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表负压反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8658发布日期:2021-12-01 12:3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真空表负压反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真空表负压反洗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净化产水过程中,过滤组件膜表面的膜孔位置会不断粘附有机物、泥沙等物质,从而促使超滤膜过滤组件产水通量下降,导致产水管道内净水流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过滤组件长期维持稳定的真空表负压反洗系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表负压反洗系统,包括原水箱,所述原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原水箱内形成有净水腔,所述净水腔内设有过滤件,所述原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朝净水腔注入净水的反洗组件,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启动反洗,净水进入原水箱内部冲刷过滤件表面膜孔位置,有机物、泥沙等物质就被慢慢冲洗干净,从而使超滤膜过滤组件通量提升或达到原来的初始通量,从而使超滤膜过滤组件开始恢复正常运行。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洗组件包括第一反洗管、第二反洗管、净水箱和自吸泵,所述自吸泵安装于出水管并将出水管分为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反洗管连接第一管道和净水箱,所述净水箱上设有连接第二管道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二反洗管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反洗管与第一管道的连接位置位于出水管相对第一反洗管与第一管道连接位置更靠近出水口,所述第一反洗管与第一管道连接位置和自吸泵中间设有真空表,所述第二反洗管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位于出水管相对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位置更靠近自吸泵,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控流阀,当所述真空表检测到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控流阀切断出水管,所述净水箱内的净水在自吸泵的作用下流过第一反洗管道进入出水感通过第二反洗管进入原水箱。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达到真空表的设定值时,智能控制系统立即启动反洗,根据实际反洗到设定的时间后,此时超滤膜过滤组件表面膜孔位置的有机物、泥沙等物质就被慢慢冲洗干净,从而使超滤膜过滤组件通量提升或达到原来的初始通量,从而使超滤膜过滤组件开始恢复正常运行,能保证超滤膜过滤组件长期维持在稳定的产水通量,使整个智能净水设备的运行更可靠,更安全,同时也延长了超滤膜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短期内替换超滤膜过滤组件的高成本。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反洗管道上设有第二控流阀、第一电动阀和第一单向止回阀。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控流阀能够控制反洗流量,第一电动阀能进行电控更加的简便,第一单向止回阀能够制止流体从出水管流到第一反洗管道。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位于第二反洗管与第一管道连接处和第一反洗管与第一管道连接处之间的第二电动阀和第二单向止回阀,所述出水口和第二反洗管与第一管道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三控流阀。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单向止回阀够制止流体从第一管道回流,第二电动阀能进行电控更加的简便,第三控流阀能够控制流量。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电动阀。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动阀阀能进行电控更加的简便。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位于第二反洗管与第二管道连接处和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处之间的第四电动阀和第三单向止回阀。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电动阀进行流量控制可电控更加简便,第三单向止回阀够制止流体从第二管道回流。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箱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五电动阀。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水箱的底部设有连通净水腔的锥形底盖,所述锥形底盖的锥形尖端朝向下方并开设有排污口,所述锥形底盖上设有连接排污口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六电动阀。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锥形底盖为大锥斗型,锥型特殊结构比原来平板结构更容易排污,通过电动阀能快速直接的控制原水箱内的排污,操作简单方便。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水箱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连通净水腔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连接于排污管道,所述溢流管道与排污管道的连接位置位于排污方向相对第六电动阀的后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水箱内原水溢出时,能够直接通过溢流管道直接从排污管道流出,溢流功能一直存在,只要原水箱内流体溢出时,就能够从溢流口流出。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23.图2为原水箱的示意图;
24.图3为净水箱的示意图。
25.图中:1、原水箱;12、进水口;13、出水口;14、过滤件;15、排污口;2、出水管;31、第一反洗管;32、第二反洗管;33、净水箱;34、自吸泵;35、真空表;41、第一管道;42、第二管道;43、第三管道;511、第一控流阀;512、第二控流阀;513、第三控流阀;521、第一电动阀;522、第二电动阀;523、第三电动阀;531、第一单向止回阀;532、第二单向止回阀;533、第三单向止回阀;62、排水管;61、第五电动阀;7、锥形底盖;72、排污管道;73、第六电动阀;74、溢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7.一种真空表负压反洗系统,包括原水箱1,原水箱1上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原
水箱1内形成有净水腔,净水腔内设有过滤件14,原水箱1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5,其特征是:出水口13连接有朝净水腔注入净水的反洗组件,出水口13连接有出水管2。
28.反洗组件包括第一反洗管31、第二反洗管32、净水箱33和自吸泵34,自吸泵34安装于出水管2并将出水管2分为第一管道41和第二管道42,第一反洗管31连接第一管道41和净水箱33,净水箱33上设有连接第二管道42的第三管道43,第二反洗管32连接第一管道41和第二管道42,第二反洗管32与第一管道41的连接位置位于出水管2相对第一反洗管31与第一管道41连接位置更靠近出水口13,第一反洗管31与第一管道41连接位置和自吸泵34中间设有真空表35,第二反洗管32与第二管道42的连接位置位于出水管2相对第三管道43与第二管道42连接位置更靠近自吸泵34,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控流阀511,当真空表35检测到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第一控流阀511切断出水管2,净水箱33内的净水在自吸泵34的作用下流过第一反洗管31道进入出水管2通过第二反洗管32进入原水箱1。
29.第一反洗管31上设有第二控流阀512、第一电动阀521和第一单向止回阀531。
30.第一管道41上设有位于第二反洗管32与第一管道41连接处和第一反洗管31与第一管道41连接处之间的第二电动阀522和第二单向止回阀532,出水口13和第二反洗管32与第一管道41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三控流阀513,第三管道43上设有第三电动阀523。
31.第二管道42上设有位于第二反洗管32与第二管道42连接处和第三管道43与第二管道42连接处之间的第四电动阀和第三单向止回阀533。
32.净水箱33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62,排水管62上设有第五电动阀61。
33.原水箱1的底部设有连通净水腔的锥形底盖7,锥形底盖7的锥形尖端朝向下方并开设有排污口15,锥形底盖7上设有连接排污口15的排污管道72,排污管上设有第六电动阀73。
34.原水箱1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连通净水腔的溢流口,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道74,溢流管道74连接于排污管道72,溢流管道74与排污管道72的连接位置位于排污方向相对第六电动阀73的后方。
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