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8692发布日期:2021-12-29 14:2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大型煤矿顺槽锚索支护采用的是液压锚杆钻机施工锚索钻孔,钻孔深度较大(普遍超过6m),钻孔施工多采用高压水冲式和风式除渣,其中高压水冲式除渣方式为:增压设备将水箱中的水增压后,经钻杆压到钻头,高压水由钻头喷出,冲洗钻孔后流入巷道。
3.冲洗钻孔后的水流入巷道中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水一旦流入巷道中便无法再次利用,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浪费;第二,流入巷道中的废水造成巷道积水,积水与巷道底板相互作用形成淤泥,路面打滑影响车辆运输、机械设备调运、行人通形或其他作业,并存在导致行人摔倒和增大车辆刹车距离等安全隐患;第三,冲洗钻孔后的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至巷道中,水分超标降低煤质,不利于煤炭质量的标准化。
4.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旨在节约水资源,避免巷道积水和影响煤质,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和过滤件;所述过滤器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入口用于与钻孔相连通,所述过滤腔的出口用于与储水箱;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并位于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以使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过滤腔内的废水经过所述过滤件的过滤后从所述出口排出。
7.可选的,所述过滤腔包括相连通的一级滤腔和二级滤腔,所述一级滤腔和所述二级滤腔中,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过滤件。
8.可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所述二级滤芯的过滤孔径小于所述一级滤芯的过滤孔径,所述一级滤芯设置在所述一级滤腔,所述二级滤芯设置在所述二级滤腔,所述入口位于所述一级滤腔,所述出口位于所述二级滤腔。
9.可选的,所述一级滤腔还包括集渣部,所述入口开设在所述集渣部上,所述一级滤芯位于所述集渣部与所述一级滤腔上用于和二级滤腔相连通的开口之间。
10.可选的,所述集渣部位于所述一级滤芯的下方。
11.可选的,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以驱动所述过滤腔中经所述过滤件过滤后的水从所述出口排出。
12.可选的,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过滤腔中,所述水泵的出水管经所述出口引出所述过滤腔。
13.可选的,所述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箱体中。
14.可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挂接管道的挂钩,所述管道包括所述出水管。
15.可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供所述箱体移动的移动件。
16.本技术提供的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将过滤腔的入口与钻孔相连通,可将冲洗钻孔的废水引入过滤腔中,过滤腔可对废水中的岩屑进行沉淀,位于过滤腔中的过滤件可对废水进行有效地过滤,以大幅降低废水中的杂质含量,废水经处理后经出口被收集至储水器中,避免了排放至巷道中导致的巷道积水,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防止废水对煤质产生影响;过滤后的水可再次用于冲洗钻孔,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18.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和过滤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安装在箱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过滤器,10

