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导管取血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6659发布日期:2021-11-03 14:2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导管取血试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导管取血试管。


背景技术:

2.临床上为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在每一次输血前,必须将患者和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交叉配血,一般患者的血液标本通常用真空采血管采集。但是献血者的血液在被采集后装入密封的血袋,经过血液安全检测并制备成各种血液制品,血液制品袋前端保留一定长度的注满全血经热合的血液导管。
3.因此,在交叉配血时,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来源于注满全血经热合的血液导管,需要将全血从血液导管里面取出再进行检测。目前血站及输血科的技术人员都是直接将血袋最末段的血液导管取下,用剪刀剪开血液导管把血液挤到试管里面,但每天需要检测的样本量大,不能保证剪刀充分消毒后再剪下一人份的血液导管,这样容易污染待检测的血液,影响检测结果,另外由于软管很细,即使剪开血液也不会自动往下流,如果使劲挤就有可能会破坏血液的成分,可能还会洒出血液,造成污染。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安全、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的血液取样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导管取血试管,以解决现有临床上血袋的血液标本取血不方便,以及会污染血液标本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血液导管取血试管,包括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上设有可拆卸的外筒,所述外筒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外筒的内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将外筒分隔成两个空腔,所述底板上固设有针头,所述针头穿设在底板的中心,所述针头一端带尖,一端不带尖,所述针头带尖的一端朝向开口,所述针头的两端均未超出外筒,所述外筒内套设有内筒,所述开口的大小与内筒相配适,所述内筒与外筒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为中通结构,所述内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均匀分布在内筒的内壁上,所述外筒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上盖用于封闭外筒的上端。
8.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第一凸块,所述上盖的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第一凹环,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凹环卡接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下端在外筒内臂上下移动,所述内筒的上端从开口穿出,所述内筒的下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与外筒的内壁抵接,所述内筒在外力的作用下环形挡块可在外筒内上下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试管的试管口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镶嵌有橡胶垫,所述针头不带尖的一端穿过橡胶垫与试管内部连通,取下针头后,所述橡胶垫上针头的针孔会自动闭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试管的下端为带有弹性的橡胶制成。
12.进一步的,所述试管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第二凸块,所述外筒的下端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第二凹环,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二凹环卡接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的第一凹环与第二凸块相配适,可以卡接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和外筒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15.本实用新型包括试管,在试管上设置外筒和内筒,在外筒上设置针头,将血液导管从内筒穿出到达针头,利用针头的尖端刺破血液导管并使血液从针头流入试管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在取血的时候污染血液或者工作人员,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筒和外筒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筒和上盖的拆分图。
20.图中:试管1、外筒2、开口3、底板4、针头5、内筒6、凸起7、上盖8、第一凸块9、第一凹环10、环形挡块11、固定环12、橡胶垫13、第二凸块14、第二凹环15。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说明书附图1

