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3738发布日期:2022-01-26 19:0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生产线用混合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特别适用于大挤出量的spc、wpc等地板挤出生产线用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在spc、wpc等地板挤出制造过程中,必须都要用到干混合物料。而干混合物料绝大部分又都是用高速加热混合机和冷却混合机制备的,用高速加热混合机将各种配方助剂材料和主料充分混合,使其各种助剂材料和主料充分混合均匀并升温到125℃使其助剂被主料充分吸收或相互包覆。达到工艺温度并充分混合好的物料排放到冷却混合机中进行冷却混合,在冷却混合机的容器夹层中通有冷却水,当物料被冷却到60℃时就可以将干混合物料排出到过渡料仓中,这样干混合物料就制备好了。在制备干混合物料的过程中,高速加热混合机又是最为普遍的使用方式。而在高速加热混合机加热这种方式中又以比较大的电机功率较为普遍。通过高速转动的桨叶旋转磨擦升温加热,其热效率很低,能耗又非常大,并且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缺点。
3.目前,在spc、wpc等地板挤出生产线中以φ110挤出机应用的比较多,该机的产量比较大,需要用到1500升高速加热混合机配套,该混合机的电机功率为355kw,这种加热混合方式,主要是靠磨擦升热来传递热能,如按每天工作20个小时则需消耗7100度电能,能耗巨大,混合机桨叶、锅体磨损大,工作现场粉尘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能源、加热效率高的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解决了传统电能浪费的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节省了大量电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节能装置、通过导热油管路与所述电磁加热节能装置连接的卧式混合容器;所述卧式混合容器内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混合机主轴,所述混合机主轴上间隔安装有多个桨臂,每个桨臂的两端设有与卧式混合容器的内壁面相对置的混合浆片;所述卧式混合容器的底部设有飞刀装置,该飞刀装置包括伸入到所述卧式混合容器内的飞刀轴,所述飞刀轴上固定有飞刀桨叶,所述飞刀轴被驱动以带动飞刀桨叶旋转剪切物料。
6.可选的,所述桨臂的其中一端上的混合浆片具有面向卧式混合容器的内壁面的齿形结构,用于旋装时在其旋装轨迹中在与混合容器的接触面上留有与齿形一致的物料。
7.进一步的,所述桨臂在混合机主轴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8.优选的,所述电磁加热节能装置包括导磁金属体和缠绕在所述导磁金属体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高频电源相连接,用于对电磁加热节能装置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
9.优选的,所述卧式混合容器为双层夹套结构,其内部设有导热油循环通道,与所述
导热油循环通道相连通的导热油进油管路和导热油回油管路通过相应的法兰连接在所述卧式混合容器与电磁加热节能装置之间。
10.可选的,所述卧式混合容器上固定有排料阀体,所述排料阀体上固定有排料气缸,所述排料气缸上安装有排料阀门。
11.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主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卧式混合容器的两侧端的法兰上,主轴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端的法兰上,轴端气密封环、骨架油封、油杯、四氟隔环、轴套安装在混合机主轴及主轴端盖中。
12.由上,本实用新型的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的性能稳定、混合物料均匀、速度快、产能高、节能;桨叶、锅体磨耗小,环保、工作寿命长,能对温度进行更好地控制,使用整体技术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了国内spc、wpc等地板挤出制造过程中对工艺技术的高标准要求,很适合用在塑料机械设备上,在提高生产工艺水平的同时,节约了原料加热的能耗,解决了传统电能浪费的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节省了大量电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混合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参见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干混料电磁加热节能混合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节能装置1、通过导热油进油管路2和导热油回油管路9与电磁加热节能装置1相连的卧式混合容器8,卧式混合容器8上设有卧式混合机上盖4,卧式混合容器8内设有混合浆片a5、齿形混合浆片b6,由混合浆片a5和齿形混合浆片b6组成的混合浆片对称安装在桨臂29的两端并与卧式混合容器的内壁面相对设置,在混合旋转过程中齿形混合浆片b6旋装360
