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1452发布日期:2022-01-05 10:3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激振器的支架通常是通过将分度柱塞插入固定部中,来进行固定以及定位。然而,当分度柱塞销损坏且未插入孔中时,则有脱落的危险。另外,由于插入过程是由操作员手动进行的,所以当插入未完成或有灰尘等而不能进行插入时,则分度柱塞的销钉不会穿入孔部,进而有脱落的危险。
3.现有技术文献1公开了一种连接机构,在该连接机构中,将导轨的凸部与地面平行地安装在保持器的槽内,并且将施涂器固定在照射头上。轨道设置有与柱塞卡合的凹槽,并且设置有沿轨道的行进方向连接到凹槽的凹口。
4.在所述连接机构中,由于轨道与地面平行,因此即使在活塞由于灰尘等而与柱塞卡合之前,即使轨道不前进,施涂器也不会脱落,但是当导轨和支座位于垂直方向上的情况时,如果柱塞无法与凹槽卡合,则施涂器可能会有脱落的危险。
5.[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第平03

052409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可靠度。
[000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固定部以及夹具。固定部设置于装置上,具有固定面。夹具包括:保持部,在夹具的一端保持工件;以及连接部,在夹具的另一端,连接部与固定部连接,并具有连接面。固定面与连接面彼此相向,且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平行。固定部,包括:凹槽,设置在固定部的两端;孔部,设置有两个,并设置在固定面;以及倾斜部,相对于固定面,以使得固定部的端部侧的厚度从孔部的端部朝向固定部的端部变薄的方式倾斜。连接部,包括:柱塞,设置有两个,分别具有销,销从连接面突出并且能够在柱塞的轴向上前进和后退,销在连接面上分别与孔部卡合;钩部,与固定部的凹槽卡合;以及凸缘部,与固定部的下端面接触,下端面与固定部的凹槽正交。其中,固定部的孔部的其中一个为长孔,且长孔的长边方向与凹槽平行。
[0010]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中,。
[0011]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
图1a与图1b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在安装前后的示意图;
[0013]
图2a至图2c分别是图1b所示的连接结构在线a

a’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4]
图3a至图3c分别是图1b所示的连接结构在线b

b’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0016]
100:连接结构;
[0017]
110:固定部;
[0018]
111:凹槽;
[0019]
112:孔部;
[0020]
112a:第一孔部;
[0021]
112b:第二孔部;
[0022]
113:倾斜部;
[0023]
120:夹具;
[0024]
130:保持部;
[0025]
140:连接部;
[0026]
141:柱塞;
[0027]
141a:第一柱塞;
[0028]
141b:第二柱塞;
[0029]
142:钩部;
[0030]
143:凸缘部;
[0031]
s110:固定面;
[0032]
s140:连接面;
[0033]
a

a’、b

b’:线;
[0034]
d:检查装置;
[0035]
dg:垂直方向;
[0036]
pn:销;
[0037]
w: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图1a与图1b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00在安装前后的示意图,图2a至图2c分别是图1b所示的连接结构100在线a

a’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a至图3c分别是图1b所示的连接结构在线b

b’的横截面示意图。以下将以图1a至图3b说明连接结构100的具体结构。
[0039]
请参考图1a至图3b,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用于将保持工件w的夹具120连接至检查装置d的加振器。举例而言,检查装置d可通过加振器来施加振动并藉此通过工件w利用压制的板材振动来发现板材中的裂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0040]
具体而言,如图1a与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包括固定部110以及夹具120,夹具120包括保持部130以及连接部140。固定部110设置于检查装置d上,具有固定面s110。夹具120的保持部130在夹具120的一端保持工件w,且在夹具120的另一端,夹具120的连接部140与固定部110连接,并具有连接面s140。固定面s110与连接面s140彼此相向,且在垂直方向dg上彼此平行。
[0041]
进一步而言,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10包括:凹槽111、孔部112以及
倾斜部113。凹槽111设置在固定部110的两端。孔部112设置有两个,包括第一孔部112a与第二孔部112b,皆设置在固定面s110,相对于固定部110的固定面s110凹陷。并且,孔部112的其中一个(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二孔部112b)为长孔,且长孔的长边方向与凹槽111的延伸方向平行。倾斜部113相对于固定面s110以使得固定部110的端部侧的厚度从形成为长孔的其中一个孔部112的端部朝向固定部110的端部变薄的方式倾斜。
[0042]
另一方面,如图1a与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0包括:柱塞141、钩部142以及凸缘部143。在本实施例中,柱塞141例如为分度柱塞141,且设置有两个,包括第一柱塞141a与第二柱塞141b,其中第一柱塞141a用于进行定位,第二柱塞141b用于防止脱落。
[0043]
并且,如图2a至图3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柱塞141a与第二柱塞141b分别具有销pn,且第一柱塞141a的销pn与第二柱塞141b的销pn从连接面s140突出并且能够在柱塞141的轴向上前进和后退。进一步而言,在将夹具120安装至连接结构100的固定部110时,连接部140的钩部142沿着凹槽111的延伸方向进行安装,并与固定部110的凹槽111卡合,即,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11的延伸方向为夹具120的安装方向。并且,如图2a与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夹具120安装至连接结构100的固定部110时,由于第一柱塞141a的销pn与第二柱塞141b的销pn能够在柱塞141的轴向上前进和后退,因此,固定部110的倾斜部113能够以一定角度压下第一柱塞141a的销pn与第二柱塞141b的销pn,并且当第一柱塞141a的销pn与第二柱塞141b的销pn被移动至孔部112的第一孔部112a与第二孔部112b之处时,如图2b与图3b所示,第一柱塞141a的销pn与第二柱塞141b的销pn能够再次凸出,而分别在连接面s140上与孔部112的第一孔部112a与第二孔部112b进行卡合。如此,如图2b与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完成时,凸缘部143能够与固定部110的下端面接触,且下端面与固定部110的凹槽111正交。
[0044]
并且,如图2c与图3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对应的柱塞141与孔部112的设置,即便在用于进行定位的第一柱塞141a对于第一孔部112a的插入未完成或因有灰尘等不能进行对于第一孔部112a的插入而保持缩回状态时,用于防止脱落的第二柱塞141b仍能与形成为长孔的第二孔部112b进行卡合,而能防止脱落的危险。
[0045]
并且,相对于两个皆形成为圆孔的孔部11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孔部112b形成为长孔,因此拆卸过程可较为省力。举例而言,对于具有两个皆形成为圆孔的孔部112的连接结构100,在拆卸时需要同时拉动两个柱塞141以将其卸下,而需要施加相较于拉下单个柱塞141时的两倍的力。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孔部112b形成为长孔,因此,可以通过先后拉动第一柱塞141a与第二柱塞141b而使其依序自对应的孔部112中脱出。例如,可先通过拉动用于进行定位的第一柱塞141a,并抬起检查装置d,如此,可使第一柱塞141a的销pn先从第一孔部112a脱出,因此不必继续拉动第一柱塞141a,接着,然后拉起并抬高第二柱塞141b,而可以容易进行拆卸的过程。
[0046]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中,通过两个对应的柱塞与孔部的设置,以及使其中一个孔部(即第二孔部)形成为长孔的配置,即便在用于进行定位的第一柱塞对于第一孔部的插入未完成或因有灰尘等不能进行对于第一孔部的插入而保持缩回状态时,用于防止脱落的第二柱塞仍能与形成为长孔的第二孔部进行卡合,而能防止脱落的危险,进而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可靠度。
[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