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辨血样转移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7183发布日期:2022-01-26 21:3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辨血样转移试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辨血样转移试管。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血型鉴定及交叉合血已由手工操作发展为全自动仪器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合血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检测的准确性。由于仪器机械性不够智能化还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操作,特别是对于常规试管中样本量少的标本仪器难于吸取到足够样本进行检测,甚至出现错误检测结果。
3.现有的方式是多剪一段血辨,此法对于血液相合还可行,但对于特别少的样本也难满足,甚至疑难合血时有时因无血辨供检测而废弃血液。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辨血样转移试管,其目的是解决多剪一段血辨,此法对于血液相合还可行,但对于特别少的样本也难满足,甚至疑难合血时有时因无血辨供检测而废弃血液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血辨血样转移试管,其包括:试管本体;
7.试管本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试管帽,底部套接有“v”形的底尖,试管本体上设置有保护顶尖的支撑架;
8.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弧形板,至少三个所述弧形板的相邻板面之间等角度设置;弧形板包括竖直边、斜边和弧形边,至少三个所述弧形板的斜边形成放置顶尖的容纳腔,弧形边包裹成形成半球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方案中,将血辨血样转移入试管本体并离心后,上层为血浆,下层为红细胞,相对于常规的试管,设置的“v”形的底尖,使下层的红细胞在试管本体中的高度高于常规试管的高度,便于医生使用红细胞,这样抽取少量血,可以获得样本的红细胞。
10.支撑架,保证套在试管本体上的“v”形的底尖在离心时稳固不变形等;也保证样本在上机检测时仪器的红外线探测仪准确探测的样本。
[0011]“v”形的底尖套在试管本体的底部,在样本上机检测时,仪器的加样针在底尖处工作时,不容易损坏加样针。
[0012]
设置的半球面,便于使本试管与稳合血型检测和交叉合血检测仪器的样本架配合使用,也便于稳定放置在离心机中工作,还便于放置在常规试管架放置上。
[0013]
试管本体与试管帽通过螺纹连接,有利于转移样本后密封保存,安全有效地防止试管本体内血液外溅;在上机开盖后方便加样,用后样本合盖密封性好、废弃后可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生物安全保障性高。
[0014]
进一步,试管本体的顶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试管帽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
的外螺纹。
[0015]
进一步,底尖套接在试管本体的内部。
[0016]
进一步,试管本体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7]
进一步,试管本体上设置有条形码区。
[0018]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血辨血样转移试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1、试管帽;2、试管本体;3、底尖;4、容纳腔;5、弧形板;501、斜边;502、竖直边;503、弧形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辨血样转移试管,其包括:试管本体2;试管本体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试管帽1,底部套接有“v”形的底尖3,试管本体2上设置有保护顶尖的支撑架。
[0024]
具体的,底尖3可以与试管本体2一体成形设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试管本体2的底部,本方案不做限定。
[0025]
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弧形板5,至少三个所述弧形板5的相邻板面之间等角度设置;弧形板5包括竖直边502、斜边501和弧形边503组成的封闭板,至少三个所述弧形板5的斜边501形成放置顶尖的容纳腔4,弧形边503被包裹成形成半球面。
[0026]
具体的,弧形板5的数量优选四块,四块弧形板5的板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容纳腔4的中心线与试管本体2的中心线重合。竖直边502与试管本体2的中心线平行,便于放置在现有的试管架和仪器上。在弧形边503上可以包裹一层树脂形成半球面,半球面起到固定至少三个弧形板5,半球面还便于与常规试管架配合使用。其中竖直边502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被包裹形成圆柱筒,圆柱筒的外径与试管本-体2的外径相同。
[0027]
设置的支撑架,保证套在试管本体2上的“v”形的底尖3在离心时稳固不变形等;也保证样本在上机检测时仪器的红外线探测仪准确探测的样本。
[0028]“v”形的底尖3套在试管本体2的底部,在样本上机检测时,仪器的加样针在底尖3处工作时,不容易损坏加样针。
[0029]
设置的半球面,便于使本试管与稳合血型检测和交叉合血检测仪器的样本架配合使用,也便于稳定放置在离心机中工作,还便于放置在常规试管架放置上。
[0030]
试管本体2与试管帽1通过螺纹连接,有利于转移样本后密封保存,安全有效地防止试管本体2内血液外溅;在上机开盖后方便加样,用后样本合盖密封性好、废弃后可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生物安全保障性高。
[0031]
优选试管本体2的顶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试管帽1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0032]
优选底尖3套接在试管本体2的内部。
[0033]
优选试管本体2上设置有刻度线;设置的刻度线,直观、醒目,能准确判断标本量,保证检测前标本足量。
[0034]
优选试管本体2上设置有条形码区。
[0035]
本方案优选试管帽1为五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分别对应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特殊血型。五色试管帽1,可将四种常见血液血型和特殊血液血型分类盛装分类管理。优选五种鲜艳颜色,例如浅蓝色、浅黄色、红色、粉色、灰色分别对应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特殊血型。
[0036]
在使用时,将底尖3套入试管本体2内,使底尖3的顶部与试管本体2平行,然后在交界处密封处理。
[0037]
本方案的实施例
[0038]
设计尺寸:
[0039]
试管帽1的高为9.0mm,外直径为13.6mm、内直径为11.6mm。
[0040]
试管管体的高为75.0mm、外直径为12.0mm、内直径为10.6mm。
[0041]
底尖3的高为34.0mm、圆形口直径为10.6mm、壁厚为0.7mm。
[0042]
支撑架中,每块弧形板5的竖直边502高为29.7mm,斜边501为35.4mm、半球面的半径为5.3mm。
[0043]
材料:透明的聚丙烯。
[0044]
本实施例的优点:
[0045]
管体本体的外直径为12mm、内直径为10.6mm、管体高75mm,适用目前市面上主流血型检测及交叉合血检测仪器;管体长,满足条形码粘贴,实现上机检测自动识别样本信息,减少信息错误,提高样本信息管理能力。
[0046]
底尖3的高度为35mm,通过计算得到底尖3的容量为1ml,组装后试管的容量为3ml,能满足所有血辫内样本容量;解决了血袋血样正常量及微量样本上机检测需求。
[0047]
选用透明的聚丙烯材料,易观察离心后的标本溶血、脂血、纤维蛋白、黄疸等血样质量状况,为交叉配血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0048]
综上所述,本方案的优点,整个结构简单,易注塑成型,原料易购,生产成本低,是临床输血科全自动仪器血型定型及交叉合血中血袋血辫样本转移的理想转移试管。也可用于血液、生化、免疫实验检测用。
[004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