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进水沉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2987发布日期:2022-03-05 01:3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进水沉砂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进水沉砂池。


背景技术:

2.城市生活污水均会集中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厂进行污水处理时,无论采用任何工艺,通常均需要先对污水进行物理过滤的进水前处理工序。以活性污泥法为例,对污水进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泥砂、浮渣等杂物后,才有利于后续活性污泥接种实现生化过滤,提高后续生化过滤处理效果。
3.现有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水进水沉砂池,通常采用沉砂池上配合安装沉淀池吸砂机吸取污泥。现有的沉淀池吸砂机通常采用桥式吸砂机构成,设备结构主要包括作为机体的主梁,主梁下端靠滚轮配合在沉淀池池体上端的轨道上,主梁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污泥提升泵以及延伸到池底的吸砂管道,吸砂管道依靠污泥提升泵完成对池底曝气产生的砂水混合液的提取。例如cn202315450u公开的一种桥式吸砂机,以及cn205527818u曾公开过的一种集除砂撇渣除油于一体的曝气沉砂池等专利,均为类似的结构。
4.申请人曾申请过的专利cn202021213670.9一种污水进水处理系统,对沉砂池进行了改进,在沉砂池后续安装精过滤格栅提高水处理效果,在沉砂池内安装的桥式吸砂机的气提装置进行了改进,在提砂管上并列设在有一根向下的吹气管,吹气管下端形成和吸砂口并列的向下的吹气口。这样当沉砂池下方泥砂沉积较厚或者较严实,单独靠气提管和提砂管吸力无法吸走泥砂时,可以依靠吹气管向下吹气,将沉积的泥砂冲散或者冲起,使其更好地被提砂管吸入带走,提高除砂效果。
5.但这种结构,在吹气管吹气过程中,甚至气提管和提砂管气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均会扰动到沉砂池底部沉淀的泥沙,泥沙沉淀泛起后使得水流变浑浊,污水流动到后续处理工序中会很容易堵塞精过滤格栅,影响后续污水处理效果。
6.故怎样能够更好地避免提砂装置对沉淀池底部沉淀泥沙的扰动,防止沉淀淤泥泛起干扰后续污水过滤处理效果,成为有待进一步考虑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降低提砂装置对底部泥沙的扰动影响,能够更好地避免沉淀池底部沉淀污泥泛起影响后续污水过滤效果的污水进水沉砂池。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污水进水沉砂池,包括沉砂池;沉砂池上设置有桥式吸砂机,所述桥式吸砂机上安装有气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沉砂池池体侧壁上还设置有污泥泛沙隔离装置,污泥泛沙隔离装置内形成有污泥隔离腔室,污泥隔离腔室下端具有向下的开口。
10.这样,但气提装置扰动到沉砂池底部污泥时,污泥泛起后会先沿沉砂池侧壁向上涌动,故沉砂池池体侧壁的存在会使得污泥先进入到污泥隔离腔室内,并在污泥隔离腔室
逐渐二次沉淀落下,避免泛起污泥直接睡水流流入后续处理工序,影响后续过滤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沉砂池进水端前方还设置有粗过滤格栅,出水端后方还设置有精过滤格栅,精过滤格栅为膜格栅。
12.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对污水的初步沉淀过滤处理效果。
13.进一步地,所述桥式吸砂机包括横向架设在沉砂池上方作为机体的主梁,主梁两端下方靠滚轮可滚动地配合在沉砂池上端顺长度方向安装的轨道上,气提装置包括沿主梁上安装的输砂管,输砂管上连通设置有向沉砂池内下方延伸的提砂管,提砂管下端口位于靠近沉砂池底部最低处位置并形成吸砂口,输砂管的一端向主梁端部延伸至沉砂池侧边的排砂槽位置并向下弯曲进入排砂槽内;主梁上还设置有气管,气管上设置有气泵,气管上连通设置有和提砂管并列向下延伸的气提管,气提管下端连通固定在吸砂口上方一段位置的提砂管上。
14.这样,气管上设置气泵作为气源,通过气提管向下供气,气提管将气流接入到提砂管下部并向上流动,带动提砂管下端的吸砂口向上吸砂,完成对沉砂池底部泥砂的吸取处理,吸入的泥砂通过输砂管排放到排砂槽内集中处理。故结构简单,且对泥砂扰动效果小,避免了沉淀泥砂进入后续膜格栅造成堵塞。同时提砂管道中未再设置污泥泵,能够更好地保证管道输送的畅通,提高了泥砂输送效率。
15.作为优化,提砂管下端位于气提管连接处下方位置还设置有向上的单向阀。
16.这样,可以保证装置启动时气提管进入提砂管的气流能够更好地向上运动将水流顶起至能够排出到排砂槽。
17.作为优化,气管上还连通设置有一根和提砂管并列向下延伸的吹气管,吹气管下端形成和吸砂口并列的向下的吹气口。
