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8270发布日期:2021-10-30 11:1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的冷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2.钝化剂是汽油、喷气燃料等的添加剂,钝化技术是基于钝化剂中有效组分随原料油进入反应器,在催化剂表面与有害金属发生作用,以减缓和抑制有害金属对催化剂造成的污染,目前钝化剂的生产通常是在反应釜内进行的,在钝化剂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冷热交换装置来进行冷热交换,从而保证钝化剂的生产质量。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钝化剂反应釜冷热交换装置大多数在使用过程中降温的速率较慢,冷热交换时间过长,导致冷热交换的效果较差,造成了钝化剂的生产质量有了明显降低,同时降温的过程中并不均匀,使得冷热交换的效率不高,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4.因此,发明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通过设置冷热交换组件来对反应釜进行冷热迅速交换而提升冷热交换的效果,以解决现有的钝化剂反应釜冷热交换装置大多数在使用过程中降温的速率较慢,冷热交换时间过长,导致冷热交换的效果较差,造成了钝化剂的生产质量有了明显降低,同时降温的过程中并不均匀,使得冷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外侧设有防护壳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外侧设有冷热交换组件,所述冷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一回流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外侧且与反应釜本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回流管位于第一回流管外侧且与防护壳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储水箱位于防护壳体顶部一侧,所述第一储水箱一侧底部与第一连通管固定连接且与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箱位于第一储水箱下方,所述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储水箱一侧与第二连通管固定连接且与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箱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二储水箱内侧底部设有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竖管,所述连通竖管顶部贯穿第一储水箱且与第一储水箱相连通,所述连通竖管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7.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竖杆,多个所述支撑竖杆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竖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8.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底部外侧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防护壳体连接,所述密封盖顶部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所述防护壳体
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
9.优选的,所述限位凸块内侧活动铰接有多个l形卡杆,多个所述l形卡杆和限位卡槽均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l形卡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与限位卡槽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竖板,多个所述支撑竖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竖板底部与反应釜本体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与防护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储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防护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顶部设有限位卡套,所述连通竖管与限位卡套相匹配,所述限位卡套与支撑横板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热交换组件来对反应釜进行冷热迅速交换而提升冷热交换的效果,在对反应釜本体进行冷热交换时,首先通过进水管将冷水加入至第二储存箱内,打开控制阀,然后启动水泵本体通过连通竖管将第二储存箱内的水抽入至第一储存箱内侧,水通过第一连通管分别流入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中,对反应釜本体进行降温,从而进行冷热交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工作人员使用的麻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避免了现有的钝化剂反应釜冷热交换装置大多数在使用过程中降温的速率较慢,冷热交换时间过长,导致冷热交换的效果较差,造成了钝化剂的生产质量有了明显降低,同时降温的过程中并不均匀,使得冷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反应釜本体、2防护壳体、3第一回流管、4第二回流管、5第一储水箱、6第二储水箱、7第一连通管、8第二连通管、9进水管、10水泵本体、11连通竖管、12控制阀、13支撑竖杆、14支撑座、15密封盖、16密封垫、17限位卡槽、18限位凸块、19l形卡杆、20限位卡块、21支撑竖板、22支撑横板、23限位卡套、2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1:
