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混凝污泥全自动管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7470发布日期:2021-11-16 00:1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混凝污泥全自动管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混凝污泥全自动管道过滤器。


背景技术:

2.水处理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便是过滤,过滤可滤除水中的滤渣,以便管道内水的流动,因此往往在管道上安装管道过滤器以减小水中滤渣堵塞管道的可能性。
3.目前,管道过滤器参考公开号为cn257146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流体提篮式过滤器,它是由壳体、活动式顶盖、便携式提篮过滤筛、排空阀组成;活动式顶盖固定于过滤器壳体上,便携式提篮过滤筛置于过滤器壳体内凸缘筋板上,位于介质进口和出口之间;为减少对介质阻力,提篮过滤筛上端口相对介质进口制成斜坡面,提篮过滤筛底部设有集渣池。当集渣池集渣到一定数量时,关闭介质进口和出口,打开活动式顶盖并将便携式提篮过滤筛取出进行清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管道过滤器的集渣池或提篮过滤筛内堆积过多滤渣需要清理时,需要将介质进口与出口关闭,再将提篮过滤筛拆下将滤渣清理出,这个清理过程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提篮过滤筛进行清理,本技术提供一种磁混凝污泥全自动管道过滤器。
6.一种磁混凝污泥全自动管道过滤器,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的过滤筛,所述过滤筛内部中空并设有空腔,所述外壳一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空腔连通,所述出水管与过滤筛和外壳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外壳底面设有可启闭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空腔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过滤的水由进水管进入过滤筛,水中部分较大颗粒的滤渣滞留于过滤筛内,经过过滤的水再由出水管排出,当过滤筛中滞留的滤渣较多时,将排污管打开将过滤筛中的滤渣排出便可,从而较为方便地对过滤筛进行清理。
8.可选的,所述排污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连接有螺杆泵,所述螺杆泵一侧安装有用于排出滤渣的排出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筛排污时,借助螺杆泵可将滤渣由排污管输送至排出管排出。
10.可选的,所述过滤筛内安装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包括刷头,所述刷头与过滤筛内壁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过滤筛时,可转动清理刷带动刷头与过滤筛内壁摩擦,从而将堵塞过滤筛的滤渣由筛孔中清理出,进而提高过滤筛的清理效果。
12.可选的,所述清理刷还包括与刷头固定的转动轴,若干所述刷头沿转动轴呈螺旋状排列并固定于转动轴外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清理刷时,借助刷头的分布状况既可对过滤网内壁进行清理,同时可将清理出的滤渣向靠近排污口的方向输送。
14.可选的,所述转动轴连接有带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过滤筛内壁时,借助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从而较为省时省力地清理过滤筛。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转动轴之间连接有减速机。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减速机对转动轴的转速进行减缓,减小由于转动轴高速转动与过滤筛摩擦过大而磨损的可能性。
18.可选的,所述螺杆泵包括驱动件,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均与同一个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驱动件以及驱动电机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第一压力表以及第二压力表的水压力信号判断是否开启驱动件以及驱动电机,当控制器比较得出第一压力表的数值略大于第二压力表的数值时,证明过滤筛出现了堵塞等情况,此时便需要对过滤筛进行清理,便借助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清理刷清理过滤筛内壁,同时驱动件驱动工作使得螺杆泵向外输送过滤筛排出的滤渣。
20.可选的,所述螺杆泵为单螺杆式输运泵。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螺杆式输运泵未转动时,其内部形成密封腔室,从而减小进入管道过滤器内的水分沿螺杆泵流出的可能性,借助静态的螺杆泵可作为排污管的阀门,使得排污管无需安装阀门便可控制滤渣的排出。
22.可选的,所述排出管远离螺杆泵的一端向上延伸并弯折设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螺杆式输运泵可极大程度地将排污管密封,但是会存在部分液体由缝隙处向外溢流的情况,因此将排出管向上延伸并弯曲设置可有效减小螺杆泵未开启时液体由排出管流出的可能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需要过滤的水由进水管进入过滤筛,水中部分较大颗粒的滤渣滞留于过滤筛内,经过过滤的水再由出水管排出,当过滤筛中滞留的滤渣较多时,将排污管打开将过滤筛中的滤渣排出便可,从而较为方便地对过滤筛进行清理;