°
时在它的旋装轨迹中在与混合容器的接触面上就留有与齿形一致的一条物料被剩下,而当混合浆片a5旋装360
°
时在它的旋装轨迹中在与混合容器的接触面上就把齿形混合浆片b6留下的一条物料又破坏掉,使其又参加混合,如此反复交替进行从而使混合更均匀,节能效果更好。
19.桨臂29安装在混合机主轴23上,并在混合机主轴23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混合机主轴23由混合机主电机7、混合机减速箱10、联轴器11进行驱动,混合机主轴23位于卧式混合容器8内的中心轴线上。并且,混合机主轴23通过轴承12固定在混合机的两侧端的法兰上,轴承12通过轴承固定螺栓组19固定在两侧端的法兰上,主轴端盖13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端的法兰上,轴端气密封环14、骨架油封15、油杯16、四氟隔环17、轴套18安装在混合机主轴23及主轴端盖13中,混合浆片a5、齿形混合浆片b6通过桨臂29固定在混合机主轴23上。
20.卧式混合容器8的底部设有飞刀装置,该飞刀装置包括伸入到卧式混合容器8内的飞刀轴25,飞刀桨叶24固定在飞刀轴25上,飞刀轴25安装在飞刀电机安装法兰26上,飞刀电机3固定在飞刀电机安装法兰26上,工作时,飞刀桨叶24在飞刀电机3的旋转驱动下高速旋
转,线速度达到30米/秒,以达到高速剪切物料的目的,来弥补低速混合机剪切不足的缺点,从而使混合质量与用高速加热混合机的混料质量一样好。飞刀装置可设置两个或多个。
21.另外,卧式混合容器8上固定有排料阀体22,排料阀门21安装在排料气缸20上,排料气缸20、排料阀门21固定在排料阀体22上。
22.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混合容器8为双层夹套结构,其内部设有导热油循环通道,两侧设有端法兰,下部安装有混合机座27、减速机座以及飞刀电机安装法兰26,混合机座27通过混合机固定螺栓组28固定,上部有两个可以打开的清理检修的上盖,并设有导热油进出法兰。与导热油循环通道相连通的导热油进油管路2和导热油回油管路9通过相应的法兰连接在卧式混合容器8与电磁加热节能装置1上。
23.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节能装置1包括导磁金属体和缠绕在导磁金属体上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高频电源相连接,还包括加热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在导磁金属体上,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连接。电磁加热节能装置1内加热后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进油管路2进入到卧式混合容器8的导热油循环通道中。
24.电磁感应加热作为一种新型加热系统,它打破传统的电热圈(电阻丝)发热方式,采用最先进的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即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磁力线通过导磁性金属材料时会使金属体内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高速发热,达到加热金属材料体内物质温度。电磁加热技术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金属料筒自身发热,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料筒外部包裹一定厚度的隔热保温材料,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热效率,因此节电效果十分显著,可达30%以上。因为电磁加热圈本身并不发热,而且是采用绝缘材料和高温电缆制造,所以不存在着像原电热圈的电阻丝在高温状态下氧化而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具有使用寿命长、升温速率快、无需要维修等优点,减少了维修时间,降低了成本,可以被广大的塑料制品企业使用,大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5.卧式混合容器8的主电机功率为45kw,两个飞刀电机3的功率为2*3kw,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的功率为80kw,总装机功率为131kw。与传统1500升高速加热混合机相比总装机功率就减少了224kw。
26.如按每天工作20个小时则需消耗2620度电能,7100-2620=4480kw,每天节电4480度以上。80kw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节能30%,广泛适用于spc、wpc等地板挤出生产线,特别适用于φ110挤出机以上大挤出量的spc、wpc等地板挤出生产线用干混料节能混合装置,由于相对混合转速较低,混合机桨叶、锅体磨损等又小,可满足长时间不间断运行要求。工作现场没有粉尘污染环境,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已被广大的塑料制品企业使用,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