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0082发布日期:2021-11-15 22:1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收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


背景技术:

2.环境监测一般分为两种监测,实时监测和分时监测,其中分时监测也细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位监测,一种科学观察监测,前者一般采用就地取样就地监测,后者一般采用就地取样后将样品保存放在科学室中进行长期观察,前者一般用于城市及城市附近区域,后者一般应用于内陆腹地,环境较为恶劣,路途较为崎岖不易通行的区域,无论是在位监测还是科学观察监测在监测过程中的样品容器一般都选择试管,由于试管底部为弧形设置,缺少支撑点,在野外进行在位监测时都是采用手持观察,每次在位监测过程耗时为10

20分钟(液体样品耗时较快,固态样品耗时较慢),而且手持观察时占用监测人员的手部活动时间,如果对区域内的水源、土壤、植被等多个要素进行在位监测十分耗时耗力,而现有的试管支架多是用于室内,无法满足野外放置的要求,因此研发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用于满足试管野外放置且可以进行在位监测的需求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试管支架多是用于室内,无法满足野外放置要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
4.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支撑板、试管插板、试管底板、两组连接耳和两个支撑杆;
5.所述两组连接耳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一侧,且每组连接耳中的每个连接耳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试管插板设置在位于上部的两个连接耳之间,且试管插板与位于上部的两个连接耳铰接,试管底板设置在位于下部的两个连接耳之间,且试管底板与位于下部的两个连接耳铰接,两个支撑杆对称设置在试管插板和试管底板的两侧,且每个支撑杆与试管插板和试管底板均为铰接设置;
6.所述支撑板底面的中心处加工有一号盲孔,一号盲孔中设有定位锥杆,且定位锥杆与支撑板滑动连接;
7.所述每个支撑杆底面的中心处加工有二号盲孔,二号盲孔中设有辅助锥杆,且辅助锥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支撑杆设置在试管插板和试管底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通过一号转轴与试管插板铰接,试管插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沿试管插板的长度方向加工有一号通孔,一号转轴插设在一号通孔中,且一号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一号通孔外部,一号转轴与一号通孔之间设有两个转动轴承,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一号转轴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试管插板固定连接,每根支撑杆的上部加工有一个一号连接通孔,一号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根支撑杆上部的一号连接通孔中,且一号转轴与每个一号连接通孔为过盈配合;
10.所述支撑杆通过二号转轴与试管底板铰接,试管底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沿试管底板的长度方向加工有二号通孔,二号转轴插设在二号通孔中,且二号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二号通孔外部,二号转轴与二号通孔之间设有两个转动轴承,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二号转轴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试管底板固定连接,每根支撑杆的下部加工有一个二号连接通孔,二号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根支撑杆下部的二号连接通孔中,且二号转轴与每个二号连接通孔为过盈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插板上均布加工有n个试管孔,试管底板上均布加工有n个试管凹坑,n为正整数,且每个试管孔与一个试管凹坑同轴相对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盲孔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加工有一号导向槽,一号导向槽的两侧由上至下等距固接有m组一号定位块,m为正整数,定位锥杆外圆面的上部设有一号定位套,一号定位套的一端与定位锥杆的外圆面固定连接,且一号定位套设置在一号导向槽中,一号定位套中插设有一号连接轴,一号定位套与一号连接轴之间设有一号轴承,一号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一号连接轴固定连接,一号轴承的轴承外圈与一号定位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一号导向槽外部并与一号拨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拨片的厚度小于每组中两个一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一号拨片的长度大于每组中两个一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
13.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盲孔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加工有二号导向槽,二号导向槽的两侧由上至下等距固接有m组二号定位块,m为正整数,辅助锥杆外圆面的上部设有二号定位套,二号定位套的一端与辅助锥杆的外圆面固定连接,且二号定位套设置在二号导向槽中,二号定位套中插设有二号连接轴,二号定位套与二号连接轴之间设有二号轴承,二号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二号连接轴固定连接,二号轴承的轴承外圈与二号定位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二号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二号导向槽外部并与二号拨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拨片的厚度小于每组中两个二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二号拨片的长度大于每组中两个二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