26.2.当转动清理刷时,借助刷头的分布状况既可对过滤网内壁进行清理,同时可将清理出的滤渣向靠近排污口的方向输送;
27.3.根据第一压力表以及第二压力表的水压力信号判断是否开启驱动件以及驱动电机,当控制器比较得出第一压力表的数值略大于第二压力表的数值时,证明过滤筛出现了堵塞等情况,此时便需要对过滤筛进行清理,便借助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清理刷清理过滤筛内壁,同时驱动件驱动工作使得螺杆泵向外输送过滤筛排出的滤渣。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中全自动管道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全自动管道过滤器的剖视图。
30.图3是清理刷的结构及形状的示意图。
31.图4是管道过滤器自动清理及排污的结构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管道过滤器;11、外壳;12、进水管;13、第一压力表;14、出水管;15、第二压力表;16、排污管;17、过滤筛;171、空腔;172、进水口;173、排污口;18、抵接板;2、清理机构;21、清理刷;211、刷头;212、转动轴;22、减速机;23、驱动电机;3、排污机构;31、螺杆泵;311、进水部;312、排出部;313、驱动件;32、排出管;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磁混凝污泥全自动管道过滤器。参照图1、图2,与管道过滤器1配合使用的有清理机构2以及排污机构3,管道过滤器1包括圆筒状的外壳11,外壳11内设有过滤筛17,借助清理机构2对过滤筛17进行清理,并通过排污机构3将清理后的滤渣排出。
35.参照图2,外壳11侧壁连通至外界设有进水管12与出水管14,进水管12与出水管14对称设置。过滤筛17呈圆筒状,过滤筛17内部中空并设有空腔171,过滤筛17上边缘设有进水口172并朝向进水管12倾斜设置,进水口172由远离进水管12的方向向靠近进水管12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36.过滤筛17上边缘的周面固定有一圈抵接板18,抵接板18远离过滤筛17的边缘与外壳11内壁抵接并固定;过滤筛17下边缘与外壳11内底面固定。进水管12与空腔171连通,出水管14与过滤筛17和外壳11之间的腔体连通,将带有颗粒状滤渣的水由进水管12进入至过滤器内时,带有颗粒状滤渣的水首先进入空腔171内,经过过滤将水中颗粒较大的滤渣滤除,较为干净的水由出水管14被排出。
37.外壳11底部固定并连通设有排污管16,且过滤筛17底面贯穿设有排污口173,排污口173与排污管16连通。排污机构3包括螺杆泵31,螺杆泵31包括进水部311以及排出部312,进水部311与排污管16连通,排出部312连通设有排出管32,排出管32与排出部312连通后先向上延伸再向远离排出部312的方向向下弯折设置。
38.此处的螺杆泵31为单螺杆式输运泵,单螺杆式输运泵在未工作的状态下呈密封状态。在管道过滤器1工作时,带有颗粒状滤渣的水先进入过滤筛17中并沉淀,过滤筛17内的滤渣沉积并由排污口173进入螺杆泵31内,由于螺杆泵31未工作使得滤渣不易流出,但水分会由缝隙处溢流,此时借助排出管32的形状可有效减小水由缝隙处流出的可能性;当螺杆泵31工作时,螺杆泵31可将过滤筛17中的滤渣由排出管32排出。
39.参照图2、图3,清理机构2包括设于过滤筛17内的清理刷21,清理刷21包括与过滤筛17同轴设置的转动轴212,转动轴212周面呈螺旋状固定有若干刷头211,刷头211远离转动轴212的一端与过滤筛17内壁抵接。
40.转动轴212上端贯穿至外壳11外侧连接有减速机22,减速机22连接有驱动电机23,当需要清理过滤筛17时,可启动驱动电机23带动清理刷21转动,从而对过滤筛17的内壁进行清理,同时借助刷头211呈现的状态使得刷头211可带动滤渣向靠近排污口173的方向输送,进而无需将过滤筛17拆卸也可对过滤筛17进行清理。
41.参照图2、图4,在进水管1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进水压力的第一压力表13,并在出水管14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出水压力的第二压力表15,第一压力表13以及第二压力表15的输出
端连接有同一个控制器4,控制器4可对进水压力以及出水压力进行运算,进水压力与出水压力之差存在阈值,阈值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控制器4比较两者的差值大于阈值时,证明过滤筛17发生堵塞的可能性较大,此时控制器4控制排污机构3打开,进行排污。
42.螺杆泵31包括用于驱动的驱动件313,控制器4的输出端与驱动件313以及驱动电机23连接,用于控制驱动件313以及驱动电机23的启停。当控制器4计算出出水压力与进水压力差值大于阈值时,控制器4控制驱动件313以及驱动电机23开始工作,从而对过滤筛17内壁进行清理的同时将清理出的滤渣由螺杆泵31排出,进而全自动地清理过滤筛17。
43.本技术一种磁混凝污泥全自动管道过滤器的实施过程为:
44.管道过滤器1工作时,将带有颗粒状滤渣的水由进水管12进入过滤筛17中,经过过滤筛17的水被过滤,较为干净的水由出水管14排出,同时水中颗粒状滤渣留在过滤筛17中;
45.当第一压力表13与第二压力表15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时,证明过滤筛17可能发生了堵塞,此时控制器4控制驱动件313以及驱动电机23开始工作,驱动电机23带动清理刷21清理过滤筛17内壁,同时将过滤筛17内的滤渣向靠近排污口173的方向输送,驱动件313工作带动滤渣向靠近排出部312的方向输送,进而对过滤筛17进行清理。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