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2935发布日期:2021-11-06 05:3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


背景技术:

2.过滤器是管道和流量计的辅助设备,可以过滤掉多种异物,起到防止管道堵塞,保证仪表正常运行的作用。
3.根据上述,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当进行长期的使用后,因过滤的杂质堆积在过滤器上,因此堵塞了过滤器,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拆卸更换或清理,而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操作复杂,此外一些特殊场景和设备的管道也不便进行频繁的拆卸。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包括环形管、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检测罩,所述的第一过滤器固设于环形管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一过滤器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滤器固设于环形管右侧中端,所述的第二过滤器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调节阀固设于环形管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阀固设于环形管底部中端,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三调节阀固设于环形管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四调节阀固设于环形管右侧下端,所述的第四调节阀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检测罩固设于环形管内壁,所述的检测罩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
6.进一步,所述的环形管左侧下端还固设有第一排出管,所述的第一排出管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排出管左侧还固设有第一排出阀,所述的第一排出阀与第一排出管采用焊接连接。
7.进一步,所述的环形管右侧下端还固设有第二排出管,所述的第二排出管与环形管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排出管右侧还固设有第二排出阀,所述的第二排出阀与第二排出管采用焊接连接。
8.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调节阀顶部和第二调节阀底部还均固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分别与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采用焊接连接。
9.进一步,所述的检测罩内部左侧上端、右侧上端和下端还固设有液体流量传感器,所述的液体流量传感器与检测罩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检测罩前端还固设有电性连接端,所述的电性连接端与检测罩一体成型,且所述的电性连接端与液体流量传感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具备以下优点;
11.1、首先借助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作用,能够对介质流体中的异物杂质进行阻挡过滤。
12.2、其次通过打开第二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而关闭第一调节阀和第三调节阀,当介质流体由环形管右侧进行逆时针流动后,便于推动第一过滤器下端的异物杂质向左侧的第一排出管方向排出,实现对第一过滤器上杂质的清理,反之,通过打开第二调节阀和第三调节阀,而关闭第一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当介质流体由环形管左侧进行顺时针流动后,便于推动第二过滤器下端的异物杂质向右侧的第二排出管方向排出,实现对第二排出阀上杂质的清理。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的主视图;
15.图2是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的立体图1;
16.图3是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的俯视图;
17.图4是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的立体图2;
18.图5是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的a向剖视图。
19.环形管1、第一过滤器2、第二过滤器3、第一调节阀4、第二调节阀5、第三调节阀6、第四调节阀7、检测罩8、第一排出管101、第一排出阀102、第二排出管103、第二排出阀104、连接管401、液体流量传感器801、电性连接端802。
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22.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包括环形管1、第一过滤器2、第二过滤器3、第一调节阀4、第二调节阀5、第三调节阀6、第四调节阀7、检测罩8,所述的第一过滤器2固设于环形管1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一过滤器2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滤器3固设于环形管1右侧中端,所述的第二过滤器3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调节阀4固设于环形管1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一调节阀4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阀5固设于环形管1底部中端,所述的第二调节阀5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三调节阀6固设于环形管1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三调节阀6与环形管1采用焊
接连接,所述的第四调节阀7固设于环形管1右侧下端,所述的第四调节阀7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检测罩8固设于环形管1内壁,所述的检测罩8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
24.需要说明的是该一种双排污流量仪过滤器具备以下功能;
25.a、常规使用时,第一调节阀4、第二调节阀5、第三调节阀6和第四调节阀7均打开,介质流体由第二调节阀5流入环形管1并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一过滤器2和第二过滤器3向第一调节阀4方向流动,借助第一过滤器2和第二过滤器3的作用,能够对介质流体中的异物杂质进行阻挡过滤;
26.b、当需要清理第一过滤器2上阻挡的异物杂质时,打开第二调节阀5和第四调节阀7,同时关闭第一调节阀4和第三调节阀6,当介质流体由环形管1右侧进行逆时针流动后,便于推动第一过滤器2下端的异物杂质向左侧的第一排出管101方向排出,而此时第一排出阀102处于开启状态;
27.c、当需要清理第二过滤器3上阻挡的异物杂质时,打开第二调节阀5和第三调节阀6,同时关闭第一调节阀4和第四调节阀7,当介质流体由环形管1左侧进行顺时针流动后,便于推动第二过滤器3下端的异物杂质向右侧的第二排出管103方向排出,而此时第二排出阀104处于开启状态;
28.所述的环形管1左侧下端还固设有第一排出管101,所述的第一排出管101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排出管101左侧还固设有第一排出阀102,所述的第一排出阀102与第一排出管101采用焊接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排出管101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排污管道连接,通过开关调节第一排出阀102,能够利于封堵或打开第一排出管101和环形管1之间的通道,方便后续异物杂质由第一排出管101向外排出;
30.所述的环形管1右侧下端还固设有第二排出管103,所述的第二排出管103与环形管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排出管103右侧还固设有第二排出阀104,所述的第二排出阀104与第二排出管103采用焊接连接;
3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排出管103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排污管道连接,通过开关调节第二排出阀104,能够利于封堵或打开第二排出管103和环形管1之间的通道,方便后续异物杂质由第二排出管103向外排出;
32.所述的第一调节阀4顶部和第二调节阀5底部还均固设有连接管401,所述的连接管401分别与第一调节阀4和第二调节阀5采用焊接连接;
33.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401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介质流通管道连接,方便后续介质流体进入到环形管1中;
34.所述的检测罩8内部左侧上端、右侧上端和下端还固设有液体流量传感器801,所述的液体流量传感器801与检测罩8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检测罩8前端还固设有电性连接端802,所述的电性连接端802与检测罩8一体成型,且所述的电性连接端802与液体流量传感器801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35.需要说明的是因液体流量传感器801分布在检测罩8内部左侧上端、右侧上端和底部,因此亦可对环形管1内部左侧上端、右侧上端和下端区域的流量进行独立检测,而电性连接端802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流量仪安装对接,利于后续液体流量传感器801的检测数据传递到现有技术中的流量仪中,方便后续数字化的显示和分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