18.这样,当沉砂池下方泥砂沉积较厚或者较严实,单独靠气提管和提砂管吸力无法吸走泥砂时,可以依靠吹气管向下吹气,将沉积的泥砂冲散或者冲起,使其更好地被提砂管吸入带走,提高除砂效果。同时吹气管吹气时泛起的污泥也可以进入污泥泛沙隔离装置中二次沉淀,避免影响后续污水处理过滤效果。
19.进一步地,吹气管位于机体的部分上还设置有控制阀。
20.这样,可以方便更好地控制吹气管的开关以及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吹气量的大小。
21.进一步地,提砂管下端靠近吸砂口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固定块,提砂管下部、吹气管下部和气提管下端和提砂管连通处均固定在固定块上。
22.这样,可以依靠固定块加强该位置的结构强度,提高装置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3.进一步地,主梁下方提砂管位置还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长条形吊架,所述提砂管、气提管和吹气管的主体部分位于吊架内并和吊架固定连接,提砂管、气提管和吹气管的下端向下穿出吊架。
24.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25.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泛沙隔离装置,包括一块和沉砂池池体侧壁间隔固定设置的隔离板,隔离板内部和对应沉砂池池体侧壁之间形成有所述污泥隔离腔室,隔离板下端和对应沉砂池池体侧壁之间形成向下的开口。
26.这样,泥沙泛起后,沿沉砂池池体侧壁向上涌动的过程中从隔离板下端开口进入到隔离板和池体侧壁之间的污泥隔离腔室内,并在污泥隔离腔室内二次沉降,避免随水流
流出沉砂池而影响后续过滤。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设置方便的特点。
27.进一步地,隔离板下部为下部竖直段,中上部具有一个往远离对应池体侧壁的外上方倾斜的倾斜段,倾斜段上方具有一个上部竖直段。
28.这样,使得污泥隔离腔室上部水平截面大于下部水平截面,泛起污泥水流涌动进入污泥隔离腔室后,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减缓向上流动的速度,有利于污泥隔离腔室内部的污泥水流平静下来并二次沉降。
29.进一步地,隔离板中部具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沉砂池池体侧壁上,另一端和隔离板铰接。
30.这样污泥水流初步从下方入口涌入到隔离板内部后会挤压使得隔离板下端向外张开一定角度,方便污泥水流可以更好地进入到隔离板内的污泥隔离腔室中,污泥水流进入到污泥隔离腔室后,向上涌动流经倾斜段时,在水流压力作用下,隔离板下端会往内靠拢,使得隔离板上端张开,更有利于污泥水流在污泥隔离腔室内恢复平静并二次沉降。
31.进一步地,隔离板上端具有一个往对应池体侧壁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段,水平段内端和对应池体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隔。
32.这样,水平段的设置,对隔离板摆动的角度进行限制,防止其摆动过大反而搅动了沉淀的污泥。
33.进一步地,水平段内端端部设置有上滚轮。减缓和池体侧壁的碰撞。
34.进一步地,隔离板下端设置有下滚轮,下滚轮支撑在水平固定在池体侧壁上的支撑板上。这样可以实现对隔离板的辅助支撑,更好地保持整体结构稳定性。
35.进一步地,沉淀池底部一侧具有整体竖向侧壁,另一侧底部具有一个斜向侧壁,斜向侧壁上方的竖向侧壁上安装有所述污泥泛沙隔离装置。
36.这样,整体竖向侧壁的外侧方便安装浮渣槽结构,另一侧设置污泥泛沙隔离装置更加方便对涌起泥沙的隔离和沉降,且池体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更好地降低提砂装置对底部泥沙的扰动影响,能够更好地避免沉淀池底部沉淀污泥泛起影响后续污水过滤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进水沉砂池的结构示意简图。
39.图2为图1中单独沉淀池结构的剖视图。
40.图3为图2中单独污泥泛沙隔离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污水进水沉砂池,包括沉砂池1;沉砂池上设置有桥式吸砂机,所述桥式吸砂机上安装有气提装置;其中,沉砂池池体侧壁上还设置有污泥泛沙隔离装置,污泥泛沙隔离装置内形成有污泥隔离腔室2,污泥隔离腔室2下端具有向下的开口。
43.这样,但气提装置扰动到沉砂池底部污泥时,污泥泛起后会先沿沉砂池侧壁向上涌动,故沉砂池池体侧壁的存在会使得污泥先进入到污泥隔离腔室内,并在污泥隔离腔室
逐渐二次沉淀落下,避免泛起污泥直接睡水流流入后续处理工序,影响后续过滤效果。
44.其中,所述沉砂池1进水端前方还设置有粗过滤格栅3,出水端后方还设置有精过滤格栅4,精过滤格栅4为膜格栅。
45.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对污水的初步沉淀过滤处理效果。