过滤腔,11

入口,12

出口,13

一级滤腔,14

二级滤腔,15

集渣部,16

开口,17

导水管,18

连接管;
[0023]2‑
过滤件,20

一级滤芯,21

二级滤芯;
[0024]3‑
水泵,30

出水管;
[0025]4‑
箱体,40

挂钩,41

移动件,42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7]
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1和过滤件2。
[0028]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2,所述过滤器1内设置有过滤腔10,所述过滤腔10的入口11用于与钻孔相连通,所述过滤腔10的出口12用于与储水器相连通;所述过滤件2设置在所述过滤腔10内,并位于所述入口11与所述出口12之间,以使从所述入口11进入所述过滤腔10内的废水经过所述过滤件2的过滤后从所述出口12排出。
[0029]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过滤件2可以是多层滤网,也可以是内部设置有过滤介质(纤维球、滤布等)的过滤网,过滤件2将废水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掉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
[0030]
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导水管17,导水管17连接在钻孔与入口11之间,以将钻孔中的废水引入过滤器1中。
[0031]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储水器可以是钻机的供水箱,废水经过净化后再次用于冲洗钻孔,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钻机对供水水源的依赖。
[0032]
作为过滤件2设置在过滤腔10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过滤腔10中可以固定焊接有
金属滤网,金属滤网通过卡接、扣接等方式安装有柔性过滤网,柔性过滤网内设置有过滤介质,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柔性过滤网中的过滤介质定期更换以使过滤器1维持较好的过滤效果。
[0033]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将过滤腔10的入口11与钻孔相连通,可将冲洗钻孔的废水引入过滤腔10中,过滤腔10可对废水中的岩屑进行沉淀,位于过滤腔10中的过滤件2可对废水进行有效地过滤,以大幅降低废水中的杂质含量,废水经处理后经出口12被收集至储水器中,避免了排放至巷道中导致的巷道积水,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防止废水对煤质产生影响;过滤后的水可再次用于冲洗钻孔,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0034]
可选的,所述过滤腔10包括相连通的一级滤腔13和二级滤腔14,所述一级滤腔13和所述二级滤腔14中,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过滤件2。本技术实施例设置的一级滤腔13和二级滤腔14可增加废水的过滤路径,提高废水中岩屑的沉积效果;当一级滤腔13和二级滤腔14中均设置有过滤件2时,还可以实现对废水的二次过滤,有效地提高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如图1至图2所示,一级滤腔13和二级滤腔14可以通过连接管18相连通,经一级滤腔13过滤后的废水通过连接管18进入二级滤腔14继续过滤。
[0035]
可选的,所述过滤件2包括一级滤芯20和二级滤芯21,所述二级滤芯21的过滤孔径小于所述一级滤芯20的过滤孔径,所述一级滤芯20设置在所述一级滤腔13,所述二级滤芯21设置在所述二级滤腔14,所述入口11位于所述一级滤腔13,所述出口12位于所述二级滤腔14。本技术实施例中,二级滤芯21中使用的金属网和柔性过滤网的半径均小于一级滤芯20中的金属网和柔性过滤网,二级滤芯21过滤的颗粒粒径小于一级滤芯20过滤的颗粒粒径,可实现对废水中杂质颗粒由粗到细的过滤,提高对废水的净化效果。
[0036]
可选的,所述一级滤腔13还包括集渣部15,所述入口11开设在所述集渣部15上,所述一级滤芯20位于所述集渣部15与所述一级滤腔13上用于和二级滤腔14相连通的开口16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集渣部15用于收集颗粒较大的岩屑,防止颗粒较大的岩屑堵塞过滤件2。
[0037]
可选的,所述集渣部15位于所述一级滤芯20的下方。如图1至图2所示,废水流动至一级滤芯20时,质量较大的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沉积至集渣部15,便于废屑的收集。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渣部15可以包括集渣桶,岩屑装满集渣桶后将集渣桶从一级滤腔13中取出后倾倒岩屑,并将清空后的集渣桶再次设置在一级滤腔13中。
[0038]
可选的,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泵3,所述水泵3与所述过滤腔10相连通,以驱动所述过滤腔10中经所述过滤件2过滤后的水从所述出口12排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水泵3通过驱动过滤后的废水从出口12排出,有利于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
[0039]
可选的,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过滤腔10中,所述水泵3的出水管30经所述出口12引出所述过滤腔10。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在过滤腔10中的水泵3避免了占用过滤器1之外的空间,提高了集成化效果。本技术中的水泵3可以通过铅酸蓄电池或者锂电池供电,也可以通过电源线供电,当水泵3通过电源线供电时,电源线从过滤腔10中密封引出后连接电源。
[0040]
可选的,所述锚杆钻机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箱体4,所述过滤器1设置在所述箱体4中。如图3所示,箱体4设置在过滤器1的外侧可对过滤器1起到防护的作用,此外,过滤器1整
体放置于箱体4内还便于过滤器1的搬运。当水泵3为锂电池供电的水泵3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箱体4可以设置成隔爆箱体4结构,以隔绝瓦斯。
[0041]
可选的,所述箱体4上设置有用于挂接管道的挂钩40,所述管道包括所述出水管3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挂钩40可供包括出水管30在内的管道进行挂接和收集,有利于提高管道的收纳和摆放效果。
[0042]
可选的,所述箱体4上设置有供所述箱体4移动的移动件41。移动件41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滚轮42,滚轮42旋转以带动箱体4运动,便于过滤器1随着钻机共同移动,省时省力。
[004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