4,一种血液导管取血试管1,包括试管1,所述试管1上设有可拆卸的外筒2,所述外筒2的上端设有开口3,所述外筒2的内部设有底板4,所述底板4将外筒2分隔成两个空腔,所述底板4上固设有针头5,所述针头5穿设在底板4的中心,所述针头5一端带尖,一端不带尖,所述针头5带尖的一端朝向开口3,所述针头5的两端均未超出外筒2,所述外筒2内套设有内筒6,所述开口3的大小与内筒6相配适,所述内筒6与外筒2滑动连接,所述内筒6为中通结构,所述内筒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凸起7,所述凸起7均匀分布在内筒6的内壁上,所述外筒2的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8,上盖8用于封闭外筒2的上端。
22.所述外筒2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第一凸块9,所述上盖8的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第一凹环10,所述第一凸块9与第一凹环10卡接固定。利用第一凸块9与第一凹环10卡接固定外筒2和上盖8,拆取更方便,设置上盖8可以保证外筒2和内筒6不使用时不被污染。
23.所述内筒6的下端在外筒2内上下移动,所述内筒6的上端从开口3穿出,所述内筒6的下端沿圆周方向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形挡块11,所述环形挡块11与外筒2的内壁抵接,所述内筒6在外力的作用下环形挡块11可在外筒2内上下移动。设置可在外力作用下在外筒2内上下移动的内筒6,由于血液导管有一定的柔软性,将血液导管放置在内筒6内并利用凸起7卡住,再推动内筒6靠近针头5,可以控制刺破血液导管的力度,保证血液导管被刺破。
24.所述试管1的试管1口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上镶嵌有橡胶垫13,所述针头5不带尖的一端穿过橡胶垫13与试管1内部连通,取下针头5后,所述橡胶垫13上针头5的针孔会自动闭合。设置与试管1口螺纹连接的固定环12,固定环12内镶嵌橡胶垫13,当不需要橡胶垫13密封的时候可以旋转固定环12取下,而且橡胶垫13是固定的,在取下外筒2的时候针头5会从橡胶垫13上拔出,也不用担心橡胶垫13跟随针头5被拔落,另外,橡胶垫13
可以自动闭合,在拔掉针头5后,针孔会自动闭合,使试管1保持密封状态,避免在取血后污染试管1内的血液。试管1的下端为带有弹性的橡胶制成,在取血之前可以先挤压试管1,再刺破血液导管,利用负压快速的将血液导管里面的血液吸到试管1内,使用方便、快捷。所述试管1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第二凸块14,所述外筒2的下端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第二凹环15,所述第二凸块14与第二凹环15卡接固定。外筒2与试管1利用第二凸块14和第二凹环15卡接固定,可以方便的取下外筒2,使用更方便。
25.所述上盖8上的第一凹环10与第二凸块14相配适,可以卡接固定。第一凹环10与第二凸块14也可以卡接固定,取下外筒2后,上盖8可以直接与试管1卡接固定,保证试管1的卫生,减少污染。
26.所述内筒6和外筒2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内筒6和外筒2使用透明材质,方便在固定血液导管的时候判断血液导管的位置,以及刺破血液导管后血液在血液导管内的残留情况。
27.当需要取血时,首先取下上盖8,第一凹环10与第一凸块9分离,拉动内筒6向上移动,环形挡块11在外筒2的内壁上向上滑动,直至环形挡块11的上端面与开口3的下端面抵接,将血液导管插入内筒6,推动血液导管,直至血液导管的下端与内筒6的下端持平,由于内筒6和外筒2都是透明的,可以直接看到血液导管的位置,内筒6内设置的凸起7可以卡住血液导管,从而固定血液导管;然后一手挤压试管1的下端,另一只手向下推动内筒6,环形挡块11在外筒2的内壁上向下滑动,直至环形挡块11的下端面与底板4的上端面抵接,由于针头5的带尖的一端是突出底板4的,因此在向下推动内筒6的过程中针尖刺破血液导管并深入血液导管内,此时松开挤压的试管1,利用试管1内的负压直接将血液导管内的血液从针头5吸入试管1内,取血完毕。因为血液导管有一定的柔软性,利用内筒6和凸起7可以很好的固定血液导管,防止在刺破血液导管的时候血液导管发生变形而不能刺破的血液导管。
28.取完血后,向上拔起外筒2,此时第二凸起7和第二凹环15分离,拔起外筒2的同时,针头5也随之从橡胶垫13内拔出,针头5的两端均未超出外筒2,在扔外筒2的时候不用担心针头5的两端挂到工作人员而造成二次污染;由于橡胶垫13可以自动闭合,在拔出针头5后留下的针孔也可以自动闭合保证试管1的密封,同时还可以将上盖8盖在试管1上,第二凸块14和第一凹环10卡接固定,双重保护。
29.当需要给试管1里面的血液加试剂的时候,可以旋转固定板,直接将固定板和橡胶垫13取下,即可向试管1内加试剂,加完后还可以将固定板旋回试管1上,保持试管1的密封。
30.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