21.参照附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外侧设有防护壳体2,反应釜本体1外侧设有冷热交换组件。冷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回流管3、第二回流管4、第一储水箱5和第二储水箱6。第一回流管3位于反应釜本体1外侧且与反应釜本体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回流管4位于第一回流管3外侧且与防护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回流管3和第二回流管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7。第一储水箱5位
于防护壳体2顶部一侧,第一储水箱5一侧底部与第一连通管7固定连接且与第一连通管7相连通。第二储水箱6位于第一储水箱5下方,第一回流管3和第二回流管4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8。第二储水箱6一侧与第二连通管8固定连接且与第二连通管8相连通,第二储水箱6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9,第二储水箱6内侧底部设有水泵本体10,水泵本体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竖管11,连通竖管11顶部贯穿第一储水箱5且与第一储水箱5相连通,连通竖管1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2。
22.进一步地,防护壳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竖杆13,支撑竖杆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竖杆13呈圆周阵列分布,支撑竖杆1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4,通过支撑座14和支撑竖杆13对防护壳体2和反应釜本体1进行支撑,提升了反应釜本体1在进行钝化剂反应时的稳定性。
23.进一步地,反应釜本体1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5,密封盖15底部外侧设有密封垫16,密封垫16与防护壳体2连接,密封盖15顶部表面开设有限位卡槽17,防护壳体2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18,在旋转密封盖15时,密封盖15与反应釜本体1顶部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而固定,密封盖15外侧底部与密封垫16相互接触,提升了密封盖15的密封性。
24.进一步地,限位凸块18内侧活动铰接有l形卡杆19,l形卡杆19和限位卡槽17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l形卡杆19和限位卡槽17均呈圆周阵列分布,l形卡杆19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20,限位卡块20与限位卡槽17相匹配,在密封盖15拧紧至固定的位置之后,旋转l形卡杆19,l形卡杆19带动限位卡块20运动,限位卡块20运动至限位卡槽17内侧,通过限位卡块20与限位卡槽17相互卡紧,从而将密封盖15卡紧。
25.进一步地,反应釜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竖板21,支撑竖板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竖板21呈圆周阵列分布,支撑竖板21底部与反应釜本体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支撑竖板21对反应釜本体1进行支撑,提升了反应釜本体1在进行反应和冷热交换的稳定性。
26.进一步地,第一储水箱5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22,支撑横板22与防护壳体2固定连接,第二储水箱6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防护壳体2固定连接,控制阀12顶部设有限位卡套23,连通竖管11与限位卡套23相匹配,限位卡套23与支撑横板22固定连接,限位卡套23对连通竖管11进行限位卡紧,从而提升了连通竖管11固定的稳定性。
2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反应釜进行冷热交换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将钝化剂加入至反应釜本体1内侧,旋转密封盖15,密封盖15与反应釜本体1顶部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而固定,密封盖15外侧底部与密封垫16相互接触,密封盖15拧紧至固定的位置之后。然后旋转l形卡杆19,l形卡杆19带动限位卡块20运动,限位卡块20运动至限位卡槽17内侧,将密封盖15卡紧,反应釜本体1对钝化剂进行加热从而提升了钝化剂反应的效率。钝化剂在反应釜本体1内侧需要进行冷热交换时,通过进水管9将冷水加入至第二储存箱内侧,接着打开控制阀12。然后启动水泵本体10,水泵本体10通过连通竖管11将第二储存箱内的冷水抽入至第一储存箱内侧,冷水通过第一连通管7分别流入第一回流管3和第二回流管4中,第一回流管3和第二回流管4均呈环形缠绕的管道对反应釜本体1进行均匀降温,从而进行冷热交换。
28.实施例2:
29.参照附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钝化剂反应釜的冷热交换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
是,防护壳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竖杆13,支撑竖杆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竖杆13呈圆周阵列分布,支撑竖杆1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4,支撑座14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4。
30.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反应釜进行冷热交换的过程中,反应釜本体1对钝化剂进行加热从而提升了钝化剂反应的效率,钝化剂在反应釜本体1内侧需要进行冷热交换时,通过进水管9将冷水加入至第二储存箱内侧,接着打开控制阀12,然后启动水泵本体10,水泵本体10通过连通竖管11将第二储存箱内的冷水抽入至第一储存箱内侧,冷水通过第一连通管7分别流入第一回流管3和第二回流管4中,第一回流管3和第二回流管4均呈环形缠绕的管道对反应釜本体1进行均匀降温,从而进行冷热交换,通过支撑座14和支撑竖杆13对防护壳体2和反应釜本体1进行支撑,提升了反应釜本体1在进行钝化剂反应时的稳定性,且在支撑座14底部设置防滑垫24,增大了支撑座14底部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支撑座14支撑的更加稳定。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