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6538发布日期:2021-10-16 10:3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药器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物制品领域,原代组织细胞是目前病毒培养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细胞。其优点有:因细胞与组织刚分离,其生物学特性未发生很大变化,一般没有隐性感染,没有免疫抵抗力。多用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病毒感染和疫苗生产等。原代细胞制备过程需要将较大的组织用剪刀剪为2

3mm的均匀组织块。
3.目前现有的方法为:将较大组织块放置于200ml广口瓶内,用2

3把手术剪刀剪碎至2

3mm均匀小组织块再进行后续消化处理。为了增加剪胚面积,提高效率,需要单手操作多把剪刀,操作不方便、影响效率,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制备原生代细胞过程中剪切组织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包括两组剪刀片、转轴和两个把手;每组所述剪刀片的数量设为四片,两组所述剪刀片错位设置,各所述剪刀片的中部均与所述转轴铰接;同组的所述剪刀片相对固定,每组位于中间的两个剪刀片的一端同时与一个所述把手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剪碎装置剪切组织块的过程中,两组剪刀片相对转动,本剪碎装置的每个剪切动作产生对组织块四个位置的剪切作用,从而大大提升剪切效率;并且本装置在剪切的过程中,两组共八个剪刀片仅通过两个把手操作,操作时较为便捷,从而有利于保持剪切时的效率;每组剪刀片中位于中间的两个剪刀片同时与一个把手固定,有利于提高把手与该组剪刀片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剪切工作的稳定性,并且因为把手两侧的剪刀片的数量相同,使得把手两侧的作用力较为均衡,从而有利于保障剪切工作的稳定性。
8.可选的,所述把手与所述转轴的最小距离为8.5厘米至13.5厘米之间。
9.传统手术剪把手与转轴的最小距离为8.5厘米,但是因为本装置需要同时对组织的四个位置进行剪切,剪切工作进行时受力较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把手与转轴之间的力臂增大,从而有利于提高剪刀片的剪切力。
10.可选的,所述把手包括平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平直段和所述弧形段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两个所述把手的平直段相对设置;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小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尺寸,所述第一把手供拇指穿过,所述第二把手供食指和中指并合穿过。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把手供拇指穿过,第二把手供食指与中指并合状态
的尺寸,在进行剪碎工作时,通过三指操作,较为灵活且手指不易碰到放置组织块的广口瓶瓶口。
12.可选的,两组所述剪刀片中一组设为第一剪刀片,另一组设为第二剪刀片;所述第一剪刀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剪刀片。
13.剪碎装置剪切产生的组织块通常易进入同组的相邻两个剪刀片之间;剪碎装置剪切时,相邻的两个剪切位置之间的间距接近一个第一剪刀片与一个第二剪刀片的厚度之和,使剪切产生的组织块厚度接近一个第一剪刀片与一个第二剪刀片的厚度之和;而相邻两个第一剪刀片之间的间距接近第二剪刀片的厚度,相邻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的间距接近第一剪刀片的厚度;使得剪切后的碎块易卡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剪刀片之间或卡在相邻的第二剪刀片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第一剪刀片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的间距,组织块更倾向于进入相邻的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当组织块卡在剪碎装置上时,便于集中清理;并且相比于各剪刀片厚度一致的情况,相邻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的间距更为接近组织块的厚度尺寸,更易于使组织块通过。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剪刀片与所述第一把手相对固定,所述第二剪刀片与所述第二把手相对固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把手供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握持,食指和中指灵活且合力作用,使第二把手剪切时作为主要操作的把手,第二把手与第二剪刀片相对固定,使第二把手工作状态下带动第二剪刀片活动,第二剪刀片的厚度较薄,其作用于组织块时压强较大,使其切割效率较高。
16.可选的,所述第二剪刀片的厚度沿远离自身刀刃的方向逐渐减小。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剪切产生的组织块倾向于从相邻的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通过;剪切工作不断持续的过程中,新剪切产生的组织块挤压此前剪切产生后卡在相邻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的组织块,使后者从相邻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脱出,第二剪刀片的厚度沿远离自身刀刃的方向逐渐减小,使相邻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自身刀刃的方向逐渐减小,更有利于组织块脱出相邻的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
