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阀点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7978发布日期:2022-08-06 01:1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双阀点胶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点胶机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阀点胶模组。


背景技术:

2.在目前点胶行业中,一般使用的是单阀点胶设备。双阀点胶模组的设计,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点胶效率。根据软件算法的不同,双阀可以同时点相同产品,也可以点不同的产品。市场上,双阀点胶设备运用比较少,很多是半自动或手动控制,效率低且点胶效果不稳定。所以,全自动双阀点胶的设计具有广大的市场空间。硬件上要能在满足行业大多数产品尺寸的前提下,实现第二组点胶阀相对第一组点胶阀的位置进行三轴调整功能,还需要考虑用于获取图像的相机与第一组点胶阀的位置相互对换,且整个模组的结构不能太重而影响运行,或太大而占用设备点胶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控制灵活且移动精准的双阀点胶模组。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板、第一点胶阀、第二点胶阀以及视觉模组,所述第一点胶阀和所述视觉模组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点胶阀通过三轴微调机构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三轴微调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x轴组件、y轴组件以及z轴组件,所述y轴组件包括l形活动架、y轴电机、第一三角滑台以及第二三角滑台,所述x轴组件带动所述l形活动架沿水平方向横移,所述y轴电机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l形活动架上,所述第一三角滑台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在所述l形活动架并与所述y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三角滑台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在所述l形活动架上,所述第一三角滑台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倾斜于所述y轴电机的轴向设置,所述z轴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上。
5.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一点胶阀和所述第二点胶阀的位置能够进行互换。通过设置所述三轴微调机构实现所述第二点胶阀相对于所述第一点胶阀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实现所述第一点胶阀和所述第二点胶阀协同进行同一产品的点胶,或者分别进行两个产品的同步点胶,提高点胶工序的效率和精度。通过所述第一三角滑台以及所述第二三角滑台结合实现插补的方式,进而实现y轴的调整,使所述三轴微调机构整体更加紧凑,能够可节省很大空间,为安装其他零部件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缩减整体机构的重量防止影响驱动装置的运行。所述第一三角滑台以及所述第二三角滑台通过倾斜于所述y轴电机的轴向设置的设计,进而实现所述y轴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三角滑台前进时,在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配合下带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沿y轴方向带动所述z轴组件运动,进而无需将电机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三角滑台以及所述第二三角滑台分别滑动在所述l形活动架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端面上。所述y轴电机为步进电机。
6.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x轴组件包括x轴电机、第一螺杆以及第一螺母,所述x轴电
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螺杆转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x轴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l形活动架上,所述第一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x轴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时实现带动所述l形活动架沿水平方向作横向移动。
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x轴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进而实现驱动所述第一螺母沿所述第一螺杆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一螺杆为紧密研磨丝杆,实现提供精度更高的位移。所述x轴电机为步进电机。
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l形活动架通过导向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板上。
9.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导向滑轨对所述l形活动架进行导向,进而提高所述第二点胶阀的y轴方向的移动精度。
10.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z轴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y轴电机设置的z轴电机和安装块,所述z轴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上,所述安装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上,所述第二点胶阀固定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z轴电机通过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配合带动所述安装块沿竖直方向作升降动作。
1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行于所述y轴电机设置的所述z轴电机,进而使各个零部件更紧凑。
1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视觉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工业相机以及激光传感器。
13.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工业相机用于获取所述双阀点胶模组作业所需的图像数据,进而实现根据图像数据进行移动,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双阀点胶模组与待点胶产品之间的距离。
14.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点胶阀和所述第二点胶阀均包括胶筒、加热注胶头以及调节座,所述加热注胶头固定在所述调节座的活动端,所述胶筒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注胶头连接。
15.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胶筒用于承载胶液,所述加热注胶头用于对胶液进行加热以及点胶作业。所述调节座用于进行所述加热注胶头的高度位置调整。
16.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安装板上设置两组到位传感器,两组所述到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l形活动架的活动行程的两端终点处,所述l形活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到位传感器相配合的感应片。
1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到位传感器检测所述l形活动架的位置,防止所述l形活动架移动超出限位导致零部件相互碰撞。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所述第二点胶阀和所述三轴微调机构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所述第二点胶阀和所述三轴微调机构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板1、第一点胶阀2、第二点胶阀3以及视觉模组4,所述第一点胶阀2和所述视觉模组4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第二点胶阀3通过三轴微调机构5连接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三轴微调机构5包括依次连接的x轴组件、y轴组件以及z轴组件,所述y轴组件包括l形活动架501、y轴电机502、第一三角滑台503以及第二三角滑台504,所述x轴组件带动所述l形活动架501沿水平方向横移,所述y轴电机502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l形活动架501上,所述第一三角滑台503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在所述l形活动架501并与所述y轴电机5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三角滑台504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在所述l形活动架501上,所述第一三角滑台503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50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倾斜于所述y轴电机502的轴向设置,所述z轴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504上。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组件包括x轴电机505、第一螺杆506以及第一螺母,所述x轴电机505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第一螺杆506转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第一螺杆506的一端与所述x轴电机50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l形活动架501上,所述第一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506上,所述x轴电机505带动所述第一螺杆506转动时实现带动所述l形活动架501沿水平方向作横向移动。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形活动架501通过导向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板1上。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z轴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y轴电机502设置的z轴电机507和安装块508,所述z轴电机507固定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504上,所述安装块508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三角滑台504上,所述第二点胶阀3固定在所述安装块508上,所述z轴电机507通过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配合带动所述安装块508沿竖直方向作升降动作。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视觉模组4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上的工业相机401以及激光传感器402。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阀2和所述第二点胶阀3均包括胶筒301、加热注胶头302以及调节座303,所述加热注胶头302固定在所述调节座303的活动端,所述胶筒301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注胶头302连接。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两组到位传感器509,两组所述到位传感器509分别设置在所述l形活动架501的活动行程的两端终点处,所述l形活动架501上设置有与所述到位传感器509相配合的感应片。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y轴电机502、所述x轴电机505以及所述z轴电机507均为步进电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