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杆的粗度大于辅助锥杆的粗度;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其中试管插板和试管底板与支撑板铰接设置,在移动或是闲置时可以进行折叠,便于携带,减少了放置空间。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在支撑板和支撑杆的下部设有定位锥杆和辅助锥杆,在野外放置时可以插入在水域旁的泥地或是土壤中,定位锥杆和辅助锥杆相对高度可调,可以保证水域旁的泥地即使带有坡度也可以保证放置架的稳定,在进行在位监测过程中,可以将装有样品的试管放置在放置架中,不需要操作者进行手持观察,解放操作者双手,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集中取样监测,提高了在位监测的监测效率,操作者不需在监测时进行手持监测,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定位锥杆和辅助锥杆均可收缩至支撑板和支撑杆中,不仅可以满足野外放置,也可用于实验室中,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工作时);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工作时);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工作时);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收纳时);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收纳时);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试管底板的俯视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锥杆的剖视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锥杆的剖视图;
27.图9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0为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
29.图中1支撑板、2试管插板、3试管底板、4连接耳、5支撑杆、6辅助锥杆、7定位锥杆、11一号导向槽、21试管孔、51二号导向槽、61二号定位套、62二号连接轴、63二号轴承、64二号拨片、71一号定位套、72一号连接轴、73一号轴承和74一号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30.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支撑板1、试管插板2、试管底板3、两组连接耳4和两个支撑杆5;
31.所述两组连接耳4沿支撑板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的一侧,且每组连接耳4中的每个连接耳4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试管插板2设置在位于上部的两个连接耳4之间,且试管插板2与位于上部的两个连接耳4铰接,试管底板3设置在位于下部的两个连接耳4之间,且试管底板3与位于下部的两个连接耳4铰接,两个支撑杆5对称设置在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的两侧,且每个支撑杆5与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均为铰接设置;
32.所述支撑板1底面的中心处加工有一号盲孔,一号盲孔中设有定位锥杆7,且定位锥杆7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
33.所述每个支撑杆5底面的中心处加工有二号盲孔,二号盲孔中设有辅助锥杆6,且辅助锥杆6与支撑杆5滑动连接。
34.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环境监测用器材放置架,其中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与支撑板1铰接设置,在移动或是闲置时可以进行折叠,便于携带,减少了放置空间,在支撑板1和支撑杆5的下部设有定位锥杆7和辅助锥杆6,在野外放置时可以插入在水域旁的泥地或是土壤中,定位锥杆7和辅助锥杆6相对高度可调,可以保证水域旁的泥地即使带有坡度也可以保证放置架的稳定,在进行在位监测过程中,可以将装有样品的试管放置在放置架中,不需要操作者进行手持观察,解放操作者双手,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集中取样监测,提高了在位监测的监测效率,操作者不需在监测时进行手持监测,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定位锥杆和辅助锥杆均可收缩至支撑板和支撑杆中,不仅可以满足野外放置,也可用于实验室中,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可以在支撑杆5和支撑板1的底部设置橡胶圈,在用于实验室起到防滑的作用。
35.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
一所述的支撑杆5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支撑杆5设置在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远离支撑板1的一端。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36.如此设置,保证了放置架支撑的稳定性,如果支撑杆5和支撑板1的距离较近,在工作时会造成重心偏移,容易产生倾斜和倾倒的情况发生。
37.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支撑杆5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5通过一号转轴与试管插板2铰接,试管插板2远离支撑板1的一端沿试管插板2的长度方向加工有一号通孔,一号转轴插设在一号通孔中,且一号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一号通孔外部,一号转轴与一号通孔之间设有两个转动轴承,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一号转轴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试管插板2固定连接,每根支撑杆5的上部加工有一个一号连接通孔,一号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根支撑杆5上部的一号连接通孔中,且一号转轴与每个一号连接通孔为过盈配合;
