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1398发布日期:2022-01-12 07:2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乳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


背景技术:

2.乳化柴油是水或甲醇和柴油通过乳化剂、助乳化剂在一定乳化设备经乳化而形成的油包水w/o型透明乳液,柴油的乳化是指在乳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机械搅拌、超声波等手段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的过程,乳化柴油能代替柴油供柴油机作燃料使用,即可节约燃油又因燃烧充分使尾排烟尘下降而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3.柴油在内燃机中的燃烧是不完全和不完善的,但是由于甲醇的参与,乳化油的燃烧就更加完全和充分。原因有以下几个:
4.(1)使油和空气混合更加均匀,空气利用率提高,燃烧更充分,甲醇的微爆效应形成二次雾化,使得油粒细微度提高,从而使燃油在空气中分布得更加均匀,混合质量提高,燃烧更加充分和完全,提高了燃烧效率。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空燃比可以降低。这一切都促使燃烧更完全和完善,减少了排气带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油耗,热效率提高。经燃烧和行车试验测定,与纯柴油相比,乳化柴油平均节油率为5%~14%,,排炯量减少50%以上;
5.(2)甲醇的参与促使更多的c和co转化为co2。与纯柴油相比,乳化柴油的燃烧能够减少c和co的形成,燃烧过程中形成的c会与甲醇蒸汽发生燃烧反应,可以将c中包含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于燃烧生成的co,甲醇可与之反应生成co2,因此不仅减少了c和co排放,同时节省了燃油,促进了完全燃烧;
6.(3)降低了燃烧的峰值温度和局部高温。一方面,乳化柴油的热值比原燃油低,加上甲醇的潜热远大于油,内燃机含甲醇燃烧后的缸内峰值温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甲醇的热导率大于油蒸汽的热导率以及甲醇的微爆作用使得混合气变均匀等原因,气缸内局部高温区受到抑制,燃油原有的高温缺氧、脱氢裂解(成炭)大大减少:因此提高了碳热值的利用率,也减少了炭颗粒的形成和排出,缸内零件积炭减少,确保了喷油孔的正常工作以及气门的密封性。
7.现有技术中为柴油工作设备提供的乳化柴油设备,由于其内部乳化桶系统对乳化柴油内的剂料研磨和切割效果差,生产出的乳化物的颗粒结构紧密性差且不均匀、不稳定,密度高导致乳化柴油质量一般,造成柴油工作设备稳定性差,降低了柴油工作设备的使用寿命。
8.在专利号为cn208526340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供给的柴油乳化剂,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经济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柴油的乳化过程,装置整体智能化水平较高;乳化剂在混合前经过预处理,使得柴油和乳化剂的混合更加均匀,得到高质量的乳化柴油。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包括乳化剂储存罐、储油罐、储水罐、混合罐、乳化柴油罐、控制系统和多条连接管道;所述混合罐上设有两条输入管道和一条输出管道;所述两条输入管道分别连接乳化剂储存罐和储油罐;所述输出管道连接乳化柴油罐;所述储水罐通过管道连接乳化柴油罐;所述储油罐、储水罐、乳化剂储存罐和混合罐均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储存罐与混合罐之间设有乳化剂预处理罐;所述乳化剂预处理罐内设有搅拌结构。
12.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预处理罐与混合罐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第一电控阀门。
13.优选的,所述乳化柴油罐出油口管道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乳化柴油罐内部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液位检测仪。
14.优选的,所述储油罐与混合罐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油泵;所述混合罐与乳化柴油罐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液泵;所述乳化柴油罐与储水罐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水泵。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包括:
16.(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柴油的乳化过程,装置整体智能化水平较高;
17.(二)乳化剂在混合前经过预处理,使得柴油和乳化剂的混合更加均匀,得到高质量的乳化柴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21.1-乳化剂储存罐,2-储油罐,3-储水罐,4-混合罐,5-乳化柴油罐,6-乳化剂预处理罐,7-第一电控阀门,8-第二电控阀门,9-抽油泵,10-抽液泵,11-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施例,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化柴油乳化装置,主要包括乳化剂储存罐1、储油罐2、储水罐3、混合罐4和乳化柴油罐5。
29.实施例1:
30.在本实施例中,混合罐4上设有两条输入管道和一条输出管道;两条输入管道分别连接乳化剂储存罐1和储油罐2;输出管道连接乳化柴油罐5;储水罐3通过管道连接乳化柴油罐5;储油罐2、储水罐3、乳化剂储存罐1和混合罐4均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乳化剂储存罐1与混合罐4之间设有乳化剂预处理罐6;
32.在本实施例中,乳化剂预处理罐6内设有搅拌结构;
33.在本实施例中,乳化剂预处理罐6与混合罐4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第一电控阀门7;乳化柴油罐5出油口管道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第二电控阀门8;
34.在本实施例中,乳化柴油罐5内部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液位检测仪;
35.在本实施例中,储油罐2与混合罐4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油泵9;混合罐4与乳化柴油罐5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液泵10;乳化柴油罐5与储水罐3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水泵11。
36.实施例2:
37.在本实施例中,混合罐4上设有两条输入管道和一条输出管道;两条输入管道分别连接乳化剂储存罐1和储油罐2;输出管道连接乳化柴油罐5;储水罐3通过管道连接乳化柴油罐5;储油罐2、储水罐3、乳化剂储存罐1和混合罐4均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
38.在本实施例中,乳化剂储存罐1与混合罐4之间设有乳化剂预处理罐6;
39.在本实施例中,乳化剂预处理罐6内设有搅拌结构;
40.在本实施例中,乳化剂预处理罐6与混合罐4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第一电控阀门7;乳化柴油罐5出油口管道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第二电控阀门8;
41.在本实施例中,乳化柴油罐5内部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液位检测仪;
42.在本实施例中,储油罐2与混合罐4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油泵9;混合罐4与乳化柴油罐5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液泵10;乳化柴油罐5与储水罐3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抽水泵11。
43.在本实施例中,在储水罐3和乳化柴油罐5之间设有与控制系统电控连接的第三电控阀门。
44.工作原理:在进行柴油的乳化过程前,乳化剂经由管道进入乳化剂预处理罐6内,进行乳化剂的预处理,预处理完成后控制系统打开第一电控阀门7和抽油泵9;柴油和乳化剂经由管道进入混合罐4内,完成乳化柴油的混合,混合完成后控制系统对抽液泵10发出指令,将混合后的液体输送至乳化柴油罐5内;当需要向乳化柴油罐5内添加水用以调节液体
混合比例时,控制系统控制抽水泵11启动,若不需要则不启动;当乳化柴油罐5内的液位检测仪检测到乳化柴油罐5内的液面达到充盈液面时,控制系统向第二电控阀门8发出指令,打开出油口输送管道,将混合后的乳化柴油运输至所需结构进行使用。
4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包括:
46.(1)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柴油的乳化过程,装置整体智能化水平较高;
47.(2)乳化剂在混合前经过预处理,使得柴油和乳化剂的混合更加均匀,得到高质量的乳化柴油。
48.本文揭露的结构、功能和连接形式,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各个结构可以有其他安装方式,例如多个组件可以结合或者集成于另一个组件;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组件可以集成在一个功能组件中,也可以是各个功能组件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组件集成为一个功能组件。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