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0944发布日期:2021-12-04 10:5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指将使用后废弃的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者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所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工厂等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水不能直接排入到水体的内部,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排放要求。现有技术一般是向水体的内部加入污水处理药剂,最常用的是絮凝剂,然后通过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时,过滤的速度较慢,从而受制于过滤网的过滤的效率,使得总体的处理速度变慢,从而降低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过滤的速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有絮凝反应池,以及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相连通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过滤桶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桶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搅拌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过滤桶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搅拌板进行转动,使得搅拌板带动位于过滤桶内部的污水进行转动,使得液体自过滤桶侧壁的过滤孔中甩出,且较大的颗粒被留在过滤桶的内部,从而实现过滤的效果,且通过搅拌板的快速转动,使得分离的速度更快,从而提高过滤的速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8.可选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有位于所述过滤桶的内侧顶壁转动连接的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搅拌板固定连接,所述刮板与所述过滤桶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过滤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搅拌板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箱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承接板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承接板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搅拌板和刮板向下移动,刮板与过滤桶的侧壁抵接滑动,从而通过刮板对过滤桶的侧壁进行清理,使得留存在过滤桶内部的较大的杂质能够自过滤桶的底部开口排出。
10.可选的,所述刮板与所述过滤桶的侧壁抵接且相对滑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刮板与过滤桶的侧壁抵接,使得第一驱动件带动刮板进行转动时,能够通过刮板将过滤桶的侧壁进行清理,减少由于杂质过多对过滤孔造成的堵塞,从而降低整体的过滤速度。
12.可选的,所述絮凝反应池的上方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连通有药箱,所述水
管的底端沿着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水管相连通,所述水管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水管移动的驱动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管将位于药箱内部的药液流动到絮凝反应池的内部,从而使得药液的喷洒更加均匀,位于絮凝反应池内部的污水能够更好的与药液进行反应,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位于水管下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轴线与所述水管相垂直设置的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与所述水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往复丝杠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往复丝杠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水管的另外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往复丝杠轴线平行设置的光杆,所述光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滑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往复丝杠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沿着往复丝杠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使得水管沿着往复丝杠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位于水管内部滴出的药液能够在絮凝反应池的内部分布的更加均匀,使得污水与药液的反应效果更好,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水管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沿着所述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杆随着水管的相对移动,使得搅拌杆能够对污水进行搅动,药液与污水之间的混合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药液与污水之间处理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沉淀池设置有多个。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沉淀池的沉淀处理时间较长,而絮凝反应池的处理时间较短,从而通过设置多个沉淀池使得从絮凝反应池内部排出的液体能够进入到不同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加快了处理的效率,使得絮凝反应池能够快速的对下一次的污水进行处理。
20.可选的,所述沉淀池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直排管,所述直排管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会产生分层,密度较大的杂质会位于沉淀池的底部,且密度较小的液体会在沉淀池的上层,从而通过直排管能够将液体直接排出,从而减少过滤结构的处理时间,加快沉淀池的处理速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搅拌板进行转动,使得搅拌板带动位于过滤桶内部的污水进行转动,使得液体自过滤桶侧壁的过滤孔中甩出,且较大的颗粒被留在过滤桶的内部,从而实现过滤的效果,且通过搅拌板的快速转动,使得分离和速度更快,从而提高过滤的速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24.2.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承接板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搅拌板和刮板向下移动,刮板与过滤桶的侧壁抵接滑动,从而通过刮板对过滤桶的侧壁进行清理,使得留存在过滤桶内部的较大的杂质能够自过滤桶的底部开口排出。
