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0180发布日期:2021-12-22 17:4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样本采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


背景技术:

2.样本采集管常用于采集各种样本,例如病毒样本、液状样本等,需要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目前常见的采集管的管体和管帽密封多数采用垫圈密封,管体和管帽装配工艺复杂,密封质量不稳定,如果不使用垫圈易出现漏液现象,少数采用管帽凸起来的一圈密封环密封,密封效果也不佳,经常出现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样本采集管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包括管帽和管体,所述管帽内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朝向所述管体的管口,且所述凸块的外壁与所述管帽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装配槽,所述管体的顶部伸入所述密封装配槽,并与所述密封装配槽配合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弹性密封副。
5.可选地,所述密封装配槽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槽面、第二槽面和第三槽面,所述第一槽面位于所述管帽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三槽面位于所述凸块的外侧壁上。
6.可选地,所述管体的顶部包括伸入所述密封装配槽的密封段,所述密封段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面密封配合,所述密封段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二槽面密封配合,所述密封段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槽面密封配合。
7.可选地,所述第三槽面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α1,所述密封段的内侧壁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α2,且所述夹角α1比所述夹角α2大2
°
~3
°

8.可选地,所述第一槽面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β1,所述密封段的外侧壁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β2,且所述夹角β1比所述夹角β2小2
°
~3
°

9.可选地,所述第二槽面水平设置,所述密封段的顶部表面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γ大于0
°

10.可选地,所述密封段的内侧壁环设有凹槽。
11.可选地,所述密封段伸入所述密封装配槽时,所述密封段的内侧壁先与所述第三槽面过盈配合,且所述密封段在所述管帽拧紧过程中逐渐产生弹性形直至所述密封段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二槽面接触密封、所述密封段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面接触密封。
12.可选地,所述密封段的顶部表面与所述密封段的内侧壁的拐角处倒角处理,所述密封段的顶部表面与所述密封段的外侧壁的拐角处倒角处理。
13.可选地,所述密封段的竖直高度为1mm~2.5mm;所述密封段的顶部厚度为所述管体的平均厚度的1/4~1/3。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密封结构简单,无需另外增加密封环,通过管体的顶部与密封装配槽配合通过产生弹性形变来形成密封副,密封效果好,不易漏液;并且密封段形变能力强,能够与密封装配槽的各个槽面配合形成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管帽和管体拧紧时的状态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管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管体初始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管体设有凹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一实施例的管帽与管体接近拧紧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25.零件标号说明
[0026]1‑
管帽;11

凸块;12

密封装配槽;13

第一槽面;14

第二槽面;15

第三槽面;2

管体;21

密封段的外侧壁;22

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3

密封段的内侧壁;24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8]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9]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包括管帽1和管体2,管帽1内凸设有凸块11,凸块11朝向管体2的管口,且凸块11的外壁与管帽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装配槽12,管体2的顶部伸入密封装配槽12,管帽与管体旋紧过程中,管体的顶部与密封装配槽12配合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弹性密封副。无需另外增
加密封环进行密封,直接通过管体的顶部变形与密封装配槽配合便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0030]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装配槽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槽面13、第二槽面14和第三槽面15,其中,第一槽面13位于管帽1的内侧壁上,第三槽面15位于凸块11的外侧壁上,结构简单,成型制造方便,管体2的顶部与第一槽面13、第二槽面14和第三槽面15中的至少任意两个槽面配合形成密封副,避免因单一密封易出现漏液、密封性可靠性低的问题。
[0031]
如图1至图7、图9所示,管体2的顶部包括伸入密封装配槽12的密封段,密封段的外侧壁21与第一槽面13密封配合,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与第二槽面14密封配合,密封段的内侧壁23与第三槽面15密封配合。通过管体顶部的密封段的各个壁面与密封装配槽的各个槽面配合,密封面大,通过多个密封面配合形成稳定弹性密封副,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能够适应长时间运输存放过程中的颠簸震动,不易漏液,降低了管帽和管体的生产难度以及对生产设备的要求。
[0032]
如图1至图7、图9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槽面15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α1,密封段的内侧壁23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α2,且夹角α1比夹角α2大2
°
~3
°

[0033]
如图1至图7、图9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槽面13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β1,密封段的外侧壁21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β2,且夹角β1比夹角β2小2
°
~3
°

[0034]
如图1至图7、图9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槽面14水平设置,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γ大于0
°
,即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为斜面,在本实施例中,该斜面的高度由靠近密封段的外侧壁一端至靠近密封段的内侧壁的一端逐渐下降。
[0035]
如图1至图7、图9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段伸入密封装配槽12时,密封段的内侧壁23先与第三槽面15过盈配合,且密封段在管帽1拧紧过程中逐渐产生弹性形直至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与第二槽面14接触密封、密封段的外侧壁21与第一槽面13接触密封。密封段与密封装配槽配合形成三面同时密封,以便在抽负压的状态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避免漏液。
[0036]
如图1至图7、图9所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与密封段的内侧壁23的拐角处倒角处理,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与密封段的外侧壁21的拐角处倒角处理。其中,倒角处理可以为倒r角或倒c角,采用倒角结构,有利于使得管体和管帽活动接触更加顺畅,装配时起到导向作用。
[0037]
如图8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段的内侧壁23环设有凹槽24,通过设置凹槽来实现管体内壁的减胶,从而削弱管体顶部管口处的强度,使得管体的密封段更容易向外侧变形,从而使得密封段的内侧壁与第三槽面配合更加顺滑。
[0038]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段的竖直高度为1mm~2.5mm;密封段的顶部厚度为管体的平均厚度的1/4~1/3,管体的平均厚度即为管体最厚部位的厚度与管体最薄部位的厚度之和的二分之一,有利于密封段能够在一定受力范围内变形。采用该结构设计,既保证了管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又能使得密封段能够与密封装配槽充分配合形成良好的弹性密封副,保证了密封效果。
[0039]
如图1至图7、图9所示,其装配过程为:在管帽1盖上管体2与管体2拧紧的过程中,密封段的内侧壁23先与第三槽面15接触并形成过盈配合,完成密封段的内侧壁23与第三槽
面15的密封;在密封段的内侧壁23与第三槽面15形成密封的过程中,密封段的外侧壁21受到过盈量的挤压力会向外侧膨胀,使得密封段的内侧壁23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α2逐渐增大最终在第二槽面14的阻挡下停止膨胀,此时密封段的内侧壁23与第三槽面15平行,完成密封段的内侧壁23与第三槽面15由线接触过渡到面接触的密封过程。由于密封段的外侧壁21向外膨胀延微微伸张开,使得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γ慢慢减小,并随着管口继续膨胀,使得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由斜面逐渐变成水平面,最终密封段的顶部表面22与第二槽面14接触完成密封段的顶部表面与第二槽面的面对面密封。由于密封段的外侧壁21向外膨胀延伸并微微伸张开,使得密封段的外侧壁21向外翻口进行弹性变形,密封段的外侧壁21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β2逐渐减小,最终与第一槽面13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β1相等,即密封段的外侧壁21与第一槽面13平行并接触,完成密封段的外侧壁21与第一槽面13的密封,完成三面密封,形成稳定的密封副,密封效果好。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管体2可以由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可逆形变性能。
[0041]
本实用新型的无垫圈的弹性密封样本采集管,无需设置密封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简单,通过利用管帽上的密封装配槽与管体上的密封段配合形成密封效果好、密封结构稳定的密封副,避免漏液,保证了密封质量。
[0042]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