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8823发布日期:2022-01-12 02:1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二甲基硫醚生产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投料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二甲基硫醚的反应设备中甲醇采用汽化器将甲醇汽化,汽化器采用的立式列管换热器,由于其换热面积固定,甲醇的汽化量有限,无法达到硫醚反应器设定的投料量,从而影响二甲基硫醚的产量。
3.当投料量达到适量时,反应开始放热,系统温度逐渐上升,传统方法通过熔盐与蒸汽进行换热,使熔盐温度下降后带动系统温度下降,从而控制反应温度。该方法由于熔盐与蒸汽的温差较大,在控制设备温度上难度较大,对设备损害也比较严重,给生产增加了很大的阻力,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混合气管道与熔盐预热器连接,汽化器与熔盐预热器连接,熔盐预热器与熔盐槽连接,熔盐槽经过上料泵与硫醚反应器连接。
5.熔盐预热器上还连接有甲醇吸收塔进料管,甲醇吸收塔与汽化器连接。
6.硫醚反应器与熔盐预热器连接。
7.上述装置的技术构思是硫化氢和二硫化碳混合气与气态甲醇进入熔盐预热器管层中,通过熔盐预热器壳层中的熔盐进行加热,当加热后的气体进入硫醚反应器发生反应后会放出大量的热能,从而使系统温度升高,现将液态甲醇从甲醇吸收塔通过泵打入到熔盐预热器中,通过分布器均匀的进入到熔盐预热器管层,通过壳层中熔盐将其汽化,吸收熔盐的热量,从而降低熔盐温度,降低系统温度,减轻汽化器的负荷,同时也增加了硫醚反应器中甲醇的投料量。
8.所述液态甲醇进熔盐预热器在预热器内装有分布器,能有效的将液态甲醇均匀的分布于预热器内部,防止液态甲醇成股,造成局部温差大,损伤设备。
9.本实用新型不仅利用反应放热,将液态甲醇汽化,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增加了甲醇的投料量,提升了二甲基硫醚的产量,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耗损。
附图说明
10.图1为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结构图。其中,1、熔盐槽;2、硫醚反应器;3、熔盐预热器;4、汽化器;5、甲醇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11.实施例1
12.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混合气管道与熔盐预热器3连接,汽化器4与熔盐预热器3连接,熔盐预热器3与熔盐槽1连接,熔盐槽1经过上料泵与硫醚反应器2连接。熔盐预热器3上还连接有甲醇吸收塔5进料管,甲醇吸收塔5与汽化器4连接。硫醚反应器2与熔盐预热器3连接。
13.以液态甲醇替代加热后的气态甲醇,包含以下工艺过程:
14.硫磺汽化:将固体硫磺投入熔硫储槽,升温至120
°
c对硫磺进行加热熔化成液态硫磺;
15.制混合气:把液态硫磺以146 kg/h打入预热至650℃的加热炉内进行气化,通入天然气200 kg/h,再次升高温度至750℃,在炉内温度控制为750℃下,气化的硫磺与天然气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和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
16.甲醇汽化:将液态甲醇打入汽化器,将甲醇汽化;
17.合成硫醚:将制备得到的混合气体和汽化甲醇按1:2.17(即混合气体的进料流量为860kg/h,汽化甲醇的进料流量为1870kg/h)投入预热器,将两种气体加热至385
°
c温度进行反应,将加热后的气体打入装有没过上封头列管20公分处的三氧化二铝的列式硫醚反应器(3吨),反应后生成气体二甲基硫醚,通过冷凝器冷凝得到液态二甲基硫醚。在持续合成硫醚过程中,进行催化反应生成气体二甲基硫醚过程中,温度上升至399
°
c时,补加液态甲醇,液态甲醇的添加量为100 kg/h,二甲基硫醚的产量为55.5吨。单套二甲基硫醚的产量为29.6吨,纯度为99.8%,副产物甲硫醇5%左右,通过一级精馏,二甲基硫醚质量可达99.8%。


技术特征:
1.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气管道与熔盐预热器(3)连接,汽化器(4)与熔盐预热器(3)连接,熔盐预热器(3)与熔盐槽(1)连接,熔盐槽(1)经过上料泵与硫醚反应器(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熔盐预热器(3)上还连接有甲醇吸收塔(5)进料管,甲醇吸收塔(5)与汽化器(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硫醚反应器(2)与熔盐预热器(3)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二甲基硫醚产量的装置,混合气管道与熔盐预热器连接,汽化器与熔盐预热器连接,熔盐预热器与熔盐槽连接,熔盐槽经过上料泵与硫醚反应器连接。熔盐预热器上还连接有甲醇吸收塔进料管。硫醚反应器与熔盐预热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生产二甲基硫醚,不仅利用反应放热,将液态甲醇汽化,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增加了甲醇的投料量,提升了二甲基硫醚的产量,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耗损。了设备的耗损。了设备的耗损。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杰 田云清 王刚 李涛 付川川 刘奇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兴发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