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

文档序号:28296256发布日期:2021-12-31 23:1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


背景技术:

2.目前采集脑脊液等体液标本普遍采用管径较粗的无菌试管,因为脑脊液等种类样本本身采集不易,而且需要检验的项目繁多,所以每管采集的量较少,大约为1~2毫升。由于这种无菌试管不能直接上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因此需要离心,吸取上清液并转移到无盖的ep管,再重新打印检验条形码,最后转移到罗氏试管,即专用上机试管中。从临床送检样本转移到上机检测样本,当样本数量较大时,这样的反复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还造成耗材浪费,同时存在生物暴露危险,以及样本转移错误的可能性。
3.目前市场上的微量样本采集管也无法放置到上机试管架上,同时,微量样本采集管不能规范地贴检验条码,即便贴了条码,也不能进行二次条码扫描,并且体积较小,容易遗失。与无菌试管一样,需要将样本转移无盖ep管中,重新打印条码,再移至罗氏试管中。因此同样存在需要多次转移,造成生物暴露危险,以及样本转移错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从临床送检样本到上机检测样本需要进行多次转移,造成生物暴露危险,以及样本转移错误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包括盖体和管体,其中,所述管体的尺寸适配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所述盖体可对所述管体扣合密封,所述管体内的中部位置还具有一个向下突出延伸的尖底,通过该尖底和所述管体自所述尖底向上的部分构成一个微量离心管。
7.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展示微量离心管内液体体积的刻度。
8.优选地,所述尖底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
9.优选地,所述微量离心管的体积为1.5ml、2.0ml、2.5ml或3.0ml。
10.优选地,所述管体为外径13mm,高度75mm的聚乙烯管。
11.针对全血或血浆样本的采集,所述微量离心管的内壁涂肝素锂抗凝剂或edta抗凝剂。
12.优选地,所述盖体可以采用旋转式盖帽,也可以采用连体盖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包括:无盖外管,以及自所述无盖外管的顶端放入的微量离心管,其中,所述无盖外管为透明材质制成的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管体,所述微量离心管具有扣合密封的管盖,所述微量离心管通过所述管盖的凸缘卡接在所述无盖外管的开口上方,所述无盖外管的尺寸适配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
14.优选地,所述微量离心管的体积为1.5ml、2.0ml、2.5ml或3.0ml。
15.优选地,所述无盖外管为外径13mm,高度75mm的聚乙烯管。
16.针对全血或血浆样本的采集,所述微量离心管的内壁涂肝素锂抗凝剂或edta抗凝剂。
17.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种新型样本采集管采用了同一发明构思,无论是一体成型还是相互套设,均实现了大尺寸外管和小尺寸内管的集成,从而使其同时具有上机测试和收集微量样本的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从临床送检样本到上机检测样本需要进行多次转移,造成生物暴露危险,以及样本转移错误的问题。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样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外管尺寸可直接匹配上机试管架,离心操作后即可直接进入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通过一体成型或套设在内的微量离心管容纳微量样本,实现了在一个样本采集管中完成采样、离心和上机检测三个步骤,解决了现有技术从临床送检样本到上机检测样本多次转移的问题,不仅大大缩短检测周转时间,还节省了耗材,同时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生物暴露危险,以及样本转移错误的问题,此外,设计在外的大尺寸外管还可规范地粘贴检验条码,不容易丢失。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避免多次转移样本、节约耗材、缩短检测周转时间的新型样本采集管,通过该新型样本采集管的应用,避免了从临床送检样本到上机检测样本的转移,为医务工作者减轻了工作负担,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如图3所示新型样本采集管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图3中微量离心管的单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样本采集管,该新型样本采集管包括一个有盖采样管3,该有盖采样管3包括盖体31,和管体32,其中,管体32的尺寸适配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盖体31可对管体32的顶部开口密封,管体32内的中部位置具有一个类似离心管底部的尖底33,该尖底33与管体32一体成型,通过该尖底33和管体32自尖底33向上延伸的部分构成一个微量离心管,管体32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27.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采样量,可以定制1.5毫升的微量离心管,也可以定制2.5毫升或3毫升的微量离心管,区别在于尖底33在管体32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管体32外壁上的刻度。
28.还应当理解的是,盖体31可以采用如图1中所示的连体盖帽,也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旋转式盖帽,实现在上方对管体32的封闭。
29.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管体32为外径13mm,高度75mm的聚乙烯管。
30.针对全血或血浆样本的采集,微量离心管的内壁涂肝素锂抗凝剂或edta抗凝剂。
31.根据该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样本采集管,通过在管体32内一体成型尖底33,从而在内部构成一个微量离心管,使其同时符合上机测试和收集微量样本的功能需求。
32.如图3~图5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样本采集管,该新型样本采集管包括套设在一起的无盖外管1和微量离心管2;其中,无盖外管1为通过透明材质制成的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管体,该管体具有与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内的上机试管架适配的尺寸;微量离心管2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具有尖底的离心管体21,在所述离心管体21的顶端扣合密封的管盖22,以及与所述管盖22配合的凸缘23。微量离心管2自无盖外管1的顶端放入,并通过凸缘23卡接在无盖外管1的开口11上方,即可构成该新型样本采集管。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针对全血或血浆样本的采集,微量离心管2的内壁需进一步涂肝素锂抗凝剂或edta抗凝剂,如果检测血清或其他体液样本,则不需要抗凝剂。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无盖外管1为外径13mm,高度75~100mm的聚乙烯管,微量离心管2为1.5ml刻度的尖底离心管。
35.应当理解的是,微量离心管2的体积根据实际需求可选为1.5ml、2.0ml、2.5ml或3.0ml。
3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