18.可选的,所述第二把手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平直段的中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把手内壁位于平直段中部的凸起使食指与中指分开,食指与中指被分隔限制于不同的活动区域,不易打滑。
20.可选的,所述凸起相对的两侧与所述第二把手的平直段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过渡弧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与第二把手的平直段的内侧壁通过过渡弧面平滑过渡,有利于改善手指握持第二把手时握持体验。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剪碎装置的每个剪切动作产生对组织块四个位置的剪切作用,从而大大提升剪切效率;并且本装置在剪切的过程中,两组共八个剪刀片仅通过两个把手操作,操作时较为便捷,从而有利于保持剪切时的效率;
24.2.两组剪刀片中一组设为第一剪刀片,另一组设为第二剪刀片;第一剪刀片的厚度大于第二剪刀片;剪切产生的组织块倾向于进入两个第二剪刀片之间,当组织块卡住时,便于集中清理。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第一剪刀片与第二剪刀片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剪刀片;11、连接部;2、转轴;3、把手;31、平直段;32、弧形段;4、固定销;5、第一手把;6、第二把手;7、第一剪刀片;8、第二剪刀片;9、凸起;10、过渡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包括包括两组剪刀片1、转轴2和两个把手3;两组剪刀片1错位设置,两组剪刀片1的刀刃相对设置,各剪刀片1的中部均与转轴2铰接;同组的剪刀片1相对固定,两组剪刀片1分别与一个把手3固定相对固定;通过使两个把手3绕转轴2转动而互相靠近或远离,使两组剪刀片1形成剪切作用。
32.参照图1,每组剪刀片1的数量设为四片,剪刀片1的一端设为剪切端,另一端设为操作端,同组剪刀片1的操作端共同穿设并固定有固定销4,每组位于中间的两个剪刀片1的操作端同时与一个把手3固定连接;每组位于中间的两个剪刀片1的操作端向远离剪切端的方向延伸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远离剪切端的一端与把手3固定连接;每个把手3分别同时与一组剪刀片1中的两个剪刀片1连接,使把手3与该组剪刀片1的连接强度得到加强。
33.把手3与转轴2的最小距离为8.5厘米至13.5厘米之间,具体的可设为11厘米;传统手术剪的把手3到转轴2的最小距离为8.5厘米,将把手3到转轴2的尺寸延长可以增大把手3的力臂,从而增大剪刀片1的剪切力,以更好适应多剪刀片1的剪切工作。
34.参照图1,把手3包括平直段31和弧形段32,平直段31与弧形段32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两个把手3的平直段31相对设置;把手3包括第一把手5和第二把手6,第一把手5的平直段31的尺寸小于第二把手6的平直段31的尺寸;具体的第一把手5的平直段的长度可设为2.5厘米,使第一把手5内环的尺寸较为适应拇指的尺寸;第二把手6的平直段31的长度可设为5厘米,使第二把手6内环的尺寸较为适应食指与拇指的并合状态的尺寸;通过三个手指进行剪碎工作,较为方便且手指不易碰到放置组织块的器皿。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原代细胞高效剪碎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剪碎装置剪切组织块时,通过两个把手3操作两组数量均为四片的剪刀片1相对转动,使剪碎装置的每个剪切动作同时对组织块的四个位置产生剪切作用,从而大大提升剪切效率;同时因为每组剪刀片1均有两个剪刀片1与把手3固定连接,并且两个剪刀片1位于中间,有利于在提高把手3与一组剪刀片1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使把手3两侧的作用力较为均衡,从而有利于保障剪切工作的稳定性。
36.实施例2
37.参照图2,两组剪刀片1中一组的剪刀片1设为第一剪刀片7,另一组的剪刀片1设为第二剪刀片8;第一剪刀片7的厚度大于第二剪刀片8,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剪刀片7的厚度设置为第二剪刀片8厚度的两倍。
38.当第二剪刀片8的厚度设为t,则第一剪刀片7的厚度设为2t,而相邻两个第一剪刀
片7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t,相邻的两个第二剪刀片8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t;剪碎装置剪切时,相邻两个剪切位置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t,使得组织块剪切产生的厚度尺寸接近3t,此时组织块更倾向于进入相邻两个第二剪刀片8之间,当组织块卡在剪碎装置上时便于集中清理。
39.为使组织块更易于从相邻两个第二剪刀片8之间脱出,作出如下设置(参照图2):第二剪刀片8的厚度沿远离自身刀刃的方向逐渐减小,使相邻的两个第二剪刀片8之间的间距沿远离第二剪刀片8刀刃的方向逐渐增大,有利于使新剪切产生的组织块将卡在两个相邻两个剪刀片1之间的组织块挤压出去。
40.参照图2,各第一剪刀片7与第一把手5相对固定,即第一把手5驱动第一剪刀片7动作;各第二剪刀片8与第二把手6相对固定,即第二把手6驱动第二剪刀片8动作;第二把手6供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握持,食指和中指共同操作时较为灵活有力,使第二把手6带动第二剪刀片8动作时更为灵活有力,第二剪刀片8的厚度较薄,其作用于组织块时压强较大,更有利于切割,从而有利于提高剪切时效率。
41.参照图2,第二把手6内壁设有凸起9,凸起9位于平直段31的中间部位,凸起9的表面平滑,且凸起9相对的两侧与第二把手6的内壁之间设有过渡弧面10;凸起9将食指与中指分开,使食指与中指被分隔于不同的活动区域内,使食指和中指的活动受限,使食指和中指不易沿第二把手6的内壁打滑。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