25.3.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往复丝杠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沿着往复丝杠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使得水管沿着往复丝杠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使得位于水管内部滴出的药液能够在絮凝反应池的内部分布的更加均匀,使得污水与药液的反应效果更好,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加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过滤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过滤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过滤桶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絮凝反应池;2、加药组件;21、支撑板;211、下药孔;22、水管;221、喷头;222、搅拌杆;23、药箱;24、往复丝杠;241、第一转动电机;25、光杆;3、沉淀池;31、直排管;32、排污管;4、连通管路;41、主出水管;411、水泵;42、进水管;421、阀门;5、过滤结构;51、排水箱;511、隔板;5111、连通口;512、过滤腔;513、收集腔;52、过滤桶;521、过滤孔;53、连接板;531、第二转动电机;54、驱动轴;55、转动套;551、驱动孔;56、搅拌板;57、刮板;58、承接板;59、液压缸;51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污水处理池。参照图1、图2,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有絮凝反应池1,位于絮凝反应池1的上方设置有加药组件2,通过加药组件2对絮凝反应池1的内部加药进行絮凝反应。位于絮凝反应池1的一侧设置有三个沉淀池3,沉淀池3与絮凝反应池1通过连通管路4相连通,且位于沉淀池3背离絮凝反应池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结构5,通过过滤结构5将沉淀池3内部沉淀后的杂质进行过滤。
34.加药组件2包括有沿着位于絮凝反应池1顶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板21,位于支撑板21的上方水平固定连接的水管22,位于水管22的底部沿着水管2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喷头221,喷头221与水管22相连通。支撑板21相对于喷头221的位置开设有下药孔211,使得喷头221喷出的药剂能够通过下药孔211进入到絮凝反应池1的内部。
35.位于水管22的底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杆222,搅拌杆222竖直设置,且搅拌杆222伸入到絮凝反应池1的内部。支撑板21相对于水管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药箱23,药箱23与水管22之间相连通。位于药箱23的内部填充有用于絮凝反应的药剂。使得药剂能够通过水管22进入到喷头221的内部,且通过喷头221朝向絮凝反应池1内部进行喷药。
36.支撑板21的下方位于水管22的一端端头处设置有往复丝杠24,往复丝杠24的轴线与水管22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往复丝杠24水平设置,支撑板21与往复丝杠24之间螺纹连接,絮凝反应池1的顶壁位于往复丝杠24的一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241,第一转动电机241的电机轴与往复丝杠24之间同轴且固定连接。
37.支撑板21相对于水管22的另外一端滑动连接有光杆25,光杆25的轴线与往复丝杠24的轴线平行设置。通过第一转动电机241带动往复丝杠2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水管22沿着往复丝杠24的轴线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
38.连通管路4包括有与絮凝反应池1相连通的主出水管41,位于主出水管41背离絮凝反应池1的一端设置有三个分别与沉淀池3相连通的进水管42,进水管42与主出水管41相连通。且位于主出水管41的管身上固定设置有水泵411,通过水泵411将位于絮凝反应池1内部的污水抽入到主出水管41的内部,且朝向进水管42的一侧移动。位于每个进水管42的管身
上分别设置有阀门421,通过阀门421控制污水时候进入相对应的沉淀池3的内部。由于沉淀池3的沉淀时间较长,所以通过设置多个沉淀池3使得絮凝反应池1内部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快速排出,从而进行下一次污水处理。
39.位于沉淀池3背离絮凝反应池1的一侧的中部水平设置有直排管31,直排管31能够将沉淀池3沉淀后的位于上面的液体直接排除,从而将杂质留存在沉淀池3的内部,供后续的过滤结构5进行过滤。位于直排管31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32,排污管32的一端与沉淀池3相连通,且另外一端与过滤结构5相连。
40.参照图3、图4,过滤结构5包括有位于沉淀池3背离絮凝反应池1一侧的排水箱51,位于排水箱5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511,通过隔板511将排水箱51分为位于上方的过滤腔512以及位于下方的收集腔513。
41.位于过滤腔51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桶52,过滤桶52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且过滤桶52的上下两端开口设置,位于过滤桶5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过滤孔521,排污管32与过滤桶52的侧壁相连通,使得位于沉淀池3内部沉淀后的杂质能够排入到过滤桶52的内部。
42.参照图4、图5,位于过滤桶52的顶壁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板53,位于连接板53的上方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531,第二转动电机531的电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驱动轴54,驱动轴54的水平截面为六边形,且位于驱动轴54的外侧套设有转动套55,转动套55相对于驱动轴54的位置开设有与驱动轴54截面相同的驱动孔551,驱动轴54伸入到驱动孔551的内部且滑动连接。
43.位于转动套5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板56,搅拌板56为矩形结构,且搅拌板56与过滤桶52的侧壁相抵接且相对滑动,从而通过第二转动电机531带动驱动轴5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套55随着驱动轴54进行转动,使得搅拌板56进行转动,对位于过滤桶52内部的沉淀物进行搅拌且将污水自过滤孔521甩出。
44.位于过滤桶52的内部顶壁水平转动连接有刮板57,刮板57为圆形结构且刮板57位于连接板53的下方,搅拌板56、转动套55均和刮板57之间固定连接且刮板57与驱动轴54之间相对滑动连接
45.位于隔板511相对于过滤桶52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口5111,连通口5111的形状与过滤壳的竖直投影相同,且位于连通口51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承接板58,承接板58将过滤桶52的底壁封闭且相对转动连接,承接板58与搅拌板56、转动套55之间固定连接。
46.位于收集腔513的内部相对于过滤桶52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液压缸59,液压缸59竖直设置,且液压缸59的液压杆与承接板58转动连接。通过液压缸59的液压杆缩回,带动过滤桶52的底壁随着液压缸59的液压杆移动,进而带动承接板58、刮板57、搅拌板56和转动套55向下移动,通过刮板57对过滤桶52的内侧侧壁进行清理,从而将位于过滤桶52内部的杂质推动到垃圾箱的内部,便于操作人员的清理。
47.位于排水箱51的一侧侧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水管510,出水管510位于隔板511的上方,通过出水管510能够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排出。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池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水管22将药箱23内部的药剂滴入到絮凝反应池1的内部,使得位于絮凝反应池1内部的污水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污水通过主出水管41和进水管42排入到沉淀池3的内部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液体通过直排管31直接排出,沉淀物通过排污管32进入到过滤桶52的内部,且通过第二转动电机531带动驱动轴
5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套55进行转动,最终带动搅拌板56进行转动,使得位于过滤桶52内部的沉淀物的水分自过滤壳的内部甩出,通过液压缸59的液压杆缩回,带动刮板57向下移动,从而将位于过滤桶52内部的杂质排入到收集腔513的内部。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