46.其中,所述桥式吸砂机包括横向架设在沉砂池上方作为机体的主梁5,主梁5两端下方靠滚轮可滚动地配合在沉砂池上端顺长度方向安装的轨道6上,气提装置包括沿主梁上安装的输砂管7,输砂管7上连通设置有向沉砂池内下方延伸的提砂管8,提砂管8下端口位于靠近沉砂池底部最低处位置并形成吸砂口,输砂管7的一端向主梁端部延伸至沉砂池侧边的排砂槽位置并向下弯曲进入排砂槽内;主梁上还设置有气管,气管上设置有气泵,气管上连通设置有和提砂管并列向下延伸的气提管9,气提管9下端连通固定在吸砂口上方一段位置的提砂管8上。
47.这样,气管上设置气泵作为气源,通过气提管向下供气,气提管将气流接入到提砂管下部并向上流动,带动提砂管下端的吸砂口向上吸砂,完成对沉砂池底部泥砂的吸取处理,吸入的泥砂通过输砂管排放到排砂槽内集中处理。故结构简单,且对泥砂扰动效果小,避免了沉淀泥砂进入后续膜格栅造成堵塞。同时提砂管道中未再设置污泥泵,能够更好地保证管道输送的畅通,提高了泥砂输送效率。
48.其中,提砂管8下端位于气提管连接处下方位置还设置有向上的单向阀(图中未显示)。
49.这样,可以保证装置启动时气提管进入提砂管的气流能够更好地向上运动将水流顶起至能够排出到排砂槽。
50.其中,气管上还连通设置有一根和提砂管并列向下延伸的吹气管10,吹气管下端形成和吸砂口并列的向下的吹气口。
51.这样,当沉砂池下方泥砂沉积较厚或者较严实,单独靠气提管和提砂管吸力无法吸走泥砂时,可以依靠吹气管向下吹气,将沉积的泥砂冲散或者冲起,使其更好地被提砂管吸入带走,提高除砂效果。同时吹气管吹气时泛起的污泥也可以进入污泥泛沙隔离装置中二次沉淀,避免影响后续污水处理过滤效果。
52.其中,吹气管10位于机体的部分上还设置有控制阀。
53.这样,可以方便更好地控制吹气管的开关以及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吹气量的大小。
54.其中,提砂管8下端靠近吸砂口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固定块11,提砂管下部、吹气管下部和气提管下端和提砂管连通处均固定在固定块11上。
55.这样,可以依靠固定块加强该位置的结构强度,提高装置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56.其中,主梁下方提砂管位置还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长条形吊架12,所述提砂管、气提管和吹气管的主体部分位于吊架12内并和吊架固定连接,提砂管、气提管和吹气管的下端向下穿出吊架。
57.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58.其中,所述污泥泛沙隔离装置,包括一块和沉砂池池体侧壁间隔固定设置的隔离板13,隔离板13内部和对应沉砂池池体侧壁之间形成有所述污泥隔离腔室2,隔离板13下端和对应沉砂池池体侧壁之间形成向下的开口。
59.这样,泥沙泛起后,沿沉砂池池体侧壁向上涌动的过程中从隔离板下端开口进入
到隔离板和池体侧壁之间的污泥隔离腔室内,并在污泥隔离腔室内二次沉降,避免随水流流出沉砂池而影响后续过滤。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设置方便的特点。
60.其中,隔离板13下部为下部竖直段,中上部具有一个往远离对应池体侧壁的外上方倾斜的倾斜段,倾斜段上方具有一个上部竖直段。
61.这样,使得污泥隔离腔室上部水平截面大于下部水平截面,泛起污泥水流涌动进入污泥隔离腔室后,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减缓向上流动的速度,有利于污泥隔离腔室内部的污泥水流平静下来并二次沉降。
62.其中,隔离板13中部具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14,连接杆14一端固定在沉砂池池体侧壁上,另一端和隔离板铰接。
63.这样污泥水流初步从下方入口涌入到隔离板内部后会挤压使得隔离板下端向外张开一定角度,方便污泥水流可以更好地进入到隔离板内的污泥隔离腔室中,污泥水流进入到污泥隔离腔室后,向上涌动流经倾斜段时,在水流压力作用下,隔离板下端会往内靠拢,使得隔离板上端张开,更有利于污泥水流在污泥隔离腔室内恢复平静并二次沉降。
64.其中,隔离板13上端具有一个往对应池体侧壁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段,水平段内端和对应池体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隔。
65.这样,水平段的设置,对隔离板摆动的角度进行限制,防止其摆动过大反而搅动了沉淀的污泥。
66.其中,水平段内端端部设置有上滚轮15。减缓和池体侧壁的碰撞。
67.其中,隔离板下端设置有下滚轮16,下滚轮16支撑在水平固定在池体侧壁上的支撑板17上。这样可以实现对隔离板的辅助支撑,更好地保持整体结构稳定性。
68.其中,沉淀池底部一侧具有整体竖向侧壁,另一侧底部具有一个斜向侧壁,斜向侧壁上方的竖向侧壁上安装有所述污泥泛沙隔离装置。
69.这样,整体竖向侧壁的外侧方便安装浮渣槽结构,另一侧设置污泥泛沙隔离装置更加方便对涌起泥沙的隔离和沉降,且池体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7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更好地降低提砂装置对底部泥沙的扰动影响,能够更好地避免沉淀池底部沉淀污泥泛起影响后续污水过滤效果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