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2460发布日期:2022-03-30 12:0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净化系统内对废气进行均匀导向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化纤织物的加工过程(如烧团)释放出的废气,将对生产车间和周边环境造成空气污染,危害工人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这类废气的净化治理,适用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燃烧法和氧化法,均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内壁安装导流板,使气体在壳体内撞击、延时、停留,以便吸收药剂,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但由于导流板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因此只有壳体内壁处的气体会减速,中间的废气不能充分吸收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废气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对废气进行均匀导向,延长废气的停留时间。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包括螺旋体和支撑架,螺旋体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螺旋体由导流杆制成螺旋形,在导流杆上设置凹槽,凹槽由导流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螺旋体内,并且螺旋体的小端和大端均与支撑架连接。
5.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壳体的进气端或壳体内,螺旋体的大端进废气,废气经过螺旋体一层一层的阻拦,使废气延时、停留,充分吸收药剂,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净化处理效果。
6.为了方便支撑架与螺旋体的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螺旋体的小端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与螺旋体的大端连接。
7.为了提高强度,在所述螺旋体与支撑架之间连接加强筋。
8.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杆、支撑架和加强筋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提高强度。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场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2所示,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包括螺旋体1、支撑架3和加强筋4,螺旋体1、支撑架3和加强筋4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13.螺旋体1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螺旋体1由导流杆11制成螺旋形,在导流杆11上设置凹槽12,凹槽12由导流杆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凹槽12的开口方向朝向螺旋体1的小端。支撑架3设置在螺旋体1内,支撑架3包括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第一支撑杆31的一端与螺旋体1的小端连接,第一支撑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2的中部连接,第二支撑杆32的两端与螺旋体1的大端连接,加强筋4连接螺旋体1与第一支撑杆31。
14.如图3所示,安装时,将螺旋体1连接在壳体2的进气端或壳体2内,螺旋体1的大端进废气,废气经过螺旋体1一层一层的阻拦,使废气延时、停留,充分吸收药剂,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净化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螺旋体和支撑架,螺旋体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螺旋体由导流杆制成螺旋形,在导流杆上设置凹槽,凹槽由导流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螺旋体内,并且螺旋体的小端和大端均与支撑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螺旋体的小端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与螺旋体的大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螺旋体与支撑架之间连接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杆、支撑架和加强筋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螺旋气体均布导流装置,涉及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螺旋体和支撑架,螺旋体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螺旋体由导流杆制成螺旋形,在导流杆上设置凹槽,凹槽由导流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螺旋体内,并且螺旋体的小端和大端均与支撑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壳体的进气端或壳体内,螺旋体的大端进废气,废气经过螺旋体一层一层的阻拦,使废气延时、停留,充分吸收药剂,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净化处理效果。从而提高净化处理效果。从而提高净化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汤华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绿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4
技术公布日:202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