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5185发布日期:2021-12-08 12:1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


背景技术:

2.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肆蔓延,新冠病毒的检测效率直接关乎全人类的活动与发展,检测过程中的核心及关键环节在于新冠病毒试管的开盖效率和安全性。目前的开盖作业大多都由检验人员在p2及以上的实验室内设置的生物安全柜内手动开盖作业,然而,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在实验室的检验人员需要做好全面防护才能正常工作,而新冠病毒检测的日工作量相当大,每天检验人员要开、盖成千上万个试管,当检验人员身着防护服、手戴多层防护手套时,其开盖动作笨拙,劳动强度大,其影响了检测效率,且在开盖的瞬间,其试管内部可能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会喷发而出,极易造成检验人员的交叉感染。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可人、机共用的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来配合机械开试管盖动作,在降低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提高病毒试管开盖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转接座及试管夹持机构,所述减速机设置在转接座底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设置立体凸轮,所述转接座中间位置穿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部设置弹性连接组件,且弹性连接组件位于立体凸轮上方,所述连接柱顶部与试管夹持机构连接;通过减速机带动立体凸轮旋转,弹性连接组件在立体凸轮的作用下通过连接柱带动试管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夹持或松开。
6.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夹持机构包括凹槽接座、滑块、手指及梯形推块,所述连接柱穿设在凹槽接座的通孔一上,所述凹槽接座底部中间开设有供梯形推块活动的推块型腔,所述凹槽接座底部两边对称开设与推块型腔相通的t型滑槽,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t型滑槽内,所述手指与滑块底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推块固定设置在连接柱顶部,所述的梯形推块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与滑块侧边设置的第二斜置凹槽、第三斜置凹槽相匹配的第一斜置凹槽、第一斜置凸起;所述滑块的内侧面设为斜面结构,在梯形推块的作用下,两个滑块相对于梯形推块在t型滑槽上背向或相向水平滑动,从而带动手指张开或闭合,实现试管的松开或夹持。
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圆头接头及y型弹簧,所述圆头接头包括底座及圆头接头本体,且底座与连接柱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y型弹簧活动套设在连接柱上,所述底座及通孔一的外径大于y型弹簧外径,从而将y型弹簧两端限位在通孔一顶部与底座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凸轮上表面为圆板结构,中心设有安装输出轴的通孔二,其下表面的圆周范围内设有螺旋式立体坡道,所述螺旋式立体坡道的最低面与最高面之间由竖直挡面连接,立体凸轮转动时,圆头接头在螺旋式立体坡道的作用下实现连接柱的上下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圆头接头位于螺旋式立体坡道中部位置,所述圆头接头顶部与最低面之间留有间隙,避免连接柱带动圆头接头和试管夹持机构旋转时,圆头接头与最低面产生摩擦。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可与多自由度机器人或人手配合开盖使用,其结构及布局设计巧妙,其试管夹持机构可以灵活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采样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应用范围广,使得开盖作业更加智能高效,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性,其高效的作业效率,给检验工作带来了很大便于,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与梯形推块连接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接座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凸轮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头接头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减速机,2

立体凸轮,201

通孔二,202

螺旋式立体坡道,203

最低面,204

最高面,3

圆头接头,301

底座,302

圆头接头本体,4

y型弹簧,5

连接柱,6

转接座,7

转接座,701

第三斜置凹槽,702

第二斜置凹槽,8

凹槽接座,801

通孔一,802

推块型腔,803

t型滑槽,9

手指,10

试管,11

梯形推块,1101

第一斜置凹槽,1102

第一斜置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如图1

7所示,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包括减速机1、立体凸轮2、通孔二201、螺旋式立体坡道202、最低面203、最高面204、圆头接头3、底座301、圆头接头本体302、y型弹簧4、连接柱5、转接座6、转接座7、第三斜置凹槽701、第二斜置凹槽702、凹槽接座8、通孔一801、推块型腔802、t型滑槽803、手指9、试管10、梯形推块11、第一斜置凹槽1101及第一斜置凸起1102。
22.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包括减速机1、转接座6及试管夹持机构,所述减速机1设置在转接座6底部,所述减速机1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设置立体凸轮2,所述转接座6中间位置穿设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底部设置弹性连接组件,且弹性连接组件位于立体凸轮2上方,所述连接柱5顶部与试管夹持机构连接;通过减速机1带动立体凸轮2旋转,弹性连接组件在立体凸轮2的作用下通过连接柱5带动试管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夹持或松开。
23.试管夹持机构包括凹槽接座8、滑块7、手指9及梯形推块11,所述连接柱5穿设在凹槽接座8的通孔一801上,所述凹槽接座8底部中间开设有供梯形推块11活动的推块型腔802,所述凹槽接座8底部两边对称开设与推块型腔802相通的t型滑槽803,所述滑块7活动设置在t型滑槽803内,所述手指9与滑块7底部固定连接。
24.梯形推块11固定设置在连接柱5顶部,所述的梯形推块11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与滑块7侧边设置的第二斜置凹槽702、第三斜置凹槽701相匹配的第一斜置凹槽1101、第一斜置凸起1102;所述滑块7的内侧面设为斜面结构703,在梯形推块11的作用下,两个滑块7相对于梯形推块11在t型滑槽803上背向或相向水平滑动,从而带动手指张开或闭合,实现试管的松开或夹持。
25.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圆头接头3及y型弹簧4,所述圆头接头3包括底座301及圆头接头本体302,且底座301与连接柱5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y型弹簧4活动套设在连接柱5上,所述底座301及通孔一801的外径大于y型弹簧4外径,从而将y型弹簧4两端限位在通孔一801顶部与底座301之间。
26.立体凸轮2上表面为圆板结构,中心设有安装输出轴的通孔二201,其下表面的圆周范围内设有螺旋式立体坡道202,所述螺旋式立体坡道202的最低面203与最高面204之间由竖直挡面205连接,立体凸轮2转动时,圆头接头3在螺旋式立体坡道202的作用下实现连接柱5的上下运动。
27.圆头接头3位于螺旋式立体坡道202中部位置,所述圆头接头3顶部与最低面203之间留有微小间隙,避免连接柱5带动圆头接头3和试管夹持机构旋转时,圆头接头3与最低面203产生较大摩擦。
28.工作过程:
29.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可通过转接座6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面上,在外置的主控制器控制下,主控制器给减速机1发生信号,减速机1工作:减速机1带动立体凸轮2转动,圆头接头3在螺旋式立体坡道202的作用下实现连接柱5的向上或向下运动,在连接柱5顶部的梯形推块11的作用下,两个滑块7相对于梯形推块11在t型滑槽803上背向或相向水平滑动,从而带动手指10张开或闭合,实现试管的松开或夹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