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6072发布日期:2022-01-15 09:4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膏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


背景技术:

2.中药的化学成所含成份十分复杂,既有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又有无效成份,也包含有毒成份,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药提取就是利用一些技术最大限度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使得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使中药的效果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3.目前,现有的中药提取收膏罐多数采用简易结构,由于缺少水量显示部件,容易使收膏罐内水位添加量多造成中药收膏时间长,降低了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的效率,其次,现有的中药提取收膏罐大都采用蒸汽加热收膏,由于蒸汽温度控制不方便,容易使收膏罐内温度高造成中药收膏质量差,不能满足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解决了现有的中药提取收膏罐,由于缺少水量显示部件,容易使收膏罐内水位添加量多造成中药收膏时间长,降低了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效率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包括罐体、观察窗和操作面板,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输出端设置有搅拌勺,所述搅拌勺下方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支座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下方设置有阀门,所述罐体中部设置有所述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下方设置有水位显示仪,所述罐体一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下方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下方设置有所述操作面板,所述罐体下方四角处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有电加热座,所述电加热座一侧设置有出料管。
8.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所述罐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支座通过螺钉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盖板能够对所述收膏罐进行密封。
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勺与所述电机通过键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搅拌勺通过螺钉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机转动所述搅拌勺能够对收膏罐内的中药进行搅拌。
12.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盖板焊接,所述收集管与所述盖板焊接,所述阀门与所述收集管通过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管能够对收膏罐内中药加热产生的蒸汽进行收集。
14.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与所述罐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水位显示仪与所述罐体通过螺钉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位显示仪能够对所述水位传感器监测的到水量进行显示。
16.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罐体插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罐体通过螺钉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收膏罐内的温度进行监测。
18.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罐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加热座与所述罐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出料管与所述罐体焊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面板能够对收膏罐进行控制。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为解决现有的中药提取收膏罐多数采用简易结构,由于缺少水量显示部件,容易使收膏罐内水位添加量多造成中药收膏时间长,降低了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和水位显示仪,能够对收膏罐内的水量进行显示控制,避免收膏罐内水位添加量多造成中药收膏时间长,提高了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的效率;
23.2、为解决现有的中药提取收膏罐大都采用蒸汽加热收膏,由于蒸汽温度控制不方便,容易使收膏罐内温度高造成中药收膏质量差,不能满足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和电加热座,能够对收膏罐内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避免收膏罐内温度高造成中药收膏质量差,满足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的主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的主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的电路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8.1、罐体;2、盖板;3、支座;4、电机;5、搅拌勺;6、水位传感器;7、进料管;8、收集管;9、阀门;10、观察窗;11、水位显示仪;12、温度传感器;13、温控器;14、操作面板;15、支撑柱;16、电加热座;17、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收膏罐,包括罐体1、观察窗10和操作面板14,罐体1上方设置有盖板2,盖板2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支座3,支座3上方设置有电机4,电机4传动输出端设置有搅拌勺5,搅拌勺5下方设置有水位传感器6,水位传感器6
是指能将被测点水位参量实时地转变为相应电量信号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感受到的水位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内的计算机将实测的水位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根据偏差的性质,向给水电动阀发出“开”和“关”的指令,保证容器达到设定水位,支座3一侧设置有进料管7,进料管7一侧设置有收集管8,收集管8下方设置有阀门9,罐体1中部设置有观察窗10,观察窗10下方设置有水位显示仪11,罐体1一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2下方设置有温控器13,温控器13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温控器13下方设置有操作面板14,罐体1下方四角处焊接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一侧设置有电加热座16,电加热座16一侧设置有出料管17,盖板2与罐体1通过卡槽连接,电机4与支座3通过螺钉连接,盖板2能够对收膏罐进行密封,进料管7与盖板2焊接,收集管8与盖板2焊接,阀门9与收集管8通过螺纹连接,收集管8能够对收膏罐内中药加热产生的蒸汽进行收集。
3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搅拌勺5与电机4通过键连接,水位传感器6与搅拌勺5通过螺钉连接,观察窗10与罐体1通过卡槽连接,水位显示仪11与罐体1通过螺钉连接,能够对收膏罐内的水量进行显示控制,避免收膏罐内水位添加量多造成中药收膏时间长,提高了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的效率。
32.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2与罐体1插接,温控器13与罐体1通过螺钉连接,操作面板14与罐体1通过螺钉连接,电加热座16与罐体1通过螺钉连接,出料管17与罐体1焊接,能够对收膏罐内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避免收膏罐内温度高造成中药收膏质量差,满足中药提取收膏罐使用的需求。
33.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收膏罐摆放在适宜的位置,接通电源,把调配合成好的中药,经过进料管7注入收膏罐内,通过操作面板14启动水位显示仪11和水位传感器6,向收膏罐内加入清水,随时通过水位显示仪11观察收膏罐内的水位,当水位显示仪11上显示收膏的水量,停止加水,启动电加热座16,对收膏罐内的中药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汽,经过收集管8,开启阀门9,对蒸汽进行收集,开启温控器13设定收膏罐内的温度,启动温控器13进行监测,同时在温控器13上设定中药收膏的时间,启动电机4转动搅拌勺5,对收膏罐内的中药转动搅拌,加快收膏效率,该中药提取收膏罐操作便捷,使用方便,提高了中药提取收膏罐工作的效率。
34.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