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5635发布日期:2021-11-29 18:4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2.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是阴离子型高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能很好地与药物分子包合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水溶性、安全性、降低肾毒性、缓和药物溶血性、控制药物释放速率、掩盖不良气味等,目前已应用于注射药、口服药、鼻部用药、眼部用药,对于含氮类药物具有特殊的亲和力。
3.与倍他环糊精相比,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水溶性大幅度提高,因而在溶血性、肾毒性更低,同时,它与倍他环糊精一样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桶状结构,衍生化后的磺丁基基团也带有一定的负电荷,使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更能与药物形成非共价键包合物,从而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并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4.目前,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主要是以1,4

丁烷磺内酯为醚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与倍他环糊精发生醚化反应而得。该方案在原理层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实际生产中常因反应条件控制不当而产生杂质。目前分析表明,杂质的产生一方面来自醚化试剂或倍他环糊精在局部过量时所发生的副反应,另一方面,该反应对温度要求相对苛刻,而醚化反应具有一定放热,导致反应器核心位置因无法及时控温而导致副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以解决常规反应系统难以保证1,4

丁烷磺内酯和倍他环糊精充分均相接触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反应系统难以保证核心位置有效控温。
7.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包括罐体,换热套,振动盘,安装座,进料管,法兰盖,增压管,泄压阀,电热片,布气管,换热介质管,卸料管,其中,在罐体的外部包覆有换热套,罐体固定连接在振动盘上,在振动盘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安装座,在罐体的顶端具有进料管,在进料管顶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盖,在进料管上具有旁路的增压管,在罐体上设置有泄压阀,在罐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电热片,在罐体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布气管,换热介质管与换热套相连通,在罐体的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管。
9.作为优选,还包括进料喷管,所述进料喷管有若干个,若干进料喷管位于罐体侧端,进料喷管的外端伸出至换热套以外。
10.作为优选,还包括稳定座,所述稳定座有若干个,若干稳定座焊接在换热套的外壁上。
11.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架,安装座搭接在固定架上,安装座与固定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12.作为优选,振动盘是具有内腔的盘状物,在所述内腔的顶壁上连接有若干仓壁振动器。
13.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罐体为倍他环糊精和醚化试剂的反应场所;换热套用于接入换热介质,使换热介质贴附于罐体外壁,从而起到调温作用,此外,也可利用电热套取代换热套;振动盘是内置有机械振动器的空心盘状物,用于支撑罐体,并在反应过程中使内部物料处于振动状态,有助于促进物料混合;安装座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起到安装、固定作用;进料管用于在反应初始阶段向罐体内加入物料,加入后可利用法兰盖予以封闭;增压管用于在卸料时加速物料外排;泄压阀用于起到过压保护作用;电热片均布于罐体内部,从而对罐体内的核心位置起到控温作用;在反应过程中,可通过布气管向罐体内引入气泡以促进物料混合,此时,增压管可起到排气作用;换热介质管用于向换热套中接入换热热媒、冷媒等换热介质;卸料管用于在反应完毕后排出料液。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增设进料喷管,可将1,4

