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1648发布日期:2021-11-15 23: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接触法硫酸生产过程中,对硫酸循环槽内酸浓的调节,一般是通过每间隔一小时在循环槽内取硫酸进行化验硫酸浓度,根据化验结果人工手动调节加水阀门,来实现对硫酸浓度稳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控制。这种控制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操作人员在不安全环境中出现的时间长而且频次多,同时由于手动调节加水阀门存在误差较大、随意性强,容易造成工艺波动,使酸浓不稳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现有的技术给硫酸装置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带来隐患。
3.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200820225591.2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调节硫酸浓度的装置,该专利设置酸浓分析仪和在稀释剂管线上设置有电磁阀,并且通过这两者电信号连接达到控制加入稀释剂的量的目的,从而实现对硫酸浓度稳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控制。
4.但是,在调节浓硫酸浓度时,加入稀释剂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温度升高,进一步的使稀释剂蒸发和促进浓硫酸挥发,从而造成物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能够控制调节浓硫酸浓度的前提下,达到降低稀释剂蒸发和促进浓硫酸挥发量,减少物料浪费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吸收塔、循环槽和循环泵,还包括稀释剂一管和制冷器,所述稀释剂管与制冷器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制冷器的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稀释剂二管,并且稀释剂二管的出料端置于循环槽底部;所述循环槽的出料口与制冷器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制冷器的第二出料口与循环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料口与吸收塔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连接。
8.进一步地,稀释剂一管上串联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电磁阀。
9.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与吸收塔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酸浓分析仪,所述酸浓分析仪与电磁阀电信号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酸浓分析仪的进液口与循环泵和吸收塔之间的管线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酸浓分析仪的出液口与循环槽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器用于对稀释剂和硫酸溶液均制冷。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在系统中设置制冷器,能够有效的降低加入稀释剂的温度,从而达
到中和调节浓硫酸浓度时释放的热量,降低稀释剂蒸发和促进浓硫酸挥发量;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器降低进入循环泵的硫酸溶液温度,防止硫酸溶液温度过高影响循环泵和酸浓分析仪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标:1

吸收塔;2

循环槽;3

循环泵;4

稀释剂一管;5

电磁阀;6

酸浓分析仪;7

制冷器;701

第一进料口;702

第一出料口;703

第二进料口;704

第二出料口;8

稀释剂二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的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所示,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吸收塔1、循环槽2和循环泵3,还包括稀释剂一管4和制冷器7,所述稀释剂管与制冷器7的第一进料口701连接,所述制冷器7的第一出料口702连接有稀释剂二管8,并且稀释剂二管8的出料端置于循环槽2底部,有效的降低加入稀释剂的温度,从而达到中和调节浓硫酸浓度时释放的热量,制冷器7降低稀释剂蒸发和促进浓硫酸挥发量;所述循环槽2的出料口与制冷器7第二进料口703连接,所述制冷器7的第二出料口704与循环泵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料口与吸收塔1连接,制冷器7降低进入循环泵3的硫酸溶液温度,防止硫酸溶液温度过高影响循环泵3和酸浓分析仪6的正常工作。
2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于稀释剂,为了能够确保混合均匀,所以将稀释剂二管8的出料端置于循环槽2底部。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可采用稀硫酸或清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23.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冷器7中,所述第一进料口701与第一出料口702连接,第一进料口701到第一出料口702的过程中,制冷器7对稀释剂制冷;所述第二进料口703与第二出料口704连接,在第二进料口703到第二出料口704的过程中,制冷器7对硫酸溶液制冷。
24.在本实施例中,稀释剂一管4上串联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电磁阀5,电磁阀5的开度决定加入稀释剂的流量,进一步控制加入稀释剂的量。
2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自动控制调节硫酸浓度,所述循环泵3与吸收塔1之间的
管线上连接有酸浓分析仪6,所述酸浓分析仪6与电磁阀5电信号连接。
26.进一步的,所述酸浓分析仪6与电磁阀5之间设有控制器,酸浓分析仪6将测得的硫酸浓度的数字化数据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将测得的数据与预设值比较,从而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磁阀5的开度。
2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酸浓分析仪6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的,而循环泵3与吸收塔1之间的管线在循环泵3作用下流速大,雷诺系数大,流动状态紊乱,不方便测量,为了酸浓分析仪6能够准确测量硫酸溶液浓度,所述酸浓分析仪6的进液口与循环泵3和吸收塔1之间的管线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酸浓分析仪6的出液口与循环槽2连接。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器7用于对稀释剂和硫酸溶液均制冷。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吸收塔(1)、循环槽(2)和循环泵(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稀释剂一管(4)和制冷器(7),所述稀释剂管与制冷器(7)的第一进料口(701)连接,所述制冷器(7)的第一出料口(702)连接有稀释剂二管(8),并且稀释剂二管(8)的出料端置于循环槽(2)底部;所述循环槽(2)的出料口与制冷器(7)第二进料口(703)连接,所述制冷器(7)的第二出料口(704)与循环泵(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料口与吸收塔(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701)与第一出料口(702)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703)与第二出料口(70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稀释剂一管(4)上串联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电磁阀(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3)与吸收塔(1)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酸浓分析仪(6),所述酸浓分析仪(6)与电磁阀(5)电信号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浓分析仪(6)的进液口与循环泵(3)和吸收塔(1)之间的管线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酸浓分析仪(6)的出液口与循环槽(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7)用于对稀释剂和硫酸溶液均制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硫酸浓度的控制系统,属于化工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吸收塔、循环槽和循环泵,还包括稀释剂一管和制冷器,所述稀释剂管与制冷器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制冷器的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稀释剂二管,并且稀释剂二管的出料端置于循环槽底部;所述循环槽的出料口与制冷器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制冷器的第二出料口与循环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料口与吸收塔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能够控制调节浓硫酸浓度的前提下,达到降低稀释剂蒸发和促进浓硫酸挥发量,减少物料浪费的目的。减少物料浪费的目的。减少物料浪费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雷洪才 罗林全 张攀 江跃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枝花市荣昌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