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3417发布日期:2021-11-16 00:5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属于聚丙烯酰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中,流化床技术以其稳定、灵活简单、经济、安全的特点,占有着相当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流化床是一种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颗粒状固体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过程或是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反应器。常规的流化床底部风机的电机是直接安装在流化床底部,不方便后期检修。工作中流化床末端的鼓风系统送到床内的为自然风,目的是给前段已经烘干的产品物料降温冷却,但是自然风中含有较大的水分,使前段已经烘干的产品物料又变的潮湿,影响后续装袋或粉碎过程。因此,在此申请一种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循环送入到流化床内干燥的冷风,即能提高冷却效率,又能避免产品物料二次变潮,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包括流化床,流化床的壳体顶部设有热风出口,热风出口通过热风管与外部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的外部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箱,热交换箱内部设置有充有冷却介质的冷却盘管,冷却盘管通过保温管连接制冷机;所述的热交换箱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放冷却水的冷凝水管接口,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外部水箱;所述的热交换箱底部通过冷风管与流化床底部的鼓风系统相通。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冷却介质采用冷媒水,通过制冷机循环冷却冷媒水持续带走气流中热量,比自然水冷更加高效。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箱与热风管连接处和与冷风管连接处均设置有除尘布袋。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架,给热交换箱提供支撑,增加结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箱侧面设有冷却盘管出水口和冷却盘管进水口,分别通过保温管连接制冷机的出水口和进水口。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鼓风系统包括若干组由风机向流化床内进行鼓风的风道,分别往床体内送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更好地控制风力大小;所述风机的电机放置在流化床一侧,方便后期检修维护;过滤器通过风机连接到风道一端。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循环送入到流化床内干燥的冷风,即能提高冷却效率,又能避免产品物料二次变潮,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底部风机的电
机放置在流化床一侧,方便后期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4.图中:1、流化床;2、热交换箱;3、热风出口;4、热风管;5、冷却盘管;6、除尘布袋;7、冷风管;8、制冷机;9、风道;10、风机;11、过滤器;12、冷却盘管出水口;13、冷却盘管进水口;14、冷凝水管接口;15、保温管;16、支架;17、外部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包括流化床1,流化床1的壳体顶部设有热风出口3,热风出口3通过热风管4与外部冷却装置17连接;所述的外部冷却装置17包括热交换箱2,热交换箱2内部设置有充有冷却介质的冷却盘管5通过保温管15连接制冷机8;所述的热交换箱2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放冷却水的冷凝水管接口14,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外部水箱;所述的热交换箱2底部通过冷风管7与流化床1底部的鼓风系统相通。
17.冷却介质采用冷媒水,比自然水冷更加高效;热交换箱2与热风管4连接处和与冷风管7连接处均设置有除尘布袋6;热交换箱2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6;热交换箱2侧面设有冷却盘管出水口12和冷却盘管进水口13,分别通过保温管15连接制冷机8的出水口和进水口。
18.鼓风系统包括若干组由风机10向流化床1内进行鼓风的风道9;风机10的电机放置在流化床1一侧,方便后期检修维护;过滤器11通过风机10连接到风道9一端;冷风管7与流化床1底部鼓风系统末端的风道9相通。
19.工作时,产品物料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热气流上升,经热风出口3、热风管4,送入外部热交换箱2内进行冷却;经冷却盘管5冷却后的冷风经过冷风管7、过滤器11、风机10循环回到风道9内,往复循环进行冷却干燥产品物料,使流化床1出口的物料干燥且温度低。热交换箱2内由冷却盘管5内冷媒水带走热量,循环回到制冷机8内释放热量,再循环进入热交换箱2内;热风冷却后产生的冷凝水由热交换箱2底部的冷凝水管排到外部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送入到流化床内干燥的冷风,即能提高冷却效率,又能避免产品物料二次变潮,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底部风机的电机放置在流化床一侧,能够方便后期检修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包括流化床(1),其特征在于:流化床(1)末端的壳体顶部设有热风出口(3),热风出口(3)通过热风管(4)与外部冷却装置(17)连接;所述的外部冷却装置(17)包括热交换箱(2),热交换箱(2)内部设置有充有冷却介质的冷却盘管(5),冷却盘管(5)通过保温管(15)连接制冷机(8);所述的热交换箱(2)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放冷却水的冷凝水管接口(14),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外部水箱;所述的热交换箱(2)底部通过冷风管(7)与流化床(1)底部的鼓风系统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介质采用冷媒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箱(2)与热风管(4)连接处和与冷风管(7)连接处均设置有除尘布袋(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箱(2)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箱(2)侧面设有冷却盘管出水口(12)和冷却盘管进水口(13),分别通过保温管(15)连接制冷机(8)的出水口和进水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风系统包括若干组由风机(10)向流化床(1)内进行鼓风的风道(9);所述风机(10)的电机放置在流化床(1)一侧;过滤器(11)通过风机(10)连接到风道(9)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管(7)与流化床(1)底部鼓风系统末端的风道(9)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丙烯酰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式流化床冷风循环系统,包括流化床,流化床的壳体顶部设有热风出口,热风出口通过热风管与外部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的外部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箱,热交换箱内部设置有充有冷却介质的冷却盘管通过保温管连接制冷机;所述的热交换箱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放冷却水的冷凝水管接口,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外部水箱;所述的热交换箱底部通过冷风管与流化床底部的鼓风系统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送入到流化床内干燥的冷风,即能提高冷却效率,又能避免产品物料二次变潮,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使用效果。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梁 张军 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聚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5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