38.所述支撑杆5通过二号转轴与试管底板3铰接,试管底板3远离支撑板1的一端沿试管底板3的长度方向加工有二号通孔,二号转轴插设在二号通孔中,且二号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二号通孔外部,二号转轴与二号通孔之间设有两个转动轴承,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二号转轴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试管底板3固定连接,每根支撑杆5的下部加工有一个二号连接通孔,二号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根支撑杆5下部的二号连接通孔中,且二号转轴与每个二号连接通孔为过盈配合。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39.如此设置,通过转轴使支撑杆5与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之间进行铰接,可以保证在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进行折叠过程中,支撑杆5也可以与支撑板1进行贴合,不会造成折叠过程中的干涉,同时为了保证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在打开时相对水平,可以在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下方设置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与支撑板1前侧固定连接,且限位挡板的宽度不宜过大,不要遮挡试管插板2上的试管孔,也可以采用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与对应连接耳4采用紧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不受到外力时可以保证试管插板2和试管底板3与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或是相对位置稳定。
40.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试管插板2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试管插板2上均布加工有n个试管孔21,试管底板3上均布加工有n个试管凹坑31,n为正整数,且每个试管孔21与一个试管凹坑31同轴相对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41.如此设置,保证了试管放置时的稳定性,试管底板3为试管起到支撑的作用,试管插板2对于试管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
42.具体实施方式五: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一号盲孔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号盲孔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加工有一号导向槽11,一号导向槽11的两侧由上至下等距固接有m组一号定位块,m为正整数,定位锥杆7外圆面的上部设有一号定位套71,一号定位套71的一端与定位锥杆7的外圆面固定连接,且一号定位套71设置在一号导向槽11中,一号定位套71中插设有一号连接轴72,一号定位套71与一号连接轴72之间设有一号轴承73,一号轴承73的轴承内圈与一号连接轴72固定连接,一号轴承73的轴承外圈与一号定位套71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连接轴72的另一端延
伸至一号导向槽11外部并与一号拨片7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拨片74的厚度小于每组中两个一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一号拨片74的长度大于每组中两个一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43.如此设置,通过调整一号拨片74的状态,来决定定位锥杆7的工作状态,当一号拨片74为竖直时,定位锥杆7可沿着一号盲孔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当滑动到预定位置时,可以转动一号拨片74为水平,并通过一号导向槽11外部的一号定位块对一号拨片74进行限位,插入在地面时,位于一号拨片74上方的一号定位块会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定位锥杆7滑动到一号盲孔内。
44.具体实施方式六: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二号盲孔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号盲孔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加工有二号导向槽51,二号导向槽51的两侧由上至下等距固接有m组二号定位块,m为正整数,辅助锥杆6外圆面的上部设有二号定位套61,二号定位套61的一端与辅助锥杆6的外圆面固定连接,且二号定位套61设置在二号导向槽51中,二号定位套61中插设有二号连接轴62,二号定位套61与二号连接轴62之间设有二号轴承63,二号轴承63的轴承内圈与二号连接轴62固定连接,二号轴承63的轴承外圈与二号定位套61的内壁固定连接,二号连接轴62的另一端延伸至二号导向槽51外部并与二号拨片64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拨片64的厚度小于每组中两个二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二号拨片64的长度大于每组中两个二号定位块之间的间距。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45.如此设置,通过调整二号拨片64的状态,来决定辅助锥杆6的工作状态,当二号拨片64为竖直时,辅助锥杆6可沿着二号盲孔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当滑动到预定位置时,可以转动二号拨片64为水平,并通过二号导向槽51外部的二号定位块对二号拨片64进行限位,插入在地面时,位于二号拨片64上方的二号定位块会对其进行限位,防止辅助锥杆6滑动到一号盲孔内。
46.具体实施方式七: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七所述定位锥杆7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锥杆7的粗度大于辅助锥杆6的粗度。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47.工作原理
4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各个部件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具体实施方式七中的结构连接起来,初始为折叠状,便于携带,在野外工作时,根据所要设置土地上的坡度调整定位锥杆7和两个辅助锥杆6的高度差,并将放置架打开,插装在土壤中,如果是较为潮湿的土地或是泥地可以直接插装,如果是土地,可以通过堆土或是淋水增加土壤的粘合力,放置架插装好后,可以将不同的取样试管放置在放置架内,并进行统一在位监测,监测结束后,将试管从放置架上拿开,并将放置架拔出土壤,对放置架的定位锥杆7和两个辅助锥杆6进行清洗并将它们重新收回至支撑板1和支撑杆5的内部,在将放置架折叠至初始状态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