丁烷磺内酯和倍他环糊精喷入罐体内,有助于保证反应初始阶段的物料接触效率;为避免振动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不足,可在换热套外壁增设稳定座,再利用稳定座与外部的基础结构进行固定,有助于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固定架用于起到基础承载作用。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该技术方案对反应系统的控温模式和物料接触方式加以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不仅在罐体外壁进行控温,而且在罐体内的核心位置增设了电热片,使控温效果更加均一,缓解了罐体中心因无法有效控温而发生副反应的问题。此外,为充分提高传质效率,本实用新型将罐体搭载于振动盘上,并增设了布气组件,可利用气升作用以及振动作用来促进物料充分接触。此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增压管和泄压阀,可在卸料阶段加速物料外排;还在罐体上部增设了稳定座,有助于缓解振动状态对设备稳定性的影响。与常规反应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能缓解副反应问题,使产物杂质更低,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17.图中:
18.1、罐体
ꢀꢀꢀꢀꢀꢀꢀꢀꢀꢀ
2、换热套
ꢀꢀꢀꢀꢀꢀꢀꢀ
3、振动盘
ꢀꢀꢀꢀꢀꢀꢀꢀ
4、安装座
19.5、进料管
ꢀꢀꢀꢀꢀꢀꢀꢀ
6、法兰盖
ꢀꢀꢀꢀꢀꢀꢀꢀ
7、增压管
ꢀꢀꢀꢀꢀꢀꢀꢀ
8、泄压阀
20.9、电热片
ꢀꢀꢀꢀꢀꢀꢀꢀ
10、布气管
ꢀꢀꢀꢀꢀꢀꢀ
11、换热介质管
ꢀꢀꢀ
12、卸料管
21.13、进料喷管
ꢀꢀꢀꢀꢀ
14、稳定座
ꢀꢀꢀꢀꢀꢀꢀ
15、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
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23.实施例1
24.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罐体1,换热套2,振动盘3,安装座4,进料管5,法兰盖6,增压管7,泄压阀8,电热片9,布气管10,换热介质管11,卸料管12,其中,在罐体1的外部包覆有换热套2,罐体1固定连接在振动盘3上,在振动盘3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安装座4,在罐体1的顶端具有进料管5,在进料管5顶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盖6,在进料管5上具有旁路的增压管7,在罐体1上设置有泄压阀8,在罐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电热片9,在罐体1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布气管10,换热介质管11与换热套2相连通,在罐体1的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管12。
25.该系统的结构特点如下:罐体1为倍他环糊精和醚化试剂的反应场所;换热套2用于接入换热介质,使换热介质贴附于罐体1外壁,从而起到调温作用,此外,也可利用电热套取代换热套2;振动盘3是内置有机械振动器的空心盘状物,用于支撑罐体1,并在反应过程中使内部物料处于振动状态,有助于促进物料混合;安装座4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起到安装、固定作用;进料管5用于在反应初始阶段向罐体1内加入物料,加入后可利用法兰盖6予以封闭;增压管7用于在卸料时加速物料外排;泄压阀8用于起到过压保护作用;电热片9均布于罐体1内部,从而对罐体1内的核心位置起到控温作用;在反应过程中,可通过布气管10向罐体1内引入气泡以促进物料混合,此时,增压管7可起到排气作用;换热介质管11用于向换热套2中接入换热热媒、冷媒等换热介质;卸料管12用于在反应完毕后排出料液。
26.实施例2
27.一种低杂质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的生产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罐体1,换热套2,振动盘3,安装座4,进料管5,法兰盖6,增压管7,泄压阀8,电热片9,布气管10,换热介质管11,卸料管12,其中,在罐体1的外部包覆有换热套2,罐体1固定连接在振动盘3上,在振动盘3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安装座4,在罐体1的顶端具有进料管5,在进料管5顶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盖6,在进料管5上具有旁路的增压管7,在罐体1上设置有泄压阀8,在罐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电热片9,在罐体1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布气管10,换热介质管11与换热套2相连通,在罐体1的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管12。
28.同时,还包括进料喷管13,所述进料喷管13有若干个,若干进料喷管13位于罐体1侧端,进料喷管13的外端伸出至换热套2以外。还包括稳定座14,所述稳定座14有若干个,若干稳定座14焊接在换热套2的外壁上。还包括固定架15,安装座4搭接在固定架15上,安装座4与固定架15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振动盘3是具有内腔的盘状物,在所述内腔的顶壁上连接有若干仓壁振动器。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增设了进料喷管13,可将1,4

丁烷磺内酯和倍他环糊精喷入罐体1内,有助于保证反应初始阶段的物料接触效率;为避免振动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不足,在换热套2外壁增设了稳定座14,再利用稳定座14与外部的基础结构进行固定,有助于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固定架15用于起到基础承载作用。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