步向蜂鸣警报器发出蜂鸣信号,蜂鸣警报器接收信号后发出蜂鸣警报,从而快速警示管理员及时进行检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风箱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箱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净化板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检测警报器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为:1、引风机基座;2、引风蜗壳;3、引风机叶轮;4、传动机组;5、法兰式进风管;6、净化风箱;7、集尘箱;8、负离子净化板;9、排风窗;10、空气检测警报器;61、通风箱体;62、检修箱门;71、粉尘沉积箱;72、连通网板;101、检测底座;102、空气检测仪;103、内置蓄电池;104、蜂鸣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1.如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间用于吸收有害气体的引风机,包括引风机基座1,引风机基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引风蜗壳2,引风蜗壳2的内腔活动安
装有引风机叶轮3,引风机叶轮3的传动轴通过内嵌于引风蜗壳2左侧面中部的轴承传动连接有与引风机基座1的顶面为固定连接的传动机组4,引风蜗壳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法兰式进风管5,引风蜗壳2右侧面中部的排风口固定连接有于引风机基座1的顶面为固定连接的净化风箱6,净化风箱6内腔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集尘箱7,集尘箱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可拆卸安装于净化风箱6内腔的负离子净化板8,净化风箱6的右侧面开设有排风窗9,排风窗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引风机基座1的顶面为固定连接的空气检测警报器10。
22.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净化风箱6包括通风箱体61,通风箱体61的背面通过内置螺钉可拆卸安装有检修箱门62,集尘箱7和负离子净化板8均通过检修箱门62可拆卸安装与通风箱体61的内部;集尘箱7包括粉尘沉积箱71,粉尘沉积箱71顶面的中部镶嵌安装有连通网板72,连通网板72为一体形成的金属栅格板,粉尘沉积箱71的内腔通过连通网板72与通风箱体61的内腔相连通;负离子净化板8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负离子净化板8呈并排等距分布于连通网板72的顶面,且若干个负离子净化板8均呈竖直偏右三十度倾斜设置。
23.具体的,集尘箱7和负离子净化板8均通过检修箱门62可拆卸安装于通风箱体61的内部,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传动机组4带动引风蜗壳2内部的引风机叶轮3高速转动,把车间反应设备排除的废气引入通风箱体61的内部,然后利用粉尘沉积箱71的顶面呈竖直偏右三十度倾斜设置的若干个并排等距分布的负离子净化板8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过滤吸附净化,并通过连通网板72把过滤的粉尘回收至粉尘沉积箱71进行沉积,既避免了有害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方便了粉尘的清理作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24.如附图5,空气检测警报器10包括检测底座101,检测底座10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并排等距分布的空气检测仪102,检测底座10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与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为电性连接的内置蓄电池103;内置蓄电池10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检测底座101内腔的蜂鸣警报器104,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均与蜂鸣警报器104为电性连接;检测底座101为一体形成工程塑料箱体,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均通过检测底座101呈一字型分布于排风窗9的右侧。
25.具体的,检测底座101固定安装在排风窗9的右侧,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通过检测底座101呈一字型分布于排风窗9的右侧,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同步监测净化风箱6通过排风窗9排出的气体,当有害气体含量超出排放标准时,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会同步向蜂鸣警报器104发出蜂鸣信号,蜂鸣警报器104接收信号后发出蜂鸣警报,从而快速警示管理员及时进行检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27.集尘箱7和负离子净化板8均通过检修箱门62可拆卸安装于通风箱体61的内部,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传动机组4带动引风蜗壳2内部的引风机叶轮3高速转动,把车间反应设备排除的废气引入通风箱体61的内部,然后利用粉尘沉积箱71的顶面呈竖直偏右三十度倾斜设置的若干个并排等距分布的负离子净化板8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过滤吸附净化,并通过连通网板72把过滤的粉尘回收至粉尘沉积箱71进行沉积,既避免了有害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方便了粉尘的清理作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28.检测底座101固定安装在排风窗9的右侧,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通过检测底座101呈一字型分布于排风窗9的右侧,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若干个空气检测仪102同步监测净化风箱6通过排风窗9排出的气体,当有害气体含量超出排放标准时,若干个空气检测仪
102会同步向蜂鸣警报器104发出蜂鸣信号,蜂鸣警报器104接收信号后发出蜂鸣警报,从而快速警示管理员及时进行检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9.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0.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1.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