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9201发布日期:2021-12-04 10:0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2.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具有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等一系列的优点。
3.但现有的医务人员在进行肠内营养剂配置时,需要手动将食材研磨成颗粒状,然后将研磨完成后的食材从器皿中倒出,用水搅拌均匀并进行存储,这种研磨方式,一方面费时费力,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在食材研磨完成后倒出的过程中,食材粉末易触碰到其他物体,从而使食材受到污染,当患者食用受到污染的肠内营养液时,患者肠胃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研磨方式费时费力及研磨后配置成的营养液易受到污染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主体下端同轴设有与主体连通的搅拌盒,搅拌盒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轮,主体内设有左右轴向的研磨盒,主体上侧壁上铰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研磨盒内的研磨轮,搅拌盒下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腰形环,研磨轮前后两端分别经拉绳与腰形环连接,腰形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齿条,搅拌盒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倾斜板的设置,便于食材落入研磨盒内,从而使研磨轮对食材进行充分研磨,电机、腰形环与拉绳的设置,使研磨轮可以自动的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对食材进行研磨的过程,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搅拌盒、转轴与搅拌轮的设置,便于在研磨过后直接对肠内营养液进行搅拌配置,减少了医务人员将食材从研磨盒内转移出来的过程,防止了在转移的过程中因触碰到其他物体而对食材造成污染问题的发生,取用块的设置,便于对肠内营养液进行取用存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1,主体1下端同轴设有与主体1连通的搅拌盒7,搅拌盒7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轮9,主体1内设有左右轴向的研磨盒3,主体1上侧壁上铰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研磨盒3内的研磨轮4,搅拌盒7下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腰形环11,研磨轮4前后两端分别经拉绳12与腰形环11连接,腰形环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齿条,搅拌盒7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5。
13.为了使主体1与搅拌盒7连通,所述的主体1下端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送液孔17,研磨盒3下端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连接孔。
14.为了使搅拌轮9可转动,所述的搅拌盒7下端同轴设有放置盒10,放置盒10内同轴设有电机16,电机16经转轴8与搅拌轮9固定连接。
15.为了更好的对食材进行研磨,所述的研磨轮4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辅助轮5。
16.为了便于不完全齿轮15的转动,所述的转轴8上同轴设有主齿轮13,不完全齿轮15上设有与主齿轮13啮合的副齿轮14。
17.为了便于本装置的使用,所述的研磨盒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内低外高的倾斜板2,主体1上端开设有送料孔18,送料孔18内紧密连接有塞子,主体1上端设有进水口19,搅拌盒7上内外贯通的取用孔,取用孔内拆卸连接有取用块20。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将塞子送料孔18内取下,将食材通过送料孔18投放至主体1内;
19.医务人员启动电机16,电机16带动主齿轮13进行顺时针转动,主齿轮13带动副齿轮14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副齿轮14带动其上的不完全齿轮15进行逆时针转动,左侧的不完全齿轮15首先与齿条进行啮合,在齿条的作用下腰形环11向前移动,在拉绳12的作用下研磨轮4向后摆动,同时研磨轮4带动辅助轮5进行转动,对食材进行研磨,当左侧的不完全齿轮15与齿条脱离啮合时,右侧的不完全齿轮15与齿条进行啮合,此时腰形环11向后移动,在拉绳12的作用下研磨轮4向前摆动,随着电机16的不断转动,食材被逐渐研磨,当食材颗粒足够小时,食材颗粒从研磨盒3内落下;
20.当研磨一段时间后,医务人员通过进水口19向主体1内进行注水,水流将研磨完成的颗粒通过送液孔17流入搅拌盒7内,在电机16的作用下搅拌轮9对水及研磨颗粒进行充分搅拌;
21.当搅拌完成后医务人员取下取用块20通过取用孔对肠内营养液进行取用。
22.本实用新型中主体1、搅拌盒7均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对主体1内食材的研磨情况及搅拌盒7内食材的搅拌状态进行观察。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倾斜板的设置,便于食材落入研磨盒内,从而使研磨轮对食材进行充分研磨,电机、腰形环与拉绳的设置,使研磨轮可以自动的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对食材进行研磨的过程,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搅拌盒、转轴与搅拌轮的设置,便于在研磨过后直接对肠内营养液进行搅拌配置,减少了医务人员将食材从研磨盒内转移出来的过程,防止了在转移的过程中因触碰到其他物体而对食材造成污染问题的发生,取用块的设置,便于对肠内营养液进行取用存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下端同轴设有与主体(1)连通的搅拌盒(7),搅拌盒(7)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轮(9),主体(1)内设有左右轴向的研磨盒(3),主体(1)上侧壁上铰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研磨盒(3)内的研磨轮(4),搅拌盒(7)下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腰形环(11),研磨轮(4)前后两端分别经拉绳(12)与腰形环(11)连接,腰形环(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齿条,搅拌盒(7)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下端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送液孔(17),研磨盒(3)下端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盒(7)下端同轴设有放置盒(10),放置盒(10)内同轴设有电机(16),电机(16)经转轴(8)与搅拌轮(9)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轮(4)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辅助轮(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8)上同轴设有主齿轮(13),不完全齿轮(15)上设有与主齿轮(13)啮合的副齿轮(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盒(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内低外高的倾斜板(2),主体(1)上端开设有送料孔(18),送料孔(18)内紧密连接有塞子,主体(1)上端设有进水口(19),搅拌盒(7)上内外贯通的取用孔,取用孔内拆卸连接有取用块(20)。

技术总结
一种肠内营养研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研磨方式费时费力及研磨后配置成的营养液易受到污染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主体下端同轴设有与主体连通的搅拌盒,搅拌盒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轮,主体内设有左右轴向的研磨盒,主体上侧壁上铰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研磨盒内的研磨轮,搅拌盒下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腰形环,研磨轮前后两端分别经拉绳与腰形环连接,腰形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齿条,搅拌盒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