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化反应配料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2974发布日期:2022-02-16 15:3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酯化反应配料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酯化反应配料釜。


背景技术:

2.从化学反应上讲,酯化反应主要包括三类反应。一是酯酯交换反应,即二种不同的酯通过酯酯交换反应,生成新的酯类产品。二是酯醇交换反应。即一种酯与一种醇进行交换反应,生成新的酯。三是醇酸酯化反应,即一种酸与一种醇反应,生成酯和水。前二种反应都是投入多少,产出多少,不会有其它产物产生。后一种反应生成酯和水,水需要从反应中除去。在现有的酯化反应装置中,一般都使用反应釜进行,占地面积大,升温速度慢,反应时间长。也很难进行连续化的反应。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cn205659609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配料釜釜体、由电机驱动的搅拌轴、热交换盘管和蒸汽盘管,所述搅拌轴位于釜体中部,釜体的上方设有进料口,釜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热交换盘管围绕搅拌轴设置,蒸汽盘管绕釜体内壁设置,所述热交换盘管和蒸汽盘管的管道直径相同,蒸汽盘管的盘管直径大于热交换盘管的盘管直径,该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耗低、效率高的用于酯化反应的管道反应设备的配料釜及连续酯化反应方法。
4.但是该装置随着在生产使用中,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5.第一,该装置在对不同的混合物料进行反应搅拌时,受限于其搅拌方式,使得需长时间进行反应搅拌,占用了大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6.第二,该装置对物料搅拌后,搅拌后的料物易粘附于搅拌罐的内壁上,不仅影响了料物的排出,并且还加大了后期的清理难度。
7.第三,该装置在搅拌过程中加注液体时,由于液体无法保证与物料充分接触,易导致接触液体后的物料易结块,延长了混料时间,降低了搅拌效率。
8.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酯化反应配料釜,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受限于其搅拌方式,使得需长时间进行反应搅拌,占用了大的工作时间;搅拌后的料物易粘附于搅拌罐的内壁上,不仅影响了料物的排出,并且还加大了后期的清理难度;以及搅拌过程中加注液体时,由于液体无法保证与物料充分接触,易导致接触液体后的物料易结块,延长了混料时间,降低了搅拌效率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酯化反应配料釜,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口与下端口分别固接有相对设置的上弧形端罩与下弧形端罩,所述下弧形端罩的上表面固接有锥形导流体,所述锥形导流体上设置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还围设有底搅拌叶片,所述底搅拌叶片上还固接有
竖直设置的侧搅拌叶片,所述上弧形端罩竖直固接有连通所述筒体的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内转动安装有绞龙叶片,所述上弧形端罩的下表面还同轴固接有分液环管,所述分液环管的下表面围设有喷嘴。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混料筒的周壁上围设固接有若干个连通其内腔的进料筒。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下弧形端罩还固接有排料筒,所述排料筒位于所述锥形导流体的下端部的边沿上。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底搅拌叶片为弧形桨片,所述弧形桨片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弧形端罩的上表面摩擦相抵。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个所述底搅拌叶片的内端部分别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杆固接于所述转轴的周壁上,所述连杆的侧壁与所述锥形导流体的侧壁摩擦相抵。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侧搅拌叶片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部固接于所述底搅拌叶片的外端部上,所述竖杆的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摩擦相抵。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混料筒的上端口固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转动安装有主轴,所述绞龙叶片围设固接于所述主轴上。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下弧形端罩的下表面上固接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端板的上表面上固接有驱动所述主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2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液环管还固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穿过所述上弧形端罩延伸至外部。
2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筒体的靠近其上端部的侧壁上还固接有空气加压筒。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其中通过底搅拌叶片与侧搅拌叶片实现对筒体内部的物料进行连续性搅拌,通过混料筒设置多个进料筒,并且利用绞龙叶片,实现对多种不同的物料进行预混合,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24.其中通过底搅拌叶片对下弧形端罩的上表面摩擦刮料,通过侧搅拌叶片实现对筒体的内壁进行摩擦刮料,实现对内壁粘附的物料进行刮除,通过排料筒不仅保证了物料的排出效率,并且实现自清理,降低了后期的清理难度;
25.其中通过环形设置的喷嘴,实现对液体的均匀喷出,降低了结块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液体与物料的混合效率;提高了搅拌效率,缩短了搅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筒体;2-下弧形端罩;3-上弧形端罩;4-锥形导流体;5-转轴;6-底搅拌叶片;7-侧搅拌叶片;8-排料筒;9-第一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11-混料筒;12-绞龙叶片;13-主轴;14-进料筒;15-分液环管;16-喷嘴;17-进液管;18-空气加压筒。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如图1所示,酯化反应配料釜,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端口与下端口分别固接有相对设置的上弧形端罩3与下弧形端罩2,下弧形端罩2的上表面固接有锥形导流体4,锥形导流体4上设置转动安装有转轴5,转轴5还围设有底搅拌叶片6,底搅拌叶片6上还固接有竖直设置的侧搅拌叶片7,上弧形端罩3竖直固接有连通筒体1的混料筒11,混料筒11内转动安装有绞龙叶片12,上弧形端罩3的下表面还同轴固接有分液环管15,分液环管15的下表面围设有喷嘴16。
31.混料筒11的周壁上围设固接有若干个连通其内腔的进料筒14。
32.下弧形端罩2还固接有排料筒8,排料筒8位于锥形导流体4的下端部的边沿上。
33.底搅拌叶片6为弧形桨片,弧形桨片的下表面与下弧形端罩2的上表面摩擦相抵。
34.每个底搅拌叶片6的内端部分别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杆固接于转轴5的周壁上,连杆的侧壁与锥形导流体4的侧壁摩擦相抵。
35.侧搅拌叶片7包括竖杆,竖杆的下端部固接于底搅拌叶片6的外端部上,竖杆的侧壁与筒体1的内壁摩擦相抵。
36.混料筒11的上端口固接有端板,端板上转动安装有主轴13,绞龙叶片12围设固接于主轴13上。
37.下弧形端罩2的下表面上固接有驱动转轴5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9。
38.端板的上表面上固接有驱动主轴13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0。
39.分液环管15还固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液管17,进液管17穿过上弧形端罩3延伸至外部。
40.筒体1的靠近其上端部的侧壁上还固接有空气加压筒18。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